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字逐句详解黄帝四经经法论约10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最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经法》篇《论lún约》章,法则约束

故执道者之观于天下也,必审观事之所始起,审其刑名。刑名已定,逆顺有立(位),死生有分,存亡兴坏有处。然后参之于天地之恒道,乃定祸福死生存亡兴坏之所在。是故万举不失理,论天下而无遗策。故能立天子,置三公,而天下化之,之胃(谓)有道。

所以,依“道”而执掌的治者,在观照天下的时候,必定会详细审查事情开始的原因。详究现象与本质。现象和本质能确定了,那么是逆是顺,从事也就能合于天道,各就各位了。哪些是消亡的,哪些是茁壮成长的,一目了然。然后比照于天地之恒道,便可以观察一个国家处于存亡兴衰的什么位置上。于是就能确定祸福、生死、存亡、兴坏的缘由。所以一切举措都会合

于事理,能谋定天下万事而不失策。所以能够做到君临天下,任命三公,教化天下百姓移风易俗。这就是有“道”的圣人。

这是我们解读《黄帝四经》的第篇,值得纪念一下。四经当中的《经法》篇还没有解读完,但其实,四经当中《经法》篇的占比是最大的,文本的占比将近一半。希望我们能在今年把全部《黄帝四经》逐字逐句地解读完毕。

昨天跟大家分享了《黄帝四经·经法·论约》中的“审其刑名”部分,就是说无论打工还是治国,基本前提是先认清现象和本质的关系,例如:睡王说懂王给我留了一封“非常大方的信”,但暂时不能透露内容。这明显是一种话术的表达,其真实的意思是:

1、家人们啊(选民们):懂王按照惯例给我留信了,证明他接受了现实。

2、懂王:你给我老实点,我现在没空跟你斗,今天还有17项行政命令要签署呢。

3、我现在是真正的美国总统,那些曾经跟着懂王闹事的boy,你们乖乖,可以洗洗睡了。

4、懂王的信其实充满了挑衅和敌意,但我不告诉你们。

5、国际上那些吃瓜看热闹的群众,我们两党是团结的,你们可不许落井下石。

大家其实如果仔细一点看美国外交部和领导的发言,会发现他们讲的话非常“官样”,其实就是比较感性和情绪化表达,有点类似于我们张文宏教授的“我们闷在家里把病毒闷死”。

认识到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就掌握了一切吗?有小伙伴会说还有实践,对,没错,看来你的哲学学习的还不错,看看《黄帝四经》会怎么说,“然后参之于天地之恒道,乃定祸福死生存亡兴坏之所在。”

知道什么是水平了吧,看到东方哲学的智慧高度了吧,我要是不详细讲解,多少人眼睛一扫就过去了,就此与智慧擦肩而过。

我们常常说透过现象看本质,到了本质就结束了吗?没有,后面还有“道”。本质不一定是合“道”的。比如,在一个若肉强食的国际社会中,屈从是本质,但是合“道”吗?显然这不合“道”。这不是与在一个腐败的社会中,向贪官们行贿,以获取自己的利益,是一个道理吗?

“参”字是个多音字,在这里念“餐”,主要是检验的意思,比如用其他有关材料来研究,考证某事物。同时还有探究、领悟的意思,例如参悟、参透、参禅。聪明不等于智慧,聪明可以通过学习,利用逻辑训练来获得。但智慧是“悟”出来的,无法通过逻辑思考获取。所以黑格尔读不懂《老子》很正常,再怎么严密的逻辑都无法帮他参悟懂这个“道”。“道是原始的理性,产生宇宙,主宰宇宙,就像精神支配身体那样”(黑格尔《东方哲学·中国哲学》页)。

过去,下级觐见上级的时候称“参见”或“参拜”。有很多时候,上面的领导也不便实话实说,他不直接告诉你,就是让你“参”,就好比我们前面分析睡王说懂王给我留信了那样。

看电视剧的时候,大臣向皇帝说:“参奏陛下”,这可不是客套奉承话,谁在任何场合都能说的。参奏其实就是今天说的弹劾,皇上听到“参奏陛下”肯定心里咯噔一下,又要告我什么了。告皇上或者下级告上级都叫“参”。这不,前面民主党“参”了特朗普,而且是两次,睡王登基第二天,共和党就来“参”拜登了。

那么,难道说我们要弹劾“天地之恒道”吗?请注意《黄帝四经》中写的是“参之于”,是让道来弹劾我们。道如何来告我们,其实不是告啦,而是越过判决,直接执行。今天的网络新语说“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然后参之于天地之恒道”,再然后“乃定祸福死生存亡兴坏之所在”。我觉得这一句应该不用再翻译了,提示一下:“定”就是“正”。

“是故万举不失理,论天下而无遗策”。是故就是所以的意思。万举就是所有行为。动作行为称举止;发起、兴办称举办。就是说所有的行为行动都合乎道理。“论”可不是高谈阔论的意思,而是分析、评定、条理天下事务,“遗策”亦作“遗筴”、“遗筞”,是失策、失算的意思。《庄子·外物》:“知能七十二钻而无遗筴”。

“故能立天子,置三公,而天下化之,之谓有道”。《道德经》62章中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壁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的一段,和这里是一样的。“立天子”有扶持拥立天子的意思。同时,立在这里就是登基的意思。司马迁在《史记·陈涉世家》里说:“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黄帝四经》是给谁写的,看清楚了吗?

三公为古代官名,不同时期各异,就是三个最高行政长官。在《礼记》等书指司马、司徒、司空。在《周礼》中是指太师、太傅、太保。三公是一种职责分工,设立三个最高行政长官,既有三权分立的制约,也便于重大事项时的决策。

“而”在这应该念“能”,就是能够的意思。“化”字的造字本意就是变化、改变的意思,化俗就是化民成俗,改善习俗。“化”字在这也有感化、教化的意思。《说文》中讲:化,教行也。同时,“化”通“華”,今天写作“华”,美丽而有光彩的,华美的;繁盛的,繁华的意思。把这几个意思带进去读一下“而天下化之”,是不是很有意思,佩服古人用字吧。

“之谓有道”,这才是掌握了“道”,这才叫有道的圣人,这才称为有道的治理,这便是有道的治世。

浔阳野老翻译撰写,版权所有,禁止非研究用拷贝,如需引用转载必须标注来源。更多《黄帝四经》及《老子》解读请在往期中查找。

逐字逐句详解《黄帝四经·经法·论约》98为若得天

逐字逐句详解《黄帝四经·经法·论约》99故执道者之观于天下也

逐字逐句解读《老子》——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9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