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史重点知识汇总郑州大学

广点通求职招聘交流微信群 http://www.zguolife.com/news/49606.html

1.焚书坑儒:起因:公元前年,博士淳于越反对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恢复分封制,但遭到丞相李斯的反对,主张禁止以古非今,认为儒生“不师今而学古”,提议焚书,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内容: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及诗书,处置私藏和谈论儒家经典者,严禁私学,此为焚书;次年,卢生、厚生等方士、儒生暗地里诽谤秦始皇,秦始皇派御史调查审理,将多名犯禁者坑死在咸阳,史称“坑儒”。两件事合称“焚书坑儒”。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统一思想文化,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这种做法造成了文化上的极大损失,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至此结束。

2.楚汉战争:发生在公元前至公元前年,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战争。秦灭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其分封引起不满。不久田荣便起兵反对楚(前年)杀三田,自立为齐王。之后刘邦趁机暗度陈仓,自关中攻入汉中,占领咸阳,大破三秦王。前年刘邦联合各地反楚势力对楚宣战,彭城之战刘邦输,后进入相持阶段。公元前年蜀汉合议,以鸿沟为界,东为楚,西为汉。次年刘邦垓下大胜,项羽兵败,乌江自刎。二月,刘邦在定陶称帝,是为汉高祖,史称西汉。

3.沙丘之谋:秦始皇病死沙丘时少子胡亥与宦官赵高合谋篡夺帝位的事件秦始皇37年(公元前年)秦始皇巡行到沙丘(今河北平乡县东北)时病危,令赵高作书,令公子扶苏主持葬礼,意即使其返都即位。秦始皇死后,赵高扣押圣旨,阴谋唆使胡亥篡夺地位。遂胁迫李斯伪造诏书,立胡亥为太子,迫令扶苏自杀,胡亥秘不发丧,回到咸阳后继位,称秦二世,开始了更残暴的统治,引发全国规模的农民起义。因此可以说沙丘之谋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

4.黄老思想:实际上是道家学说的两派。黄指黄帝学说,老指老子的学说。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兼采诸家思想,汉初作为当时统治阶级的政治指导思想.其学说吸收了老子的无为思想,认为秦的灭亡在于刑法严酷,徭役繁重,致使民不堪命,主张当务之急是实行遵循旧制,无为而治,与民休息。在政治上肯定新的封建统一王朝的统治秩序,承认在君臣关系不可改变的前提下,极力主张“无为而治”。在其影响下,汉代生产获得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状况好转,一度出现“文景之治”。但随着社会发展,黄老思想不适应统治,引发一系列危机。黄老思想的政治地位也最终被董仲舒的新儒学取代。

5.文景之治:西汉文、景两帝时经过休养生息后出现的盛世局面。汉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在“无为而治”的指导思想下,汉初统治者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文景两帝崇尚黄老思想采取多项措施1、轻徭薄赋,重视农业。2、先德后刑(轻刑慎罚)3、提倡节俭等措施,使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文景两代39年,政局稳定,政治清平,赋税徭役较轻,经济得到显著的发展,历来被看作安定繁荣盛世的典型,史称“文景之治。”但是,治世之下也隐藏着众多弊病,如诸侯王势力坐大,商贾势力膨胀及匈奴扰边等。

6.七国之乱: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给诸侯王很大的经济政治军事上的权力,诸侯王势力迅速膨胀,与中央政府的矛盾迅速激化。后汉景帝采纳晁错“削藩”的建议,削夺王国土地,引起叛乱。汉景帝三年(前)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吴楚等七个诸侯王国叛乱。(七国是:吴王刘濞楚王戊、赵王遂、济南王辟光、淄川王贤、胶西王印、胶东王雄渠。)景帝杀晁错以求退兵失败后,令周亚夫平定叛乱,趁机收回诸侯国行政权等权利,叛乱持续了三个月,最后以七国的失败而告终。此后,诸侯国势力大为削弱,为汉武帝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奠定基础。

7.推恩令:元朔二年(前年),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部分土地为列侯,侯归郡管辖。封国越分越小,势力大为削弱。从而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缓解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割据的局面。

