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史记 >> 史记评价 >> 孔子治易的故事

孔子治易的故事

怎样理解“孔子治易"

依据现有所能看到的文献,第一次谈及这个问题的是《庄子》。

《庄子?天运》篇称:“孔子谓老子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自以为久矣。”意思是说,孔子在拜访老子时说,他自己“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好久了。

《诗》、《书》、《礼》、《乐》、《场》、《春秋》,就是所谓“六艺”或“六经”,而《易》则是其中之一。

应该怎样理解这里所提到的“治”字呢?

我认为“治”,在这里吋以理解为“研修”、“诠释”、“整理”的意思。

依据《庄子?天运篇》的记载,孔子将《诗》、《书》、《礼》、《乐》、《易》、《春秋》一起“研修”、“诠释”、“整理”,是合乎情理的。

孔子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创建私学、收徒讲学的教育家,虽然屡次表白自己对待古籍的态度是“述而不作”,但其“述”的蕴义似应相当广泛,骑马与“治”的蕴义不相上下。

关于孔子“治《易》”,孔子对《易》的贡献,不仅《庄子》、《论语》等典籍均有相关的言论加以佐证,而且司马迁的《史记》等史书也有所记载,因而得到历代学者几乎一致的肯定。到上世纪80年代初,长沙马王堆西汉早期墓葬出土的帛书《易》残卷,又进一步为此提供了更加详实的证据,所以更受到现代学术界的一致公认。

然而,对于孔子到底是怎么“治《易》”的,孔子对于《易》的具体贡献究竟有哪些?学界迄今仍然见仁见智,看法不一。为了更好的解读,先简单地了解一下孔子的生平。

根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即公元前年。这也是比较公认的、沿袭已久的说法。但也有学者根据《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传》、《公羊春秋》,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其始迄年代与《春秋》一致,即公元前年至前年,其突出特点是用问答的方式,阐释史实十分简略,着重阐释《春秋》之所谓“微言大义”)和《春秋谷梁传》(与《左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之一。其体裁与《公羊传》相似)推算,认为孔子生于公元前年。至于孔子的具体出生时日,则分歧更大:除了比较公认的9月28日说之外,尚有10月9日说、9月8日说和8月20、21日说等等。

孔子出生的鲁国,是周文王的弟弟周公旦之子伯禽的封地。这个并不大的国家,由于对周代的礼仪和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的美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5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