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家族历经四代人的努力,才让史记

公元前99年,有个中年大叔正在悠哉游哉地撰写历史上最伟大的史书之时,却突然飞来横祸。这年夏天,武帝派自己宠妃李夫人的哥哥、二师将军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李广的孙子、别将李陵随从李广利押运辎重。李陵带领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军深入浚稽山,与单于遭遇。匈奴以八万骑兵围攻李陵。经过八昼夜的战斗,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军,但由于他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后援,结果弹尽粮绝,不幸被俘。

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长安后,好战的汉武帝本希望他能战死沙场,现听说他却投了降,愤怒万分,满朝文武官员察言观色,趋炎附势,几天前还纷纷称赞李陵的英勇,现在却附和汉武帝,指责李陵的罪过。只有一人的看法与大家不同,他就是前面写史书的那个中年大叔。他尽力为李陵辩护。他认为李陵平时孝顺母亲,对朋友讲信义,为人谦虚礼让,常常奋不顾身地急国家之所急,有国士之风范。于是他对汉武帝说:“李陵只率领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军奋战,杀敌万人,立下了赫赫功劳。在救兵不至、弹尽粮绝、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仍然奋勇杀敌。就是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虽败,而他杀匈奴之多,也足以显赫天下。他之所以不死,投降了匈奴,一定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报答汉室。”

他虽然是为李陵辩解,但也暗示了二师将军李广利没有尽到他的责任。他的直言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狡辩,讽刺劳师远征、战败而归的李广利,于是下令将他打入大牢。

不久他也因此事被判了死刑。

不过根据汉朝的刑法,死刑是可以减免的,办法有两种:一是拿五十万钱赎罪,二是受“腐刑”(宫刑)。这个中年大叔官小家贫,当然拿不出这么多钱赎罪。腐刑既残酷地摧残人体和精神,而且腐刑也极大地侮辱人格。他当然不愿意忍受这样的刑罚,悲痛欲绝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杀。可后来他又想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觉得自己如果就这样“伏法而死”,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毫无价值。他想到了孔子、屈原、左丘明和孙膑等人,想到了他们所受的屈辱以及所取得的骄人成果。他顿时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量,他毅然选择了腐刑。面对最残酷的刑罚,他痛苦到了极点,受到人格的侮辱更是无法形容的。但他想到自己还没有完成的史书,才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这个中年大叔就是历史上被称为史圣的太史公——司马迁,而且他受到宫刑的这个事件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李陵事件。

看古今中外名人往事,寻沧海桑田历史遗珠,大家好,这里是世界名人榜!

司马迁,出生于汉景帝中元5年(前年)的左冯翊夏阳县的一个农村(今陕西韩城县南芝川镇)。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也是汉朝的太史令,是专门负责管理天文历法、记载史事的官员。他精通天文学、《易》学、黄老学等。他也是汉代有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生前已开始了《史记》的部分写作,另一代表作品是《论六家指要》。

马谈很爱儿子司马迁,经常要求他劳动,读书,到各地调查,著书立说,一心一意要把司马迁培养成为一个有志有才之士。司马迁自幼勤勉好学,年幼时就常聚精会神地聆听父亲讲述诸子百家学派的学术观点和所见所闻的历史趣事。司马迁读书非常用功,也很聪慧,童年时就学会了当时所通行的文字。为了使他更好地体会社会生活,司马迁10岁前还遵照父命去学习耕地和牧畜,“耕牧河山之阳”,即帮助人家做些农活。后来他对儿时这段耕牧生活一直念念不忘,可见感受之深。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司马迁10岁就阅读古代的史书。什么《左传》《国语》《世本》等等,他一边读一边做摘记,不懂的地方就请教父亲。

一天,快吃晚饭时,父亲把司马迁叫到跟前,指着一本书说:“孩子,近几个月,你一直在外面放羊,没工夫学习。我也公务缠身,抽不出空来教你。现在趁饭还不熟,我教你读书吧。”司马迁看了看父亲手上那本书,就对父亲说:“父亲,这本书我读过了,请你检查一下,看我读得对不对?”

说完把书从头至尾背诵了一遍。

听完司马迁的背诵,父亲感到非常奇怪。他不相信世界上真有神童,不相信无师自通,也不相信传说中的神人点化。于是他百思不得其解。

第二天,司马迁赶着羊群在前面走,父亲在后边偷偷地跟着。羊群翻过小山,来到一片洼地。洼地上水草丰美,司马迁把羊群赶到草地中央,等羊开始吃草后,他就从怀中掏出一本书来读,那朗朗的读书声不时地在草地上萦绕回荡。看着这一切,父亲全明白了。他高兴地点点头,说:“孺子可教也!”