8.算缗告缗:西汉武帝为打击富商大贾、高利贷者的经济势力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而实行的经济政策。元狩四年(前年),开始实行“算緍钱”制度。算緍即对工商业者加征财产税。元鼎四年(公元前年),汉武帝颁布告緍令,鼓励告发逃税者,没收财产。并规定商人及其家属不得占有土地。“算緍”、“告緍”推行以后,政府的府库得到充实,商人受到沉重的打击。增加了西汉政府的财政收入,暂时缓解了,由于战争所造成的财政困难,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力量。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业的发展,不利于经济结构完善,加剧了社会矛盾。

9.均属平准:均输与平准,西汉武帝时,元封元年(前年)由大司农桑弘羊建议推行的制度。均输法,即国家经商,由国家在各地统一征购、运输货物,调剂运输以谋取利益的政策。平准法即由国家平抑物价、调节市场的政策。由国家在长安和其他主要城市中设置主管物价的官吏,利用均输官所储存的物资,根据市场上的物价,贵时抛售,贱时收购,以保持物价的稳定。该政策本质是政府借政治力量经商谋利,它打击了富商大贾,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支持了汉匈战争,也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生。

10.盐铁会议:汉武帝时期实行的盐铁官营政策,增加财政收入但弊端百出。公元前81年,霍光以昭帝的名义召集贤良文学60余人,就武帝时期的各项政策,特别是盐铁专卖政策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辩论。最后取消了酒类专卖和部分地区的铁器专卖。汉宣帝时期,桓宽根据当时会议的记录,整理为《盐铁论》。盐铁会议的召开,对武帝时期的官营政策做了多处限制与修改,对昭宣时期汉王朝的统治政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1.昭宣中兴:是汉昭帝、宣帝统治年间出现的重新兴盛的局面。霍光辅佐昭帝刘弗陵(8岁即位,21岁崩)。废昌邑王刘贺;迎立宣帝刘询。秉政前后二十年。昭宣时期,与民休息、发展经济、政治清明,采取一系列措施1、重视农业生产、劝课农桑;2、减轻徭役;3、减轻赋税;4、安辑流民、赈贷困穷;5、慎重刑狱;6、重视吏治。使汉朝社会又出现了安定繁荣的局面,史称昭宣中兴。

12.昆阳之战: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王莽当政时社会危机严重,农民战争不断。公元23年,刘玄称帝,刘秀等人占领昆阳等地。同年,王莽派42万精兵直逼昆阳。由于莽军轻敌以及刘秀、王凤等人的里应外合,使得王莽大败。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昆阳一线,故称为昆阳之战。昆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从根本上摧毁了王莽的主力,取得了西汉末年农民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加速了新朝的灭亡。

13.光武中兴: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为了巩固新建的东汉封建政权,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革除王莽苛法,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皇权缓和阶级矛盾的整治措施。以“柔道”治天下,轻摇薄赋,发展生产,缓和了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的良好局面,史称“光武中兴”。

14.谶纬:谶,是神的预言,谶书是占验吉凶的书。纬,相对于经而言,其实也是谶。纬是儒生用阴阳灾异、神道迷信来解释、演绎、附会儒家经典的著作,有七经六纬之说,谶为预言,纬为解释。

谶纬使汉朝和五帝三王一样拥有上天赋予的神圣权威和法统地位。《公羊》家所阐释的孔子学说对汉朝政治有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汉朝作为帝尧之后应效法尧道治天下。东汉是谶纬泛滥的时代,自中兴以后,谶纬被奉为官方“内学”,朝政和学术都渗透着谶纬气息。桓谭、王充反对谶纬。东汉古文经学在学术上占优势,今文经学渐衰,谶纬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15.清议:东汉中期,太学生和官僚士大夫以封建纲常的卫道者自居,以清流自命。他们把宦官和依附宦官集团的人物视为浊流,对宦官进行猛烈的攻击。东汉后期,官僚士大夫中形成了以品评人物为基本形式的政治批评风气,称为“清议”,在朝野形成了一股反对宦官专权的势力。在腐败成风的当时,“清议”起到了激浊扬清的作用。太学成为“清议”的中心。这是中国古代社会舆论影响政治生活的事例。

