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现在的学生们在学习语文的时候,都会学习司马迁和史记,不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都是书上必学的课文,几乎会成为该学期的重点。那么现在的教材书上为什么会这么重视这个两千年前的著书立说的人,这样重视这本两千年前写就定稿的书呢?今天就让我们随着本文章重新将视线转回到两千年前,去注视着这个为了手中寄托厚重历史的竹简而执着不懈的人。在公元前年,司马迁出生在咸阳的龙门,也就是今天的陕西韩城。北边50公里是龙门山,鲤鱼跃龙门的典故就出自这里,据说大禹也曾经是在这里治水的。这也是一个黄河边的城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见证了这片土地厚重的历史文化。
胸怀大志,读书不辍。
司马迁的童年就是在这样一个有着山河名胜的地方度过的,家乡的一草一木见证着他的成长。司马迁的家庭是官宦世家,他的父亲也是一位史官,可谓子承父业,他的父亲为了承担职责、著史修书从而刻苦勤奋的进行对历史的研究。他所写的《论六家要旨》对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中六家主要学派进行了严谨细致和精辟深刻的分析。就在这样一个知识渊博的父亲的教育下,司马迁受到了难得的良好的文化熏陶,每天的耳濡目染,使司马迁养成了读书与思考的习惯。
据《太史公自序》中记载:年十岁则通古文。
可以看出司马迁的阅读能力与阅读习惯非常的有悟性和毅力,在他读书的过程中能够站在古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常常可以代入其中,在思想上与古人相通。也许就是这样的天性禀赋,再加上后天的刻苦努力,才使他最后成为了大名鼎鼎的太史公。
游历四方,晴天霹雳
在少年时期,他开始游览大好河山,去探索书上没有的其他的历史小细节,他也喜欢查找和搜寻历史的真相,进行刨根问底式的调查。游历四方的经历大大地开拓了司马迁的视野,也为他后来创作《史记》积累了不少新鲜和有趣的材料。他对历史严肃认真的态度,使得司马迁立志要为过去的历史进行记述和总结,也想要在历史上做出一番大的事业。可是天不遂人愿,就在司马迁开始动笔不久之后,朝堂上却发生了一件将他卷入灾祸中的政治漩涡。
李广的孙子李陵再次向匈奴交战的时候,由于力敌不过居然向敌方投降了,出于危险中对保全生命的考虑,李陵或许可以被原谅,但司马迁却向正在气头上的汉武帝辩解了李陵的投降动机,这才使他陷入了一场无妄之灾。汉武帝下令将他逮捕入狱,并施以残酷的宫刑,这残酷的打击对司马迁的生理和心理都造成了巨大的创伤。
一个原本生活幸福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史官,突然处在这么险恶的环境当中,旁人根本无法想象他究竟凭借着什么来撑过在狱中的艰难岁月。面对这残酷的刑罚,面对着众人的嘲笑,他并没有屈服,仍然保持着坚韧和刚直。每当他想到要自杀一死了之的时候,他回想起了父亲生前对自己的嘱托,以及自己曾经的豪情壮志,和自己作为历史学家的责任和担当。困难和挫折并没有打垮司马迁,他凭借着极其顽强的意志力,重新拿起了笔,继续完成对《史记》的编撰。两千年后,挂在太史公祠两旁的一副对联静静记录了后世对他的评价: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史家绝唱,无韵离骚。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整整十三年,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和困苦,五十二万余字的鸿篇巨制《史记》终于写成。司马迁在写给朋友的信《报任安书》中这样写道: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在这篇文章中,司马迁运用了百转千回的笔调,展示了历史上各个杰出的人物在历经磨难之后奋发有为的例子,表达了他自己会以他们为榜样,矢志不渝完成事业的坚定决心。字字血泪,催人泪下。
这个写满司马迁个人命运悲剧和血泪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始,而且它还拥有着诗的艺术魅力,借鉴了战国时期酣畅淋漓的散文风格。书中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命运的复杂和丰富,通过一件件事,塑造出了他们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形象,哪怕时隔千百年,也能够跃然纸上。
这部史记以它的写作技巧,文章风格,语言特点,令后世的散文家无不顶礼膜拜,拜他为宗师。从此以后,每当古文学者批评那些浮华绮丽的骈文华而不实、故弄玄虚的散文艰难晦涩时,他们都会在第一时间拿出《史记》作为例证,将他视为真正古文的典范。而后世的文学也总是从《史记》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和强大的动力。可当我查找司马迁的生卒年月的时候,我也产生了巨大的迷惑,因为我找不到司马迁的逝世年份。
一代历史研究者,宗师司马迁,连自己的去世时间都没有给我们留下,如同武侠小说中描写的世外高手一样,高深莫测,给世人留下一本武功秘籍,便转身飘然而去,他开创的武功,写下的秘籍却让后人受用不尽。至今这位太史公在何时逝世依旧是历史上的未解之谜,仿佛等待终有一天被人揭开谜底。
参考文献:
《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