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中国倒数第二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它不仅收复了中原地区已经丢失两百多年的燕云十六州,而且留下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铮铮铁骨,因此这个朝代是一个值得称颂的朝代。
但提起这个朝代,有一个组织和它关联甚大,从明朝建立之初,这个组织便应运而生,一直跟随明朝直到大明毁灭。甚至在之后的清朝,也借鉴了这个组织,成立了军机处。
这个组织就是锦衣卫,其名字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谁知之乎这句话,在以往的印象中,锦衣卫都是身穿飞鱼服,腰别绣春刀,是大明皇帝的喉舌和耳目,一有风吹草动,便立即向皇帝汇报,可以说是一个特务组织。那么真实的锦衣卫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呢?
一、锦衣卫的建立
朱元璋是一个白手起家的人,他做过和尚,当过农民,还未造反的时候身份是很低微的,虽然最后他夺得了天下,但是却极为多疑,对陪他打天下的功臣宿将及其的不信任,不仅借口剥夺了他们的官职,还日夜找人监视着他们。
在胡惟庸案过后,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达到了真正的大权独揽,但朱元璋并不满足,因为他知道,宋齐梁陈政权(两晋南北朝时期)之所以更迭的这么快,无外乎是重臣握有兵权,于是朱元璋便将目光伸向了掌管军权的大都督府。
当时掌管大都督府的官员是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但朱元璋秉承着权利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坚持要杀掉李文忠,幸亏经过马皇后的劝谏,放弃了这件事,仅仅是削去了李文忠的官职(如果杀掉了李文忠和他儿子的话,可能后来的靖难之役朱允炆就获胜了)。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改组了大都督府,将其分为五个部分,分化了他们的权利,这其中有一个部门叫亲军都尉府,所谓亲军就是直接向朱元璋负责的人,没错,这个组织就是锦衣卫的前身。
在胡惟庸案后,锦衣卫便应运而生,由于该组织尚在成立之初,因此并不当时的制度并不健全,锦衣卫也只有三项职责。
1、守卫值宿,即守卫宫门和皇城内其他重要的地方,通俗的来讲当时的锦衣卫就是看大门的。
2、侦察与逮捕,这项是锦衣卫的主要职能,虽然其工作与捕快类似,但其实还是有较大差距的,因为锦衣卫可以肆无忌惮的监视别人。
3、典诏狱,这是锦衣卫最为出名的地方,因此锦衣卫的诏狱就跟小说中的天牢差不多,基本上进去过的人就很难在出来了,而且诏狱中关押的一般都是名人,如明末时期的左光斗,杨涟等人,都曾在诏狱待过。
在当时,锦衣卫的跟踪和藏身手法十分高明,据史料记载,国子监祭酒宋讷一天上朝,朱元璋突然问他,你昨晚为何不高兴,宋讷大吃一惊,只见朱元璋拿出了一幅画,画上面正是昨晚宋讷生气的表情。
宋讷不仅毛骨悚然,要知道在当时还没有照相机,而且速写技术也没有普及,宋讷就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偷着临摹了很久。实在是令人恐怖。
因此朝中大臣们怨言颇多,朱元璋为了平息怨言,以滥用职权、依势作宠为由将锦衣卫废除。
二、锦衣卫的制度
在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将自己侄子赶走,自己做皇帝的时候。他感觉自己的皇位做的不踏实(毕竟是抢来的),而且心里也一直没底,于是锦衣卫便再次设立了起来,开始成为朱棣的耳目,主要负责抓捕和建文旧朝有关的官员。
此时的锦衣卫制度开始完善了起来,一共设立了若干个官职。
如:指挥使一人:正三品;
指挥同知二人:从三品;
指挥佥事二人,正四品;
镇抚使二人,从四品;
十四所千户十四人,正五品;
副千户,从五品;
百户,正六品;
试百户,从六品;
总旗,正七品;
小旗,从七品。
下属有将军、校尉、力士,对外有参某某事、校令,另有精通多国语言的翻译
可以说此时的锦衣卫已经是一个成熟的组织了,但需要注意的是,锦衣卫抓捕和审讯的范围只负责官员,民众百姓的事情锦衣卫是不负责的,他们只负责官员和士大夫,普通百姓的事情都是司法司来处理。
三、锦衣卫并非那么好做
在大家的印象中,锦衣卫都是影视剧中的形象,不仅凶神恶煞,而且生杀自专,并且一副天王老子的样子,不仅当地的官员得讨好他们,而且他们本身也不惧怕官员。
但实际上,锦衣卫并非那么强大,在洪武时期锦衣卫确实存在随意牵连官员,私用刑罚的现象,但是在洪武过后,就很少有锦衣卫这么做了。实际上他们所做的不法事大多数是由皇帝默许的。
甚至在明朝中后期,有无能的锦衣卫指挥使向东厂的厂公磕头认干儿子,因为锦衣卫充其量就是一个特务组织,在皇帝的眼中,他有时候并没有东厂西厂那么可靠。
另外锦衣卫的历届指挥使下场都不是很好。
首任指挥使毛镶,他亲手制造了胡惟庸死后的牵连大案,受牵连者达三万人之后,后来他被朱元璋卸磨杀驴,为了平息众怒而被赐死。
第二任指挥使蒋瓛,他并没有参考上一届指挥使的例子,仍然亲手制造了蓝田死后的牵连大案,所以他的下场和毛镶一样,惨遭赐死。
第三任是永乐时期的纪纲,他经朱棣受益,亲手杀死了主持编纂《永乐大典》的解缙,最终他由于被卷入汉王夺嫡,被杀。
其余的指挥使下场也很惨,如在朝堂上被活活打死的马顺,指挥了金刀案的卢中等等。只有极少数如陆炳等有定力,且和皇帝关系好的人才能获得善终。
毕竟锦衣卫长期和皇帝待在一起,所谓伴君如伴虎,是十分危险的,况且锦衣卫身处高位,难免会被权力腐蚀,最终跌入深渊。
参考资料:《明史》、《明史纪事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