16.党锢之祸:“党锢之祸”是宦官迫害官僚士大夫的政治事件。东汉末年,士大夫中正直激进的分子,采取公开或半公开的形式,和当权的宦官集团进行斗争。这些有共同志向的士人,当时被称为“党人”。政府迫害“党人”而发起的政治运动,当时被称作“党事”。对“党人”的迫害,有禁止其出任官职并限制其活动的形式,被称为“党锢”,也叫“党禁”。东汉后期,先后在、年发生了两次向党人大规模残酷地迫害活动。

17.算赋:秦汉时政府向成年人征收人头税,创于商鞅。在秦时为军赋征收的人头税或称口赋。汉四年(前年)汉高祖刘邦再建赋役制度,算赋为口赋的一种,算赋是丁税,15-56岁的男、女每年每人纳钱(一算),商人和奴婢加税。汉惠帝时又规定女子15—30岁未出嫁者按五等加征,每等加一算。算赋是汉代军费开支的重要来源。

18.经古文之争: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是西汉末年形成的经文研究的两个派别。在《挟书律》威慑下,民间的儒家经典大量失传。汉惠帝废《挟书律》后,儒家经典逐渐出现。老儒口授。弟子用当时通行的文字记录下来,是为今文经。用隶书写的便是今文经鲁共王刘馀坏孔子旧宅,于壁中发现儒家经典,皆用先秦古文写成,是为古文经。西汉今文学家抵制古文经学,新朝兼用今古文经,东汉古文经学盛行于民间。二者之争表现在学术和政治两方面:

①学术上:今文崇奉孔子,以六经为孔子所作,信纬书,讲微言大义。古文崇奉周公,尊孔子为先师,以六经为古代史料,斥纬书为虚妄。

②政治上:今文主张变革,认为社会是发展的。古文认为古比今好,是向后看的,经今古文之争其实质问题是是两个学派为适应统治需要而进行的斗争,客观上促进了学术的讨论和进步。

19.郑玄:(公元年——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潍坊)人,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大师,编著儒家经典,曾入太学学习,又从张恭祖学习《周官》、《礼记》《左氏春秋》《古文尚书》等,最后从马融学古文经。游学归里之后,聚徒授课,弟子达数人,家贫好学,终成大儒。党锢之祸起,造禁锢,杜门注疏,潜心著述。晚年首节不仕,却遭逼迫从军,最终病逝于元城,年74岁。郑玄治学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说。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小统一时代,后人建有郑公祠以纪念。

20.《史记》:《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司马迁。为二十四史之首,分为12本纪、8书,10表、30世家、70列传五大部分,记载了黄帝至汉武帝多年的历史,略于先秦,详于秦汉。原名《太史公书》。《史记》是研究汉武帝以前中国历史的重要典籍,不限于某个历史时期,记录面更加更广,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比较公允,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1.《汉书》:《汉书》是班彪、班固父子相继撰述而成,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断代史。记载范围上起汉高祖元年,下至莽新地皇四年,是记载西汉历史的断代史。全书含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一共一百篇。《汉书》是二十四史中的一部,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在中国史学史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对《史记》有继承也有发展。《汉书》专记一代史事,较为翔实,皇朝观念较强,历代正史多采用《汉书》开创的“包举一代”的纪传体断代史体例。

22.《说文解字》为东汉许慎所撰,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上说先秦之文,下解秦汉之字,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典,首次对六书做出了具体的解释,原书失传,后宋太宗名人校订,全书共15卷,1到14卷为文字解说,15卷为叙目,每篇都为上下两篇,实为30卷。分部首,收录字,其中重字个。以小篆为准,兼有其他字体,首创部首。古文经学全盛时期撰写的,为语言学奠定了基础,为汉字字形、字义、字印的分析做出了重大贡献

23.《二年律令》是年在湖北省江陵县张家山汉墓出土的汉简的一部分,为西汉时代所颁布的一套律令,是了解汉代政治法律制度的重要史料。共有竹简枚,含有27种律和1种令。其中“二年”应为吕后二年,二年律令内容丰富,包含了汉律的主要部分,为研究秦律与汉律的发展演变及西汉前期政治、经济、社会等各种问题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二.问答:

