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前,中国就有刨妇产了,而且这

北京看痤疮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210111/8578752.html

今天我们来聊聊古代女人生孩子的那点事。

在展开今天的话题之前,我们得表彰一下大清孝恭仁皇后,也就是雍正的亲生母亲乌雅氏。这个女人出身于满洲正黄旗,她总共为康熙诞下三子三女共计六个孩子,真可谓康熙朝的“光荣妈妈”。

想必大家在如今的宫斗剧和坊间流传的野史中也看出来了,在古代后宫里,想要顺利生产绝不是什么容易的事。虽说,后宫佳丽三千是个虚数,真实的皇帝后宫未必有这么多女人,但大多数皇帝的后宫嫔妃数量都超过百人。

也就是说,即便皇帝按照祖制来临幸后妃,女人们被临幸的机会也很少。既然临幸的频率低,那么怀孕的概率自然高不到哪里去。就算是怀孕了,谁也没法保证会不会遭人嫉妒,今天太监送来一碗掺了堕胎药的汤羹,明天宫女便悄悄在香炉里倒入麝香,孩子能顺利生产的可能性真是太小了。

除此之外,就算是顺利生产,孩子也有可能被其他嫔妃抱走,武则天、吕雉都做过这档子事。所以说,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排除万难,为皇帝诞下六名子女,着实是一件辛苦的事。表扬归表扬,虽说古代后妃生育的条件比较恶劣,但基本都是人为因素,她们所处的环境还是相当优越的。

至少在物质方面,这些在深宫里的怀孕妈妈就比民间的孕妇舒服得多。

宫嫔怀孕,关系到宗室的传续,是国家的头等大事。虽然外廷的大臣们参与不进来,但医院会事无巨细地安排妥当,给孕妇提供更好的环境。不但在嫔妃怀孕期间,她们能得到御医的定期体检待遇,在生育之前还会有几名医术高超的医官在宫里值班,随时准备迎接新生命。

那么,御医对怀孕嫔妃的伺候有多仔细呢?

一开始,他们会根据胎儿的方位,在纸上画出“示意图”,每天重复这一过程,直到生产时根据示意图提供的参考找准孩子的方位,尽最大可能避免胎儿错位。

与此同时,御医们还会打听嫔妃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为她们精心计划食谱。在必要的时候,御医还会求助于宫外的辅助人员,例如:有经验的催生婆等。毕竟,相比于御医来说,这些常年为民间妇女接生的辅助人员更有相关经验。

如果哪个嫔妃的肚子“有了动静”,这件事会立马上报给皇帝,并由尚药局派出一支全国最专业的产科团队,全程负责嫔妃的生育事宜。在嫔妃怀胎七月时,御医们已经大体计算好生育的时间,并提前让太监准备好用于生产的产房。

嫔妃怀的是龙子,所以皇帝对这件事往往比谁都上心,嫔妃一旦有了身孕,每天皇帝都会命人送去各式各样的补品和赏赐。当然,皇帝不是御医,他送的补品只是些胡桃、桂圆、枣、栗子、羊肉等一些食补品,太医还会另外准备地黄、生艾、沉香酒等活血的药补品。十月将至,小生命马上就要降临了,医院会增派人手。

这些人医院,一旦有紧急情况立即就位。除此之外,即将生产的孕妇在饮食上应注意一些禁忌,所以这一时期孕妇医院的检查,一旦发现食物中有不利于生产的食材,不但食物要倒掉,连做菜的厨子都得被查办。终于,在产殿以外,众人翘首以待,但每个人的心里都是忐忑的。

这个孩子能否顺利降生,将直接决定一群人的命运。皇帝能否等来传宗接代的希望,嫔妃是否能母凭子贵,太医会得到赏赐还是蒙受灾难,一切希望都集中于这个孩子身上。孩子顺利生产,天下太平。虽然每个朝代各不相同,但皇宫一定会举办为期多日的庆祝仪式。对于一些老来得子的皇帝,没准还会大赦天下,与民同乐。

不过,太医的工作并没有结束,他们还得负责产妇的产后护理,以及检查胎儿的健康情况,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注意的。

毕竟,在早夭率比较高的古代,又没有各式各样的疫苗,新生儿要面临的风险极其多。

两宋时期的规矩比较多,时人将新生儿出生后的前三天称作“三朝”,把新生儿满月前的每七天都称之为“腊”。所以,婴儿出生后的第七天为“一腊”,十四天为“二腊”,以此类推。每逢腊日将至,皇帝都会赐给母子不菲的赏赐。

