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史记之滑稽列传历史战争

滑稽,今天的意思是指人的言语、动作或事态令人发笑,偏向贬义。司马迁作《滑稽列传》,讲述的是能言善辩、言辞流利的官吏或君王信托之士。司马贞《史记索隐》中解释道:“滑,乱也;稽,同也。”就是说能言善辩的人可以“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另有一种说法,滑稽,还可指流酒的器具,“转注吐酒,终日不已”,能言善辩之士,通常口若悬河,大概就取这个酒器来比喻借代了。转入正文之前,还介绍个小知识。唐代之后的人读《史记》,不光读司马迁的原文,还要读三个人对史记的注,即南朝刘宋时的裴骃《史记集解》、唐代的司马贞《史记索隐》、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这就是著名的“三家注史记”。三家注互相补充,是历代读《史记》的入门参考书。

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有个叫淳于髡(音kun)的,虽然是齐国的赘婿,但能言善辩,对国事助力甚大。当时的齐国君主是齐威王,他早年荒淫,彻夜饮酒狎戏,不问政事,邻国虎视眈眈,群臣忧心如焚。大家都不敢谏言,淳于髡只能向齐威王委婉试探:“国都里有只大鸟落在了大王的宫廷,待了三年既不飞走也不鸣叫,不知道这个鸟飞来干嘛?”齐威王也是个明白人,就回答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果然从此之后,齐威王专心国事,齐国称霸了三十六年。

又有一次,齐王派淳于髡出使楚国,献上国礼——天鹅。走到半路上,这天鹅却飞走了。奉国礼而来,却把国礼弄丢了,这一不小心就会得罪两国,齐国会觉得淳于髡玩忽职守,楚国会觉得淳于髡故意来戏弄他们,这么看,淳于髡只有跑路到别的国家了。这个主儿,不仅不慌,想了套说辞就又去拜见楚王了。

“我来替齐王敬献天鹅,经过水边不忍心天鹅口渴,就喂了口水,没想到它跑了。我本想自杀谢罪,又怕世人怪罪我王,以为齐王重天鹅轻士人。买个差不多的拿来骗您,又不诚信。没法子只能逃到别的国家了,又不忍心看着齐楚两国断绝往来。我还是来磕头认罪了。”楚王听淳于髡说的这么诚恳,还加倍赏赐他。

说到舌辩之士,不能不提起东方朔。司马迁未在《滑稽列传》中记叙他的故事,褚先生作了补充。

后世流传的东方朔形象加上了很多神异的色彩,这其实也渊源有自,《史记》中就说他“多所博观外家之语”,所谓“外家之语”,就是经传之外的一些野史传说,多荒诞不经之谈。

东方朔早年不是走神神叨叨路线的,也还是个有志青年。刚到长安,就上书给汉武帝,一封奏疏竟然用了三千块版牍,汉武帝读了两个月才算读完。也不知道写的什么,反正汉武帝是读高兴了,拜他为郎,随帝左右,君臣非常和谐。

东方朔不仅有才具,还是个狂生。武帝常常赐酒赐肉赐钱赐帛,东方朔扭脸就把钱都送给相好的了。他喜欢好人家的姑娘,但又不好好珍惜,娶了一年就把人家抛弃了,又娶别的姑娘。当时物议非之,汉武帝倒是知己,为东方朔辩护:“朔生要不放浪形骸,你们连他的小指头都比不上。”有汉武帝的理解和支持,东方朔更加狂狷,说自己放浪形骸,其实是大隐隐于朝。

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记得“诸葛亮舌战群儒”,以一人敌百口,把东吴诸位大臣宿吏辩驳地无话可说“百口莫辩”。小说情节,其实早几百年就发生在东方朔的身上。诸博士先生齐聚宫中,问难东方朔,朔设词对之,旁征博引,经传诗书并用,慨然谈论天下大势,辩明“彼一时,此一时也”时移世易、治乱之世用人不同的道理,把这一众博学宿儒说的是哑口无言,史书称为:“诸先生默然无以应也。”

神异之事也有记载。武帝建章宫有异兽出现,遍问大臣没一个知道的,大家就去向东方朔请教。东方朔还卖关子讲条件,赐美酒珍馐良田美池才肯说。武帝从其言,东方朔便泄露天机了,不仅说出异兽的名字,还说此异兽一出现,“远方当来归义”。过了一年,东方朔的话果然应验,匈奴浑邪王率领十万人投降汉朝,大家这才真正服了东方朔的神异。

东方朔的故事是后人补缀的,司马迁没有把他算为单纯的“滑稽”之士。司马迁自己记述的滑稽只有三章,除了淳于髡,就是楚秦两国君王宠幸的倡优,一字孟,一字旃。这或许是滑稽一词在后世渐渐有了贬义且常和君王弄臣有关的原因之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1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