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治水13年,不但战胜了洪水,还把他在治理洪水中掌握的地理、物产情况和下属伯益一起编成了《山海经》,并将配套的绘有名山大川、奇异之物的《山海图》铸在了九个大鼎上,以此让天下人都能知道各地的情况,尤其方便大家外出。
比如开篇《南山经》第一段:
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馀,食之不饥。
其实说得很明白:南山经以鹊山开头,鹊山最高峰叫招摇山,在西海边上。山上多桂树,金和玉的储量很丰富。还生长着一种草,形状像韭菜,绿莹莹的,名字叫祝馀,吃了它不容易饿。
你看看,这不就是旅行百宝书、野外生存指南吗?
现在的招摇居然成了玄幻恋爱剧
再看看另一段:
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猨翼之山,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多白玉,多蝮虫,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翻译一下:又往东里,有座猨翼山,山中多怪兽,水里多怪鱼。山中储藏有丰富的白玉,但蝮蛇多、怪蛇多,还有奇怪的树木,不可以去。
尤其是最后一句“不可以上”,多直白,不就是出行攻略么?
简而言之,《山海经》就是一部远古的百科全书,涵盖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神话、民俗等种种方面。配合《山海图》使用,实为居家旅行、驱邪避凶、通天晓地之必备良品也!
但《山海经》受限于远古人类贫乏的词汇量,所以很多记录晦涩难懂,再加上刻有《山海图》的九鼎后来遗失了,所以《山海经》就成了一本现在还没有破译的奇书。
也正因为语言的模糊,以及内容的庞杂,以至于后来学者从中又研究出哲学、美学、宗教、历史等,那纯属附带作用。
说到这有人就会质疑了:“现在市面上好多带古代插画的《山海经》,你怎么说没图了呢?”
这就得普及一下《山海经》的版本知识了:
咱们现在看到的《山海经》不是原本,原本《山海经》在秦朝就散失了,九鼎也是在秦朝不知下落的。
西汉末年,刘向、刘歆校订了一版《山海经》,但也不见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山海经》,来自晋代郭璞根据刘向、刘歆的版本整理而成的。郭璞版包括《山经》5篇和《海经》13篇,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
就因为没有《山海图》,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现在市面上《山海经》配的古代的插图,全部是明清时期的再创作。明、清以前更早的《山海经》所附的古图全部都失传了。
学术界认可的、比较常见的《山海经》插图主要来自两个版本:
一个是日本的《怪奇鸟兽图卷》,一个是清朝吴任臣的《山海经广注》。
《怪奇鸟兽图卷》是江户时代(-,相当于中国明清时期)根据中国的《山海经》所绘的彩色图册,共收图76幅;吴任臣《山海经广注》成书于年(清康熙六年),共收图幅。
《怪奇鸟兽图卷》
《山海经广注》
这些图全部是《山海经》所记人物、动物的图形化,没有地理方位信息。
所以,学者们研究《山海经》,基本上没把这些插图当参考,全凭文字推测钻研。
迄今为止,《山海经》的起始位置,都还没得到公认。
据说,书的主体部分以古巴、蜀、楚地区为“天下之中”。
其中,《山海经》里记载的十个太阳栖息的扶桑树,就在四川三星堆出土了铜制品——青铜神树;三星堆还出土了鸟身人面像,就对应了《山海经海外东经》里描述的掌管扶桑神树的句芒,“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
青铜神树
鸟身人面像
但《山海经》又没局限在巴蜀之地,书中有关长耳、奇股、三足等怪人形象与希腊神话里的怪物极其相似;美国学者按照《山海经》记载的距离和方向,在北美大陆上实地勘查,结果发现《山海经-东山经》描述的4条山脉,跟美国的落基山脉、内华达山脉、喀斯喀特山脉以及海岸山脉,从山峰到河流、植物、动物,几乎完全吻合。
所以,有些外国学者就提出《山海经》的作者可能是印度人或伊朗人,台湾某学者甚至说《山海经》来源于巴比伦。
嗯,自家的好东西不珍惜,有的是人来抢。
虽然《山海经》的原本找不到了,但屈原的《天问》中有大量与《山海经》相同的内容,《庄子》里面很多神话故事,也与《山海经》吻合,《吕氏春秋》还记述有许多《山海经》的内容……这些都是《山海经》在中国的证据。
至于《山海经》里面那些超出东亚的内容,很有可能是在编撰《山海经》时,吸收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的记忆与传说,就好像现在编百科全书,特聘国外学者参与一样,所以,有中国以外的地区的记录就不足为奇了,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