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走的泰伯庙
流淌的吴文化
一场意义非凡的讲座
一出演给孩子们看的剧目
一本由孩子们自己打造的作文集
一场琳琅满目的吴文化市集
在五月的尾巴
苏州的少年儿童收到了一份
特别的“六一儿童节”礼物
·看完这个视频,大家就知道“泰伯庙”对于苏州来说,是怎样的存在。
今天,“百年辉煌童心向党”——“行走的泰伯庙”苏州市中小学生创意作文大赛颁奖仪式暨《泰伯奔吴》儿童剧首演活动在姑苏区少年宫举行。
本次活动由江苏省文艺志愿者服务中心、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苏州市教育局、苏州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苏州市文艺之家、姑苏区少年宫、情调苏州工作室承办。
“拼图为凭
时间为证
”泰伯庙是苏州人民纪念吴地先祖泰伯的一个重要载体。
年9月28日,“时间拼图·泰伯庙行走计划”正式启动,由泰伯庙整修期间保留下来的原建筑木料设计制作而成的文化延伸品“时间拼图”成为此次活动的物质载体。
半年多的时间里,创意作文大赛、儿童剧目创排、公益众筹、志愿推广等活动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这种以公共艺术社会介入的方式,让城市的文化故事、文化记忆传播到了千家万户。
作为文化传承的生力军
青少年成为本次活动的重要目标宣传人群
多天过去了
泰伯庙行走计划
进行得如何呢
一起来跟着我们的镜头
来见证活动的丰硕成果
▼
01
“行走的泰伯庙”苏州中小学生创意作文大赛
“行走的泰伯庙”苏州市中小学生创意作文大赛自开办以来,收到了全市上百所学校的学生投稿多篇。
学生们实地打卡泰伯庙,查阅史料,对泰伯庙所凝聚的至德文化和城市精神有了直观深入的了解。
一篇篇情真意切的作品,有对吴地悠久历史的感悟讴歌,有对苏州城市飞速发展的生动描绘,更有传承吴地文化、共建美好苏州的使命表达。
最终有近千篇学生作品入围获奖,其中部分优秀作品已经集结出版,知名策展人、策划人王晓松应邀为该书作序。
·获奖的小作者们~
获奖作者将成为“时间拼图”的“领养人”,把这些凝聚了泰伯文化和苏州古城基因的符号带回家,成为苏州文化记忆传承传播的“代言人”和“小使者”。
在活动现场
我们还看到了穿着“皮毛大衣”
身上有“纹身”的小朋友
这是咋了呢
原来这都是儿童剧的小演员们
在今天的舞台上
我们还欣赏到了
剧目《泰伯奔吴》
这是创排大半年以来的首次演出
他们表现如何呢
▼
02
儿童剧《泰伯奔吴》首演
儿童剧《泰伯奔吴》由知名导演周云、陆敏,编剧七格创排,姑苏区少年宫艺术团表演分团出演。
短剧讲述的是泰伯、仲雍如何把中原地区的先进科学文化和农业生产经验传授给荆蛮部落,发展农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众生活的故事。
儿童剧丰富多元的表演、音乐和舞台艺术,将吴文化的发展历程更立体地展现在了孩子面前,也在孩子心中撒播下“孝友和爱、诚挚守信、谦厚逊让、自强不息、兼收并蓄、经世致用、崇文重教、创新致远、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泰伯精神“种子”。
·傲娇的“乌齿大王”(左一)最终举双手赞成泰伯主张改革的建议。
首演现场小演员们的表现各个灵动出色,接下来,儿童剧《泰伯奔吴》还将走进校园以及更多舞台,将“泰伯精神”带到更远的地方。
·看观众席的反应也知道表演相当精彩。
为弘扬泰伯精神
让更多的未成年人了解吴文化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活动主办方还邀请吴文化专家成立了宣讲团
开设吴文化公开课
今天上午
宣讲团讲师、苏州第一代少儿节目主持人
月月姐姐
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
主题为“苏州水”的吴文化公益讲座
03
“苏州水”吴文化公益讲座
月月姐姐现场讲述了由水孕育而成的姑苏文化,并分享了泰伯、伍子胥、范仲淹等先辈与苏州因水结缘的故事,还通过问答、游戏等互动形式,让孩子们换位思考,设计自己心中的理想家园,沉浸式地感受了吴文化的魅力。
·少儿节目主持人“月月姐姐”的小粉丝们超热情。
室内的活动精彩纷呈
室外的气氛也火热非凡
姑苏区少年宫户外广场上
“苏州最江南”吴文化市集
人气爆棚
吸引了超多大、小朋友围观
04
“苏州最江南”吴文化市集
“苏州最江南”吴文化市集上,苏绣、桃花坞木版年画、明式家具制作技艺、苏州灯彩四项国家级非遗项目,采芝斋、乾生元、雷允上等带有苏州记忆的老字号们以及吴中博物馆、苏州状元博物馆等集体亮相,为苏城市民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
生活在苏州这座城市的人
每一位都是泰伯的后人
也都是一座行走的泰伯庙
苏州本身
就是泰伯精神的化身和变身
讲好江南文化、苏州故事
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和坚持
“时间拼图?泰伯庙行走计划”仍在继续
期待更多的惊喜和遇见
Tips:
阊门内下塘街的泰伯庙最早建于东汉年间,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建庙以来,历经多次重建、修缮,现存建筑主体为清代光绪年间所重修,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年底,工作人员在例行古建检查中发现,泰伯庙至德殿遭受白蚁不同程度的侵蛀。由于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至德殿于年12月起进行封闭,泰伯庙于年11月起正式全面闭门维修。
年4月30日,泰伯庙重新开放,修缮一新的泰伯庙整洁大气、清秀庄严。
泰伯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