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个故事,你就知道司马迁的史记开

文天祥的《正气歌》较长,其中有四句通俗明白: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其中“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是两个历史典故,表现了古代史官秉笔直书的节操。

今天我们就说说“在齐太史简”.

《左传·襄公25年》记载,齐庄公与手下大臣崔杼的二婚老婆棠姜通奸,还戏弄崔杼,崔杼就趁齐庄公私会棠姜时杀了他,另立齐景公为王。

这时史官登场了。

他们负责把这件事情写进史书。

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为“崔杼弑其君”这一句话,大史氏兄弟四个,死了三个。南史氏还排队跟上。

其实关键的也只有一个字“弑”。

国君死了,这是事实,改不了了。怎么死的?行为荒唐,被杀死的。这也是改不了。崔杼真正在意的是“弑”这个字。

因为,弑表示是以下犯上。

是叛逆的行为,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站在崔杼的立场上,可能觉得,这齐庄公算个国王吗?我杀他的时候,他就是个通奸犯。我这顶多算是防卫过当,伤害致死。非我说我弑君,我冤枉!

但大史氏不管,反正你是臣子,他是国王,你杀了他,就是弑!

没有商量余地。

崔杼国王都杀了,再杀一个大史又如何!

于是,大史死了,老二死了,老三也死了。

老四接着写。

崔杼恐慌了——这还能有个头吗?

还真没有头儿!

幸亏没有杀大史家老四——后边南史氏又来了,估计也是好几个人排着队。说不定,北史氏、西史氏、东史氏都百等候排队。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职业操守啊!

我们看看,这是一件舍得骄傲的事情——谁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谁说历史是胜利者的嘴?站出来,看大史氏、南史氏不打死你!

这就是民族的脊梁,这就是史官的职业道德。

司马迁在《史记·齐太公世家》基本上引用了“崔杼弑其君”的原文,我相信,同为史官,他感动更深。

但是,司马迁写《史记》真的有不秉笔直书的情节在,尤其是涉及到刘邦和武帝的内容。

我们可以理解,他被武帝的腐刑给弄毁了。

但是,《史记》的职业操守也给毁了。

为了保证史官的秉笔直书,古代社会做出了制度的安排。

《贞观政要·文史第二十八》记载,贞观十三年(639年),褚遂良为谏议大夫,兼记起居注。唐太宗问他起居注里记些什么,并且提出想看褚遂良所记的内容。褚遂良回答说,现在的起居,就是古代的左右史——“以记人君言行,善恶必书,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

直接回绝了唐太宗的要求,牛气吧。

宋代的一个事情也可以做例证。

司马光《涑水纪闻》:宋太祖方弹雀后苑,(张)霭亟请入奏事。及见所奏乃常事,太祖怒,霭曰:“臣以为尚急于弹雀。”太祖色愈厉,引斧柄撞其口,坠两齿,霭徐拾之。太祖曰:“欲讼朕耶?”霭曰:“臣不能讼陛下,自有史官书之耳。”

为什么皇帝对史官司如此忌惮?

就在秉笔直书的勇敢。

还有许多官员不怕死,因为可以青史留名。

史官的耿直舍得珍惜。

他们的精神和操守是建立美好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崔杼弑其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1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