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有点文化的中国人,几乎妇孺皆知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而学过中国古代史的人,也差不多都知道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它同司马迁的《史记》,被人们视为史学双壁。关于这部
巨著,有几个数字,很发人深思,令人叹服。
书中唐代部分,原稿有卷之多,经司马光的审改,最后只剩下如今的81卷;司马光每天审改的稿纸达一丈多長;司马光参考的书籍,除大量正史外,还有野史丶笔记丶小说多种,计多万字;全稿修改完成后,在洛阳存放的未用残稿就堆了满满两间屋子;司马光开始编著《资治通鉴》时48岁,编成时已76岁,用了19年时间。
司马光夜以继日审改《资治通鉴》稿从以上几个数字,可以看出司马光对编著《资治通鉴》是多么严肃认真,付出了多么辛勤的劳动。他缜密思考,苦心钻研,博采众说,精益求精,真是穷平生精力,用他自己的话说,书成之后,他已骸骨癯瘁,目视昏花,齿牙无几,神识衰耗“。果然,不到两年,司马光就去世了,连最后付印也没来得及看到。但是,他严谨的治
学态度和为编写这部不朽著作付出的艰辛劳动,却永远得到人们的赞扬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