由于司马迁格外的勤奋和绝顶的聪颖,有影响的史书都读过了,在他之前中国三千年的古代历史在头脑中有了大致轮廓。

为了开阔眼界,打好学问的基础,司马谈还要儿子拜有名的学者为师,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司马迁曾向孔安国学习《尚书》,向董仲舒请教孔子作《春秋》的事迹。   

在司马迁20岁的时候,父亲又安排他到祖国各地去考察游历,这在当时是一个很有胆识的举动。因为那时候崇尚的是“父母在,不远游”的信条,而司马谈为了儿子成才,毅然打破了世俗观念的束缚。   

在父亲的支持和鼓励下,司马迁离开长安舒适优越的生活环境,踏上漫游祖国名山大川的艰苦历程,这就是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所说的:“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嶷,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峰,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后又游历了许多地方,行程数万里,足迹几乎遍及全国。所到之处,对当地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轶闻趣事,都作了深入的调查和详细的记录,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史料,这对他以后作《史记》,在构思、取材和词藻、气势等诸多方面,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例如他在湘水流域,重读了屈原的《离骚》《天问》《招魂》《哀郢》等著作,并亲自到屈原投水殉节的汨罗江去进行凭吊和实地考察,为他后来写好《屈原贾生列传》作了充分的准备。

司马迁在在二十五六岁至三十岁之间,开始登上仕途的阶梯,作了一名“郎中”。这是汉宫廷内部庞大郎官系统中最低一级的郎官。月俸三百石,实领十七斛。

司马迁父亲司马谈早就有心写一部通史,并作了长期的准备,但由于年老体弱,无法完成这项浩繁的工程,于是便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司马谈病危时,拉着儿子的手,深情地说:“我身为国家的史官,却没能写出一部像样的史书,想起来就痛心。自从孔子以来,已经多年,由于诸侯兼并,战火连绵,历史的记载也放松了,甚至可以说中断了。现在,海内一统,国家强盛,是到了续写这段史书的时候了。我作为汉太史令没有对这一段历史作出完整的记载,心中不安,真是死不瞑目啊!你要继承父志,千万不要忘记了著书立说这件大事,千万不能让国家史书中断了,千万不要忘记我还没有完成的大事啊!”说到这里,司马谈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司马迁伏在父亲的床边,立誓道:“就是有天大的磨难,我也要完成您的嘱托,请父亲放心!”

在元封三年(公元前年),司马谈逝世的第三年,司马迁升作太史令,他的郎官生活到此结束。这使他有了更多的机会阅读国家收藏的各种书籍,进一步熟悉和整理列国的历史过程及重大事件、代表人物等,从而大大丰富了自己的历史知识。在长期的史料收集和大量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又准备了四五年之后,他基本完成全部写作构思及计划。

太初元年(公元前年),司马迁因太史令的专门职务,倡议并主持了改革历法的工作。这个新历,以正月为岁首,即为有名的《太初历》,是对古历的一次重大改革。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也是我国历法上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也是在同年,司马迁开始着手《史记》的编纂工作,为了实现他父亲“记载天下之文”的遗志。42岁的司马迁深深懂得,历史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衰荣辱的重要,他牢记父亲的期望和临终教诲,废寝忘食,全力以赴投入这一伟大而艰苦的工作。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史记》之名是后人所题。这时,汉兴已经百年(公元前~前年),在秦火之后,又陆续搜集了大量的资料,“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这给司马迁著书以很大的方便。更重要的,是他二十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调查了许多古代历史传闻和故事,接触了伟大国家现实面貌和当代许多重要人物,并从许多前辈重要人物的子孙后代,得到了从未记载的许多谈话资料。在著作的形式上,受过去一些历史著作的启发,司马迁把古今历史作一次通盘的清理,而纳入于“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不同的体例。本纪,通过帝王的活动提携一代一事。表,记录历代大事,特别是要把错综复杂的史事表列得眉目了然。书,是论述某些政治制度和某方面的社会现象。世家,记述享有封爵、能世其家的历史人物的活动。列传,记述各方面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

司马迁在开始创作《史记》后的第五年,遇到视频开头说的李陵事件。就在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他的全部著述工作,还在“草创未就”的时候。最后司马迁被处以腐刑,也就是后人常说的宫刑。

他没有像东方不败那样去练《葵花宝典》,他的目标高尚得多。他之所以没有死,是因为他没完成自己的目标——写一部自黄帝以来的通史。他写下面这一段话来勉励自己:“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出狱后,作了中书令。主要职务是把皇帝的命令下到尚书,也把尚书的奏事呈给皇帝。通俗点讲,就是帝的秘书。从此以后,司马迁以一个宦官的身份,在内廷侍候,更接近武帝了。但此时的司马迁除了忍辱负重,坚持完成他的著作外,对朝廷内外的一切事务,已经毫无兴趣。

