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差不多三周的时间,终于抄完了《封禅书》。
为什么会花这么长的时间呢?因为自己本身也有工作,回家以后又要照顾家庭,所以每天早晨只有四五点起来才能抄一会儿。
有人可能又要问,为什么要抄书呢?抄有用吗?抄书,是因为我和一群热爱读书写作的朋友们在爱佛僧老师的带领以及指导下,一起读经典古籍,主要以《史记》和《古文观止》为主。
为什么要从经典古籍入手呢?我个人认为,如果把中国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那么经典古藉就是大树的根,想要把中国文化学的扎实、牢固,想要让这棵大树变得枝繁叶茂而又屹立不倒,我觉得非从经典古籍入手不可。
老师每周三节课左右,他先把每一篇文章,仔细的给我们讲解一遍,然后要求我们每天读书(朗读),学过的文章至少读三遍。这个要求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要坚持下来很难,因为古文的断句跟现代文不太一样,而且在读的过程当中,你还会遇到很多拦路虎——生僻字,然后还有可能就是字儿都认识,但是你完全不懂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意思。
就比如我近段时间在读的《封禅书》,在讲这篇文章之前,老师要求我们每个同学都把它预习一遍,但是我翻开书本一看,我的天哪,这里面都讲了什么呀?我完全不懂,曾经试着生啃了几遍,但是都是读到一半儿就放弃了,文章又长又难读,最后,只好又采用手抄的老办法,每天抄一两段,花了将近三周的时间才把它啃了下来,既然不说能全部理解,但是总算对整篇文章有了个总体的印象,不然光靠抄这一遍是不行的,还要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当然,我抄书不是从《封禅书》开始的。刚入营上课没多久我就开始抄,因为对于古文我基础太弱了,基本上是字儿认得我,我不认得字儿,如果按照老师的方法,我是没有办法进行下去的,不管学习还是做其他事,都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套方法,而抄书就是最适合我的。
我们的学习从易到难,由浅入深,我抄的文章也从《出师表》、《归去来兮辞》、《魏公子列传》等等一直抄到现在的《封禅书》,一些短点的文章都被我抄了有五六遍,像《出师表》、《归去来兮辞》我不仅抄还把它们都背下来了。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师学识渊博,课讲得也好,他把他读书的经验、方法都教给了我们,至于能不能学得好,就要看我们自己了。学习本身就没有什么捷径,学习古文更是,想要有所收获,你就要忍受这个枯燥、乏味且漫长的过程,这个漫长的过程当中,你可能会因为收效甚微而就此放弃,我很高兴将近一年的课程我都坚持了下来。
因为我用了最笨的办法——抄书,但是我最喜欢的方式来学习,我觉得古文是最适合手抄的,因为每一篇古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有可能需要你去慢慢的、细细的品味,才能琢磨出其中的味道,用现在快速阅读的方法来学习古文是行不通的。
有的人可能会说,别光说废话,说说你学了那么久,然后抄了那么久的古文,都有些有什么收获吗?
确实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不知道能不能称得上是收获呢?一、抄了大概有半年之后,有一天我拿起书翻到一篇《淮阴侯列传》,这是老师没有讲过我也没有读过的一篇文章,当我一口气把它读完后,才惊讶地发现,我居然读古文不用看翻译!
二、为了读懂项羽和刘邦,《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必须对比着读,这两篇我反反复复地抄,闲着没事就来回地读,读着读着就有了一些想法,就有了写的冲动,两三千字的文章不怎么费劲就写出来,有几篇分析刘邦和项羽的文章就这样陆续的诞生了,这放在以前是万万不可能的,以前的我经常会为了凑足个字把头发都薅秃了。
以前经常听别人说读书和写作是不分家的,我有点儿不相信,因为我以前也读书,但是就是写不出来。现在终于明白,读书跟读书真的是不一样的,区别就在于你有没有真正的把书读进去。
其实这将近一年来,我读书的速度很慢,读的也不多,但收获却大大超过了以往,通过这段时间对每一篇文章的细嚼慢咽,我总结出来读书的三个层次:
第一,把握文章的总体脉络;
第二,仔细品味文章中的精彩部分和摘录好词好句;
第三,把读过的书和自己的过往经验结合起来,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很多人由于太在意自己读书的量,所以,经常只停留在第一个层次和第二个层次,这是读书之所以收获不大的原因。
三、读着抄着,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我曾经一度沉迷的网络小说已经被我冷落了许久,有时兴之所至,打开手机去翻阅的时候,发现已经没有什么作品可以引起我的兴趣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长期沉浸在经典中,使得我读书的品味直接上了一个档次。
写在后面的话:这就是我最近因读经典、抄经典而带来的一些变化,我现在终于明白,读经典之所以很难坚持下去,是因为付出总是看得见的,但是变化却是不知不觉的,这样就会给很多人一些错觉,就是我读这些书根本就没有用,然后就放弃了。
很庆幸,我坚持了下来,尝到了读经典带给我的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