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这三个人,司马迁的《史记》可能毁了。西汉至今的人们能看到这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除了要感谢司马迁,还要感谢另外三个人,没有他们,这部巨著很可能难以完整流传于后世。司马迁写成《史记》后,他对书中有关当朝汉武帝执政期间的有关政治事件,是有预感可能惹祸的,所以,他早早做了准备,让自己的女儿司马英另抄了一份副本,这部副本他留在长安准备着汉武帝的审阅,原稿他则秘密送到华山脚下女儿司马英的婆家杨家密藏起来。
汉武帝看了司马迁的《史记》后,果然很生气,后来他虽然没有明令将这部书毁掉,但也没有下令收藏发行,甚至直到司马迁死时,他也没看到这部《太史公书》被公开传世。
后来,这部书的命运就落到了司马英及其儿子手里。杨恽作为司马迁的外孙,长大后从母亲处得知了外公的这部巨著,他立即深深地爱上了这部书。杨与霍光的儿子是发小好友,霍光死后,他的儿子因不满汉宣帝曾企图谋反,杨恽后来将他们的举动进行了告发。汉宣帝剿灭霍家人后,重赏了杨。杨恽很聪明,他趁着汉宣帝正宠信他的时候,适时地将外祖父的《太史公书》献给了汉宣帝,此时距离司马迁去世已经20年。
汉宣帝看了司马迁的这部巨著后,也非常喜爱,但对其中有关汉武帝的个别记载觉得过于直白,所以,他指示删除那几处过于直白批评汉武帝的内容,然后正式收入官方传世,至此,司马迁这部巨著才得以见到天日,逐渐为官民所知。虽然,后来杨恽因为以主上为戏(拿皇帝开玩笑),语近悖逆被免官,并因此心生愤恨,甚至写信表达对汉宣帝的不满,结果被人告密,惹怒汉宣帝将其腰斩。
值得庆幸的是,汉宣帝虽然严处了杨,但却并未罪及杨恽进献的《太史公书》,而是大度地继续保留这部巨著的传世。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汉宣帝的胸襟还是比较宽广的,这不仅是因为他没有因之罪连累这部书,还因为他对书中有关,司马迁崇拜刘邦的对手项羽,或者直白描述汉武帝的失政,没有表现强烈反对。所以这是值得点赞的,可以说,没有汉宣帝、司马英、杨恽三人,《史记》很可能难以完整流传到今天。
《史记》是司马迁在吸收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创作完善的,司马迁是确定和完成了其新形式的人。下面就简要介绍一下这部巨著的组成要素之一的本纪:
在司马迁写《史记》之前,用纪”命名的著作已经有了,如《竹书纪年》《吕氏春秋》中的《十二纪》,《史记大宛列传》中所引的《禹本纪》等。按时间排比史事的方法,也早已应用于孔子《春秋》。但是把“纪”的旧名称和排比大事的旧方法揉合起来,应用到以最高统治者为中心的人物传记上去,既纲纪万端,又突出所纪人物,却是司马迁的创作。
《史记》的“十二本纪”,以最高统治者为中心,按年代先后摘叙大事,即所谓“本纪以叙帝王”。有确实年代的,则系以年,不可考的,则以代叙之。《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厉王以前、《秦本纪》秦仲以前,都无确实纪年。
最高统治者一般指帝王,但也有变例,如楚、汉之际的项羽,汉高祖、汉文帝之间的吕后,虽都没有称帝建元,事实上却是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司马迁也把他(她)列入本纪。此表现了作者重实际,不拘于形式的精神。
本纪这一体裁,为后来修“正史”者一概采用。它虽属帝王家谱,但概括了重大史事。如果我们能通读《二十四史》的本纪部分,方法又对头,就能了解历代的重要设施和社会变化的概况。
中国的皇帝及其后宫是历史上最有故事的人,所以,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购买下面这部《中国皇帝全传》和《中国后妃全传》。这是一部全面讲述中国四百多位皇帝生平事迹的经典读本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演,葛非王臣”,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他们掌握着生的大权,决定着国家的命运与臣民的生死蒙辱。了解皇帝们的活动,对了解中国封建历史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本书全面记录了从秦始皇到溥仪的两千多年间,中国大地上出现的四百多位皇帝的人生传记,讲述他们鲜为人知的故事。
史记全6册文白对照全译史记故事司马迁国学中国通史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故事24史中国历史书籍京东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38.8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