到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基本完成全部写作计划,共经过十六年。这是他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全书有本纪十二、表十、书八、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共一百三十篇,上起传说时期的黄帝,下至于司马迁时的汉武帝,上下三千年,五十二万六千字。

司马迁完成《史记》之后,历史上就没有了他的踪迹。司马迁到生命结束,史料无一字提及。千古沉默。后世没有人知道他是哪一年去世的。他写好的《史记》也是通过他的女儿的儿子流传下来的。

司马迁在完成《史记》后,未雨绸缪,在《太史公自序篇》里已经说过,《史记》有两部,一部“藏于名山”,另一部“献于京师”。司马迁让当时尚在身边的女儿司马英将《史记》手稿另抄一份。抄写的副本留在京师长安,等待呈送给汉武帝审查。而原稿则被秘密送往司马英的婆家——华山脚下的杨家珍藏。这其中,隐藏着司马迁的多少苦衷,多少嘱托!多少心血!

事情果然不出司马迁的预料。呈给皇帝的副本后来不知所终,司马迁至死都没有等到《史记》流传的那一天。

其实也很好理解,司马迁主要生活在汉武帝一朝,秉笔直书的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述了汉高祖贪财好色诛杀功臣、汉景帝刻薄寡恩、汉武帝穷兵黩武等等过错。这样的记载势必会引起汉武帝的震怒,一方面自己会招来杀身之祸,另一方面,《史记》很有可能被汉武帝篡改或焚毁,这样一来,司马迁的一生心血将付之东流。有传言说汉武帝对里面描写自己的内容非常不满,于是下令焚毁了《史记》。

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史记》,就是司马迁事先藏匿于亲家家中的那部正本。让这部著作重建天日的,正是司马英的儿子,司马迁的外孙——杨恽。

杨恽的人生转折,缘于一次对好朋友的告密。

汉武帝临死前选择霍光作为托孤大臣。霍光是霍去病的亲弟弟,相貌英俊、身材魁梧但不学无术。掌权之后,霍光很快架空了刘家王朝的统治,不是皇帝却胜似皇帝。

霍光的儿子更是变本加厉,连装都懒得装,想直接当皇帝。在意图发动谋反的时候,杨恽勇敢站出来告密,让一场即将撼动天下的叛乱消失于萌芽状态。要知道杨恽的父亲杨敞与霍光是亲密好友,杨恽与霍光的儿子是从小玩到大的发小。

不过在国家大义面前,杨恽背叛了自己的朋友,但是行为并不可耻。

由于告密有功,杨恽得到了汉宣帝的封赏。而杨恽,也对汉宣帝的身世一清二楚。

公元前91年太子刘据的那场“巫蛊之祸”,汉宣帝的爷爷正是太子刘据,在“巫蛊之祸”中,汉宣帝的曾祖母卫子夫自杀,爷爷刘据自杀,奶奶史良娣、父亲刘进、母亲王翁须以及所有亲人全部遇害,当时年仅几个月大的汉宣帝,侥幸躲过生死劫,被送往监狱服刑,出狱后又流落民间。

正因为汉宣帝有如此凄惨的经历,他对遭受宫刑最后又“下狱死”的司马迁至少有同病相怜之情。考虑周全的杨恽趁此机会,上书汉宣帝,把《史记》献给朝廷,公之于世。此时离司马迁已经去世20多年了。

从此,人们方才看到了这部完整的伟大史著。

我们今天能看到这部伟大的《史记》除了要感谢司马迁一家四代人的共同努力外,还要感谢大度的汉宣帝,汉武帝是明确反对司马迁和司马迁的作品的,而汉宣帝为了《史记》的面世,宁可违反先祖的意愿,由此可见皇帝的心胸,况且里边的文章有许多并不合统治者的心思。比如司马迁崇拜老刘家的对手项羽,或者直白描述汉武帝的失政等。

《史记》由司马迁遵照司马谈的遗愿写得,由司马英抄写,最后得益于杨恽的坚持和汉宣帝的宽容。不管怎样,历史充满了偶然性,缺少任何一人,后世都有可能看不到这部改变历史的历史著作。

司马迁用了一生的精力,在遭受宫刑之后,忍辱负重,以博大的胸怀和气魄写完了《史记》。他珍视自己的作品,如同珍视自己的生命,他把自己的生命熔铸在作品之中了。《史记》这部宏大史诗就是这个英雄生命的见证。历经四代,《史记》这部史书中千古一书才得以面世。

司马迁,不愧是史家中千古第一人;他的《史记》更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各位朋友,你们喜欢司马迁吗?你们是如何评价他和他的《史记》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能把视频看到最后的,一定都是真爱了,来个三连吧,谢谢!!!这里是世界名人榜,我们下期节目见!谢谢大家,再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