1.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皇帝独尊制

首先确立至高无尚的皇权。秦王政统一全国后,把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而为一,号称“皇帝”,以显示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势和地位,还规定了皇帝自称“朕”,“命”称“制”,“令”称“诏”,“印”称“玺”,从此,皇帝便成为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秦所创非仅“皇帝”之名号,而是作为一种制度规定了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2)三公九卿制秦朝的中央机关实“三公九卿”制。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丞相为“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协助皇帝掌管图籍奏章,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为全国武装部队的头脑,秦时太尉为虚设,皇帝亲自掌控军队。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相互制约,都直接为皇帝负责,使权力集中于皇帝手中。三公之下设九卿。“九卿”数量不止九个,主要有奉常、郎中令、太仆、卫尉等,管理国家各种事务;三公九卿均由皇帝任免,概不世袭。秦始皇设立三公九卿制度,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有着深远的影响。

(3)郡县制

地方行政机构上,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36郡,秦末增至40余部,郡设郡守、郡尉和监御史,分别掌管政务、军事和监察。

一郡之内辖若干县,县设县令或县长,此外还有县尉、县丞。

一县之内再分为若干乡,乡设三老,乡下设里,构成了一套严密的地方机构。

建立起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封建统治网,从而强化了封建国家机器。这一制度基本上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继承下来。

2.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1)统一土地法令,确认土地私有。

秦统一六国后,于于秦始皇31年(公元前年)颁布“使黔首自实田”的政策,自报田亩数字,以便征收赋税,这从法律上进一步肯定了土地私有制。意味封建土地所有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确认有积极作用,但是是地主阶级用土地剥削人民成为合法。

(2)统一文字:小篆和隶书。

(3)统一度量衡:把商鞅变法时的度量衡推广到全国,并且专门颁发了诏书。

(4)统一货币:货币分两等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

(5)统一交通制度以及水陆交通干线的建设

“车同轨”、“舆六尺”,这是车轨的标准宽度。

为加强全国的统治,又修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驰道。还修了专为加强北面边防的“直道”。形成了一个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6)迁徙贵族富豪,销毁兵器。

秦灭六国后,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和豪富到咸阳及南阳、巴蜀等地,以削弱他们的政治、经济势力。

为了防止旧贵族反叛,秦始皇还下令将六国流散于民间的兵器收缴起来,集中到咸阳,加以销毁,改铸成12个铜人。

(7)统一法令与焚书坑儒: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3.西汉初年稳定社会秩序的措施:

(1)组织军队复员,赐军吏卒以爵位。

“兵皆罢归家。”

刘邦宣布对罢遣的军士给予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方面的优待,即赐爵授田。他明确宣布,军队官兵复员回家,根据他们的功劳大小,按照军功爵位的高低,赐予数量不等的土地。

(2)优抚士卒,鼓励关东士兵定居关中。

(3)招抚流亡,号召战争期间流亡的人口返乡,“复故爵田宅”,恢复秦朝百姓的故爵田宅。

(4)免奴婢为庶人。“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民。”

(5)徙豪富以实关中。

(6)减轻田租,十五税一。刘邦时十五税一,文帝时实行“轻徭薄赋”政策,改为三十而税一,直到西汉末年,都一直坚持这一税制。

(7)抑制商人。

(8)废除《挟书律》、《妖言令》、三族罪等。(惠帝、吕后时)

4.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政治上:强化专制集权。

① 继续削藩

元朔二年(前年),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部分土地为列侯,侯归郡管辖。“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封国越分越小,势力大为削弱。

武帝又颁布“左官律”和“附益阿党之法”,削弱诸侯王的权势。

“左官”就是指仕于诸侯的官。“朝廷之列以右为尊,故谓降秩为左迁,仕诸侯为左官。”

“附益之法”,是指惩治非法增加王国收入方面事宜的立法。是用以限制诸侯王经济势力。

“阿党”之法是惩治王国官吏与诸侯王营私结党,从而限制诸侯王的政治势力。

② 建立“中朝”

