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不建议家长带小朋友读论语

大年初一,带孩子去公园游乐园坐了度旋转座椅,人太多,玩完就赶紧回家。

今天,大年初二,外面气温陡降10度,怕冷,没出门。

在家里读书,上网课,倒也其乐融融。

这两天读《酷吏列传序》。篇幅很短,字数不足字,寻思很快就能重读完。

只不过,事情总是出人意料的,有时候一个短句就卡住读不下去。

《酷吏列传序》引用孔子的话,其中有一句说“必也使无讼乎”,这种句式就让我一脸的懵。“必也”是什么神仙用法啊?

查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篇。

稍长一点是:言道德者,溺其职矣。故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除了“必也使无讼乎”这句,其他都好理解。

详细注释如下:

言道德者

言,讲,说;

道德,仍作“道德”;

者,…的(人);

溺其职矣

溺,没也,颜师古注:溺谓沉滞而不举也,直译“沉溺滞于其职位中而不能兴起振作”;

其,他们的;

溺职,即失职;

矣,表限止语气,相当于“耳”,罢了,而已;

故曰

故,所以;

曰,说;

听讼

听,决断,审理;

讼,诉讼;

按:讼。《说文》曰“讼,争也。”又曰“诉,告也。”周时,“争罪曰狱,争财曰讼”,则“狱”类今之刑事诉讼,“讼”类今之民事诉讼。

吾犹人也

吾,我;

犹,动词,好像;

人,常人;

也,语气词,分句末,表提顿,不译;

翻译过来就是:讲道德的人,失职罢了。所以说:“审理诉讼,我像常人(一样),必也使无讼乎!”

首先不明白的是,“必也使无讼乎”的句子结构到底怎样啊?实在是弄不清楚。

其次不明白的是,“必也”到底怎么解释呢?

一、先查“也”字。

韩峥嵘《古汉语虚词手册》P注:也,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大抵有两种情形:第一,在单句或短句里,用在主语或状语的后面,把语气顿宕一下以示强调,可译为“嘛”、“呀”、“呢”之类,但一般不必翻译。例句就有“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译作“审理诉讼,我和别人一样;(但我)一定要使(人们之间)没有诉讼啊!”

杨伯峻《文言虚词》P注:“也”助提示,可以在一个词下,也可以在一短语或分句下,其作用在加强语势语态。“也”字在副词下,加强状语在句中的意义和作用。例句有“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译作“审理案件,我同别人差不多;一定要干么,只想使诉讼完全没有。”

徐仁甫《广释词》P注:也犹“则”,承接连词(“则”作承接连词,可译作“就”)。例句有“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二、对“也”字用法有个基本概念之后,再查“必”字。

尹君《文言虚词通释》P15注:必,副词,前一意义,用在假设推论的句子中,是“假如一定”、“如果确实”的意思。例句:《史记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译作“我父亲就是你父亲,假如一定想煮你父亲来吃,那么希望分给我一杯肉羹。”《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译作“大王如果确实没别的人,我愿意捧着玉璧出使。”

我个人觉得尹君先生对“必”字的这个训释比较恰当。

三、再查“必也…乎”句式。

百度到两篇论文,一篇是“《论语》中的一种假设复句——‘必也正名乎’试谈”,另一篇是“谈《论语》中的‘必也……乎’句式”。论文详细内容这里不赘述,总结如下:

“必也...乎”句式,翻译模式为“如果...的话,就...”其中,“如果”后面省略的是与前一句相反的情况,是一种没有实现的假设情况;“的话”是对“也”的翻译,表示话没说完,表停顿以引起下文;“就”后面是对“必也”后面句子的翻译,因此,“必也”后面应该有逗号,句末的“乎”和“也”应用感叹号,表达的是一种感叹的语气。

根据对这个句式的研究,原句补充省略之后应为:必(不犹人)也,(吾)使(民)无讼乎!

参照上述的分析,我认为这几句话应该这样翻译:

原文:言道德者,溺其职矣。故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试译为:讲道德的人,失职罢了。所以说:“审理诉讼,我像常人(一样),如果一定(不像常人)的话,(我)让(百姓)没有诉讼啊!”

因为上述《论语》句子的费解,所以,我对《论语》有一段吐槽,愿意读下去的继续读,不愿意读的敬请忽略。

很多父母希望自己家的小朋友能读一读《论语》,这是好事,毕竟这本书实在是太有名了。有关《论语》的正史记载多如牛毛,即便不见于正史,像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样的传说,就足以让天下父母动心。

只不过,今天的父母都是经现代教育长大的,小时候是不曾点过《论语》的,接触过的内容无非是课本上“学而时习之”这几句而已。

于是想让孩子读一读《论语》,我当初也不例外。但当我带孩子通读完一遍原文和译文之后,我就彻底放弃让孩子读《论语》这个想法了。

一来,《论语》所涉及的道德修养、政治伦理等内容,有哪一样是小朋友们感兴趣的?

二来,《论语》是先秦古籍,难度有多大,不必说了吧?

三来,最难的地方在于:《论语》的说话方式,太简略了!我们知道,字越少,限定条件就少,外延就越大;字越多,限定条件就多,外延就越小。其中,尤以常用字为甚。

什么意思呢?一般来说,难字不可怕,我们虽然不认识它,但是,难字的突出特点是义项少,字典一翻就明白了。最可怕的是常用字,既然是常用,义项就多。倘若又因为字少,导致限定条件少,则句子中常用字可适配的义项就数不清了。

无所适从的义项,父母要怎样跟孩子讲呢?

一方面,孩子对内容不感兴趣;另一方面,父母讲起来特别费劲。这样的书能读得下去么?

可能有的父母会说,我自己不会讲,我请人来讲,不就行了吗?事实上,这条路走不通。一方面,真正能讲明白的人,不会来当你孩子的老师;另一方面,有时间来当你孩子老师的人,一定讲不明白。

就像我今天读《酷吏列传序》,就这么一句话,除开第一次读时的思考,单单这次重读,就整整想了好几天。

我想肯定有家长会说,先让孩子接触接触,或者读熟原文,长大了自然就可能有所感悟了。这个就不值得一驳了。我只能说,现在不明白的句子,即使你背熟了,如果没有去研究,长大了,你仍然是不明白的。

其实,我自己读《古文观止》,更多的是从应付考试这个功利思想出发的。我不太明白的是,课文只对部分字词进行注释,学校老师也不对每个字词进行讲解,但作业和考试却默认孩子们对学过的文章所有的字词都掌握了。文言文考试的内容,通常只有三种题型,一是对加点字词的解释,二是对划线句子的翻译,三是对划线段落的理解。

这些考试题,有哪一个不涉及到实词虚词和句式的掌握呢?除了一点一滴的积累,还有更好的提升方法吗?

以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