孩子出生第三天,也就是“三朝”的时候,要进行名为“落脐灸囟”的仪式,而且要使用香汤和葱蒜为小宝宝沐浴。据说,这样做可以让婴儿的血脉流通,而且能避免风邪等新生儿常见病。拿到现在来看,这套专门用于新生儿的保健方法还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小宝宝满月时,太医还会根据婴儿的身体情况,挑个好日子进行“洗儿会”。洗儿会象征着婴儿已正式来到这个世界,所以要遵守各式各样的繁文缛节。太医在指定日期的同时,还得考虑到婴儿和产妇的安全。

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即便对于子孙众多的皇帝来说,每个新生的子女都是无比重要的,谁能担保这个孩子会不会是未来继承大统的希望呢?

刚才我们在探讨后宫嫔妃生孩子流程时,并没有细说产子的过程,因为笔者想将其拿出来单独开一个段落,这样讲起来条理会更加清晰。生于二十一世纪的我们知道,剖腹产对于胎儿和孕妇来说均有好处,那么,古人会不会采用剖腹产呢?

根据文献的记载,至少在汉代就已出现了剖腹产,只不过,当时没有“剖腹产”这个名词,而是被称作“坼剖而产”,后来,又被叫做剖宫产。

史料记载:“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

这里面就明确提到,当时吴回有个儿子叫陆终(不知道为什么子不随父姓,多半是私生子)。陆终的老婆给他诞下六个大胖小子,每次生产都采取了剖宫产。根据前后文的年代来考证,陆夫人的剖宫产应该在公元二四零年左右。

以此来看,当时的西方世界还没有“剖宫产”这一概念,我国在这一领域遥遥领先。有不少网友在探讨华佗是否存在时,称三国时期根本没有外科手术的条件,文献里的白纸黑字无疑是最好的例证。

在南北朝时期,时人在修撰《史记集解》时也提到了一条相关记录:公元二二四年,也就是曹丕在位期间,汝南地区有个叫屈雍的人,他的夫人在生孩子时采取的就是剖腹产。“从右胳下水腹上出”,显然,这与传统的生育方式大为迥异。

经现代医学家判断这就是最早的剖腹产。

“平和自若,数月创合,母子无恙”从这一信息里我们又能看到,不论是伤口的缝合还是手术后的防感染,当时的大夫都做的不错。

那么,剖腹产技术是汉代才出现的吗?

未必。

且看《竹书纪年》中关于大禹部分的记载:“修己背剖,而生禹于石纽”,这里面提到的“修己”,就是大禹的生母。虽然,我们无法理解“背剖”这种手术的意义,但可以确定的是大禹就是母亲以这种方式生下来的。

不过,我们却不能据此说剖腹产起源于虞夏时期,毕竟,这种生产方式在当时有没有推广开来我们不得而知。况且,大禹是否存在至今仍存争议,我们无法确定这些神话的真实性。

就像有人说西方国家的剖腹产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七百年的古罗马时期一样,笔者对此同样不认同。

为什么呢?

从《剖宫产律》一书中我们可以得知,在当时的古罗马医疗条件并不完善,所以,有不少产妇在生子时因难产而死。当时的罗马法令规定,难产而死的产妇不能直接下葬,要剖腹取出胎儿后才能下葬。显然,剖腹是事实,但其目的却并不是生产。

所以说,若将此作为剖腹产的起源,显然是有失严谨的。

根据史料记载,在我国古代民间的产妇的生产环境十分恶劣。她们既不像后宫嫔妃一样能得到好的照料,在缺衣少食的年代营养也无法及时补充。

即便民间大夫虽具备一定的产科知识,但毕竟古代绝大多数时期“设男女之大防”,男性大夫是很难进入产房的。有资格进入产房辅助生产的又是一些缺乏医疗知识的稳婆。

因此,古代妇女死于难产的概率非常高。

这也难怪,我们时不时就能在史料中看到某历史人物刚出生其母便死亡的例子了。

仔细想想,活在现在的女人们还真是幸福,她们既可以通过剖腹产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的痛苦,还能靠先进的医疗技术规避生产的风险,母子平安。对于那些古代的准妈妈来说,生产纯粹是一场听天由命的赌博。

参考资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