以尚书(中书)掌机要,“出纳章奏”;拔用文学之士,加侍中、给事中、常侍等名号随侍左右,参与大政。

于是形成了一个宫内决策机构,称为“中朝”或“内朝”,以丞相为首的政府机关则称为“外朝”。以尚书、侍中等组成的“中朝”成为实际决策的机构,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逐渐成为执行政务的机关了。相权衰落,中朝势隆。“中朝”形成以后,皇权加强,相权减弱,尚书的地位日益重要。

③ 创设刺史制度

汉武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创设了刺史制度,分全国为十三州部,各设刺史,直属中央,每年八月巡行郡国。以六条问事,一条督察强宗豪右,五条督察郡国守相。

京师设司隶校尉,纠察百官和三辅等七郡。

④ 确立察举制度

察举制是在汉武帝时期基本成为正式的选官制度。元光元年(前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孝廉岁举制建立。

察举科目以孝廉为主,且为常制。其他还有茂才(西汉曰秀才)、贤良方正与文学等科。

⑤ 强化中央军力

汉武帝时,在中央常备兵中(禁卫军),增设八校尉:中垒校尉、屯骑校尉、步兵校尉、越骑校尉、长水校尉、胡骑校尉、射声校尉、虎贲校尉,隶属北军;

在侍从军中,增设期门军、羽林军、羽林孤儿,隶属南军。

此外,又增加楼船(水军)等军种。

⑥ 加强法律统治

张汤、赵禹等负责立法,法律烦苛。

⑦ 利用酷吏打击地方豪强

(2)经济上:国家统制。

1)统一币制

元鼎四年(前年),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下令取消郡国铸钱权。令水衡都尉属下的三官(钟官、技巧、辨铜)负责铸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通行全国,并严禁各郡国私人仿铸。

五铢钱成为从汉武帝时代直到隋代余年间国家铸币的主要形式。

2)盐铁官营

盐铁官营,就是中央政府在盐、铁产地设置盐官和铁官,实行统一的生产和统一销售,利润为国家所有。

盐铁官营充实了国家财源,缓解了国家“用度不足”的财政困难,有力支持了对外战争。

武帝天汉三年(前98年),汉政府又进行酒类专酿、专卖,称“榷酤”。

3)均输与平准

均输与平准,是元封元年(前年)由大司农桑弘羊建议推行的制度。

均输法,即国家经商,由国家在各地统一征购、运输货物,调剂运输以谋取利益的政策。

平准法即由国家平抑物价、调节市场的政策。由国家在长安和其他主要城市中设置主管物价的官吏,利用均输官所储存的物资,根据市场上的物价,贵时抛售,贱时收购,以保持物价的稳定。

4)算緍、告緍

汉武帝时期,还采取了“算緍”、“告緍”等直接打击大商贾的政策。

元狩四年(前年),开始实行“算緍钱”制度。

算緍即对工商业者加征财产税。商业资本每二千钱纳税一算(钱)交一算,自产自销者每四千钱交一算,商人的轺车每辆二算,船五丈以上一算。

(3)文化上:独尊儒术。

a.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汉武帝时期,为了适应政治上的“大(“大”此处是动词,意为尊崇)一统”,加强中央集权,必须在文化上“一统”。在这种情况下,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的建议,武帝采纳了这个建议。此后,儒家学说逐步成为西汉后期的统治思想。

b.兴太学

汉武帝建元五年(前年),置《诗》、《书》、《易》、《礼》、《春秋》五经博士,凡通一经以上者,即可补为官吏。

元朔五年(前年)在长安创建太学(国立大学)。置博士弟子员五十人。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正式官立大学开始出现。早在此后,儒学成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攻读五经成了干禄仕进的敲门砖。太学的兴立,进一步促进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于文化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对外关系:开拓边疆。

5.简述汉代对西域的经营情况:

公元前2世纪初,匈奴冒顿单于征服西域,并以此为据点进攻西汉。西域成为匈奴军事上的据点和经济上的后盾。

①张骞通西域:汉武帝时派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了与西域的交往。建元三年(前年)西行联络大月氏,被匈奴扣留十余年,元朔三年(前年)归来。元鼎年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联络乌孙,“断匈奴右臂。”扩大了汉的政治影响大大促进了汉朝和西域经济文化交流,此后汉武帝多次派人出使西域,并设立了河西四郡;

