一份意想不到的收获,像我这样一个史学门外汉,如今这么容易就可以读到清华大学《资治通鉴》的"慕课"课程,坐享经世致用之道,尽得成败得失之理,不甚感激。
文
阿尹
/Part01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是清华大学张国刚教授为清华大学本科生、学堂在线网络课堂以及社会各界讲授《资治通鉴》的讲课稿,难怪我一直有种面授机宜的即视感。
那些离我们甚是遥远的国君、文臣、武将,就在这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析文中被放大解剖:没有英才天成的开国明君,也没有生而无道的亡国昏君;没有非黑即白的忠臣奸臣,也没有百战不殆的常胜将军;没有一心向死的变革变法,也没有死磕到底的家法祖制;没有自始至终的盛世繁华,也没有终结不了的乱世纷争。一切都没有定数,一切都事在人为。所谓家国天下事,说白了就是官场与人事。
整部家国兴衰史,是研究如何选拔、使用、制衡各种职位上的人。
本讲义的特色:一是放重点,不求面面俱到;二是揪特色,不求千篇一律。张教授凭多年教学经验和对历史的独特理解,硬是让一部近六百万字的《资治通鉴》轻装上阵,仅用二十万字就让非史学专业者知史明事,达到自淑、诲人、知道而乐的三重境界,实为史学教育的一桩美事。
/Part02
本文三个重点
一是影响朝代更迭的重大历史事件;
二是影响时势的人物特质;
三是把控时势的主要手段。
注意,所有改变历史方向的偶然或意外事件都有其必然内在联系,万事有因才有果。所谓时势只是影响了风云人物们,正是无数的推手造就了诡谲变幻不可转寰的历史。
/Part03
重点一:从霸业崛升到乱世未路
再没有比历史更完美的启承转合了:每一个朝代、每一代君王都理所当然登场又无可奈何退去,每一次承前启后都挟着芸芸众生如潮涨潮落。似乎是命中注定,却依旧有迹可寻。
周及春秋:周天子自坏礼法三家分晋,魏君臣恪守谦卑率先崛起。
战国及秦:大秦远交近攻一统六国,始皇求仙问道葬送国本。
西汉:沛县小吏险中求胜竖子称王,勇莽项王四面楚歌尤言天亡。汉祖兔死狗烹埋诸吕之乱,文景无为而治积充盈家底。武帝穷兵黩武开疆拓土,元帝腐儒治国王莽代之。
东汉:韬光养晦刘秀成少年之志东汉立国,社稷为重光武扬中兴之盛美名传世。外戚专政跋扈将军三断皇纲,君臣相争宦官主子歃血为盟。清议名士矫激添乱徒有虚名,恒帝灵帝党锢之祸殃及无辜。
三国:奸雄枭雄阿瞒乱局出奇牌,忠臣能臣曹操乱世挟天子。桃园结义皇叔仁厚笼心腹,三顾茅庐刘备喜得隆中对。父兄遗命仲谋忍辱守基业,屈身一隅孙权江东待图谋。魏蜀吴三分天下互为倚角,司马炎改朝换代天下归晋。
晋及五胡十六国:傻儿惠帝承继大统,八王之乱五胡乱华。
隋:关陇集团联姻杨坚实力大增,新人攀附旧臣效忠隋朝尽收人心。废勇立广急功近利反叛四起,杨氏当亡李氏当兴天下归唐。
唐:玄武门之变唐高祖李渊退位,千古一帝太宗李世民启贞观之治。玄宗李隆基再续开元之治,遇逃户大唐陷盛世危机。安史之乱马嵬坡贵妃自缢,浪漫天子唐玄宗被迫退位。
伏尔泰说:“国家的繁荣昌盛仅仅系于一个人的性格,这就是君主国的命运。”唐玄宗以及大唐帝国由盛而衰的道路,不正是这句话的最好注脚吗?
就本书而言,汉史当为最浓墨重彩的部分,前有楚汉相争,中有王莽簒汉,后有三国争霸,东汉西汉蜀汉纷争不断,帝位更迭之频,足为后世之鉴。
当年各式演义看下来,封神演义各路神仙尽显神通过于玄乎,隨唐演义各路英雄尽显豪侠过于神勇,三国演义各路人马尽显计谋过于神算,端得是热闹看尽难辨真伪。只有汉演,君王、谋臣、武将的故事几乎个个神奇离奇传奇,却当真是实实在在的曲折,均在本书中做了详尽述叙和分析。这正是本书神奇之处,虽然篇幅压缩至3%,但精华却一丝未减。
/Part04
重点二:从领军人物到罪魁祸首
本书中,最引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