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朝代时间的长短,并不能直接决定后人对他的熟悉程度,东汉似乎除了刘秀中间再没别的皇帝,大唐安史之乱之后,就只剩下了黄巢起义。
面对这些一百多年的历史,很多人的印象都是一片空白,而且汉唐还都是统一的大王朝,相比之下,只有几十年的三国历史,却被无数的中国人熟悉。
甚至很多人对三国人物,故事,点评,那更是如数家珍,三国的故事甚至都不仅仅是故事,甚至都已经深入到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去。
三国的历史如此被人喜爱和重视,这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完全想不到的,尽管三国故事流行,大部分都是小说《三国演义》的功劳,但三国的热度,必然会连带着《三国志》这本史书,知名度甚至是除了史记之外最高的。
如果我们穿越到古代,见到陈寿,恭喜他写的《三国志》成了中国历史知名度高居前三甲的史书,陈寿一定会一脸懵,什么三国志,我没写过呀。
随即立马作者惊恐状,做出禁言的手势,你可别胡说,我可没写过什么三国,你不要连累我被抄家灭族。
陈寿说得没错,他的确没写过三国志,而且这种话也不能乱说,因为这在古代可是非常严肃的话题,稍有不慎,就会被满门抄斩。
你这个名字都是大逆不道的,三国志,哪里来的三国,分明只有一个国家,你把魏蜀吴并立,这分明就是乱臣贼子所为。
陈寿的确没有写过三国志,给他个胆子,他也不敢写,他写的是《魏书》《吴书》和《蜀书》,而且这三本书也不是平等的,《魏书》是正统,因为在陈寿的时代,魏国必须是正统。
陈寿是西晋人,晋朝统一了全国,结束了混乱的时代,伟大的晋朝,法统是来自于魏国,所以魏国必须是正统,这一点在陈寿的时代,没有一点点争议可言。
但陈寿年轻的时代,实际上是在蜀国度过的,他的老师就是大名鼎鼎的蜀国投降派谯周,唐代温庭筠的《过五丈原》,就用讽刺的口吻调侃过谯周: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
意思是,诸葛亮人已经不在了,只能让谯周这种人,在蜀国兴风作浪了,当然了谯周之所以有名,还在于他的学问很好,要不然当时蜀国绝大部分官员都主张投降,怎么就让谯周背了锅,成了投降派的代表呢。
尽管陈寿,对蜀国有天然的感情,但这种感情在写史书的时候,也不能表现为把蜀国写成正统,更不能把刘备的传记写成本纪。
他没有司马迁的魄力,更主要的是,经过了汉朝年的思想驯化,朝廷已经绝对不允许把对手写到本纪里了,所以司马迁的伟大,在于他是绝唱。
但是,感情这东西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尤其是对于文人而言,他可以把自己的小心思体现在别的方面。
《蜀书》当中,对刘备称“先主”,对刘禅称“后主”,然而在《吴书》当中,对孙权和历任皇帝都直呼其名,这种差别还是很明显的,毕竟对于陈寿而言,蜀国才是自己成长的地方。
意识形态问题,从来都是非常严肃的,本来只有《魏书》算正史,当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国时代的正统问题,变得越来越不重要,甚至是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到了北宋王朝在咸平六年(年),将三书合为一书,最终命名为《三国志》,这种分法本身就体现了对魏国正统性的质疑。
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的时候,就说过是不得已才用的魏国的年号,到了朱熹那里,干脆直接抛弃了魏国的正统,提倡刘备的正统性,也就是昭烈即汉的思想观念。
对于我们而言,《三国志》就是一本写得很好的史书,没有什么特别强烈的观念之争,而且有趣的是,《三国志》的注释跟《三国志》本身的篇幅一样多,甚至跟本尊一样出名,这就是裴松之岁三国做的注释。
可以说,你看《三国志》不看裴松之的注释,等于是没看三国,因为这两个人写史的风格是完全不一样。
陈寿行文简练,对史料取舍有度,但裴松之又把陈寿舍弃的史料给捡了回来,做了大量的注释,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写史观念。
有个小知识很有趣,《三国志》虽然写得很好,但受限于当时的观念,对于魏国的很多说法,还是有所忌讳的。
但是你看《后汉书》的话,可能就没有那么多忌讳,会写得比较直白,尤其是关于曹操的一些说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我们现在说前四史分别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你看上去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但实际上《后汉书》是历史学家范晔写的。
从写作时代上看,要晚于《三国志》,所以在处理曹魏的问题上,要公正很多,这主要是由写作年代决定的。
道不完的历史,说不尽的三国,中国历史其实有两个三国,一个是真实的三国,一个是小说里的三国,这两个有时候经常打架,有时候又相得益彰,互相加持,共同造就了今天,三国短短不足百年,却是国人最熟悉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