②随着汉匈势力对比的变化,汉朝在西域设立校尉屯田,汉宣帝时(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汉朝在西域的统治完全确立。有权册封国王,调遣军队,新疆成为我国疆域的一部分。

③汉武帝时期西汉依靠强生的国力对匈奴展开了长达十年的军事反攻,卫青霍去病率兵与匈奴进行了三次大战,匈奴受到重创,被迫迁徙漠北;汉武帝命赵破奴等率军进攻楼兰、军师,并在酒泉至玉门关一代设立亭障,作为供应粮草的驿站和防卫哨所

后遣李广利出征大宛,击败大宛后西域交通更加顺畅,来往更加密切。并在楼兰轮台等地设校尉管理屯田,是为汉在西域设置的最早的军事行政机构

④汉朝的和亲行为是与西域各国和平相处的体现;

(5)汉明帝时班超经营西域,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最终将西域隶属于东汉的统治下。

(5)西汉通西域的历史意义和进步作用:

第一,开通西域,对于制止匈奴侵扰和匈奴对西域的残酷统治有重大作用。

第二,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中国的冶铁、穿井技术传入西域;西域的苜蓿、葡萄种植技术,葡萄酒的酿造技术传入中原。中国的丝绸传往西方,西域的胡桃、石榴、胡萝卜、西瓜、芝麻等物种先后输入中国。

丝绸之路形成。

6.王莽改制的主要内容和失败原因:

(1)、“王田”(井田制)、“私属”制(公元9年)

王田制基本特点:土地所有权归国家,禁止土地买卖。想恢复井田制。

私属制实质是:冻结现状,承认奴婢存在的合法性。

(2)始建国二年(10),实行五均、六筦:

五均:

在长安以及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等大都市设立“五均司市师”,平抑物价并提供借贷。五均是由政府对工商业经营和物价进行统制与管理。

六筦:五均赊贷加上政府的盐铁酒铸钱和收山泽税合称为“六筦”

1-3.盐、铁、酒专卖

4.国家铸钱

5.五均赊贷

6.名山大泽产品税收

执行结果证明这些政策是一个以聚敛财富为目的的搜刮政策。主持该事的官员,大部分为大工商主。

(3)改革币制

王莽币制改革混乱、荒唐。王莽四次下诏改革币制、五次下诏重申币制改革的命令,而每次改革差不多都是以小易大,以轻易重,运用政治权力加强对人民的剥削。弊端:以轻易重;币材太滥,品类太杂;改革频繁,手续繁琐。从根本上违背了货币运行的客观规律。

(4)改革官制、官名、郡县地名、行政区划等。

天凤元年(14年),王莽仿照《周礼·王制》数次下令更改中央和地方官制,如在中央建立四辅、三公、四将、九卿、六监。地方行政方面,在全国设九州、郡、2县。

郡的长官依据地理位置和重要程度称卒正、连率、大尹,县令、长称县宰。

(5)、改外族称号。

王莽实行狭隘的大汉族主义政策,贬低少数民族的地位。

始建国九年(9年),王莽派使者分别到匈奴、西域和其他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对其首领更换名称、印玺。如把西南句町王以及西域三十多个国家的国王一律降为侯,把匈奴的“玺”改为“章”。始建国二年(10年),王莽更匈奴单于为“降奴服于”。引起了汉匈战争。

(6)定三统五德系统

(7)封古帝王之后

(8)平帝元始4年,王莽奏起明堂、辟雍、灵台。

失败原因:因为他的改制首先遭到贵族、官僚、地主阶级的反对;同时改制给广大劳动人民也未带来好处;加之他实行错误的民族政策,对周边少数民族发动了战争,激化了民族矛盾,也给内地人民造成负担。王莽改制失败进一步加剧了各方面的矛盾。但王莽能抓住西汉末年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行改革,

7.东汉初期缓和社会矛盾的政策:

① 释放奴婢、禁止虐杀奴婢。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从公元26年到38年,刘秀前后6次颁布释放奴婢、3次颁布禁止虐待奴婢的诏令。

