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及先秦的书写工具和材料,你知道多少

中国书法的独特神韵在某种程度上与所使用的工具材料有关。运用独特的工具材料,发展出独特的表现技法与独特的表现形式,独特的形式又传达出独特的韵味。在中国书法的工具材料中,毛笔应该是最为独特而重要的。历史上传说毛笔是秦代成边的大将蒙恬所造,事实上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绘画及殷商的墨迹中就可以证明毛笔的存在了。那么为什么有蒙恬造笔的传说呢?《太平御览·文部》卷二十一引崔豹《古今注》说:“牛亨问日:‘古有书契以来,便已有笔也。世称蒙恬造笔,何也?’答曰:‘自蒙恬始作秦笔耳。以柘木为管,以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所谓鹿毫。非兔毫竹管也,非谓古笔也。’”这说明蒙恬所造的毛笔与以往的毛笔有别。汉承秦制,此后毛笔就沿用蒙恬所造,而古笔不传。从考古发现的战国秦汉毛笔的形制上,大体可以证实这一点。

战国笔至今共有三次发现。其一,湖南长沙左家公山楚墓出土,笔杆竹质,长8.5厘米,径0.4厘米,笔头毛长2.5厘米。其制作方法是将笔毛围在杆的一端,然后用细小的丝线缠住,外面涂漆。其二,湖北荆门包山楚墓出土,笔杆用苇,径较左家公山楚墓所出略粗,笔毛也略长。其三,河南信阳长台关一号楚墓出土,同出的其他书写工具也较多,均放置在一个长35.9厘米、宽16.7厘米的木质书写工具箱中。计有铜锅、铜铸、铜锥、姿金铜削、刻刀以及毛笔、笔套等。锯、、维、刀之类都是修治和编连竹简所用,削则为刮治竹片和刊削误字,所谓“笔则笔,削则削”(《史记·孔子世家》),笔是记录下应记的内容,削则是删削掉不要的内容。所谓“刀笔吏”者,就是由笔、削而来。长台关楚笔也是将笔毛用细绳捆扎在竹杆上,再涂以漆。这种将笔毛直接用细绳搁扎在笔杆之上的笔,应该就是蒙恬之前长期运用的所谓古笔。

与此不同的是,湖北云梦睡虎地第十一号秦墓出土的三支秦笔,笔杆竹质,上端削尖,下端略粗并楼空,笔毛安置于腔内,制作工艺与今笔近似。其中一支杆长21.5厘米,径0.4厘米,毛腔内的笔毛长约2.5厘米,与留在杆外的笔毛长的比例为1:2,比例远大于今笔。这种毛笔与以往毛笔的一个明显区别就是含墨量的增加,与笔毫更易于聚拢。同出土的还有铜削一件。此外,四号秦墓还出土墨一块,圆柱状,径2.1厘米,残高1.2厘米。石研及研墨石各一件,均由鹅卵石加工制成,都有使用过的痕迹和墨迹。

书写的颜料除墨以外,还有漆。漆,为一种落叶乔木之汁制作而成。战国时庄子就曾为漆园吏,看守漆园。古代也用红色颜料书写,如甲骨上的涂朱与朱书之迹,以及侯马盟书中大量的朱书盟辞等,只是目前还不清楚古代的漆朱与朱书之迹,究竟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在纸张还没有发明的先秦及秦代,竹木简赎一直是最为常用的书写材料,简册也是早期的书籍形式。其次就是玉石薄片。而最高级的当属帛缯之类的丝织品,其文字之迹则被称为帛书与缯书。缯帛书常常有条状的界栏,红色者称朱丝栏,黑色者称乌丝栏。

先秦至秦代的文房用品用具已初具规模。“四宝”之中虽无纸张,但可以代之以嫌素。先秦以至秦代,已为后代的“翰墨之道兴焉”准备好了欲善其事的利器。

在秦代书法史上,小篆是古文体系的终结,隶书是今文体系的开端,秦代的毛笔为后世的书写也带来了便利。一个新的书法时代就将在这样一个高起点上迈步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51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