这一政策的实行,对稳定东汉社会秩序,恢复发展社会经济起了很大作用,也使得东汉-代奴婢问题比西汉有所缓和。

② 减省刑法。

光武帝废除王莽的繁苛法令,减轻刑法。为此,屡次发布大赦令,平反冤狱,释放犯人。

③ 精简机构。

为节省开支,刘秀在公元30年(建武六年)下令裁并机构与官员,裁并了多县,并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节省了财政开支,减轻了社会负担。

④ 度田。所谓度田,就是丈量土地和核实户口。度田的目的是增加政府租税和赋役的收入。

刘秀在公元39年(建武十五年)下令度田和检查户口,要各州、郡清查田地数量和户口,以便国家加强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控制。同时也核查豪强地主的土地人口,以限制豪强大家兼并土地和奴役人口的数量,使国家赋税收入增加。度田虽然遭到了豪强地主的反抗,但最终取得了成功。

⑤ 军队屯田与减免田赋。

作为恢复生产的措施,光武帝时期还在边郡和内地广泛实行屯田,以保证战争的供给,减轻人民的负担。建武六年恢复三十税一制。

⑥ 任用循吏发展农业生产。所谓“循吏”,就是守法循理、为政清明、关心百姓疾苦的官吏。刘秀亲自考察地方主要官吏,任用清正有能力的官员,来治理郡县,恢复和发展生产。

8.东汉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退功臣,进文吏”

封功臣三百六十多人为列侯,食邑最大的四个县。

夺其兵权,也不让他们担任重要官职。只有邓禹、李通、贾复可参与议论军国大事,其他功臣都不参政,唯以列侯奉朝请。

东汉初期的功臣位尊禄重但没有实权,与皇权的矛盾不如西汉初年尖锐。选拔任用文吏任三公、尚书等职。三公常因“微过”被“斥退”。尚书是皇帝身边的亲信,也受到严厉督责。

刘秀这一“退功臣而进文吏”的政策使他能较容易地“总揽权纲”,同时形成以儒生为主的官僚政治人才基础。这是东汉政治文化基点与西汉最明显的相异之处。

2)、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秦和西汉初期的丞相制,至成帝时演变为三公制: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东汉初年,三公去“大”,又改大司马为太尉。其次,从实权上削弱三公权力,使三公没有实权。军国大事、典要机密、刑政诛赏之权,已转归尚书。

东汉光武帝时期,尚书台已经正式成为总理国家政务的中枢,直接听命于皇帝。刘秀鉴于王莽篡汉,不信任大臣,独揽大权,国家的大权完全集中于宫廷,即集中于尚书台。

自此以后,迄于东汉之末,尚书的权威与日俱增。尚书台已成为实际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3)加强监察制度

东汉初年,刘秀组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监察机构,包括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十三州刺史,加强了皇权。

御史台

御史中丞为御史台主,治书侍御史二人负责解释法律,侍御史十五人负责监察百官,接受各级官吏奏事。

司隶校尉

监察京畿七郡和中央百官,“唯不察三公”。朝会时,尚书令、御史中丞、司隶校尉“专席而坐”,号称“三独坐”。

州刺史

全国十二州,每州一刺史,秩六百石,长驻地方,每年八月巡行所属郡国,考察地方官政绩,年终派上计吏入京汇报。刘秀“信刺举之官,黜鼎辅之任”,刺史提出弹劾,“便加退免”,不让三公复察。

4)废除内地郡国都尉,集军权于中央。

东汉建立不久,刘秀就废除了执掌地方兵权的郡国都尉,以后又“罢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士及军假吏,令还复民伍”,实际上取消了地方军队。还取消了每年一度的“都试”制度。

首都洛阳仍置南军、北军,又设置了“黎阳营”和“雍营”、“渔阳营”直属中央的常备军队。

5)压制宗室外戚

后族、宫戚“不得封侯与政”。

简述三次羌人大起义对对东汉社会的影响:羌人起义是在东汉王朝残酷剥削压迫下羌人被迫发动的大起义斗争。(一)第一次羌人大起义

安帝永初元年(),就爆发了羌人大起义,并一直持续到元初五年()。这次羌人大起义,持续了12年之久,对东汉经济和人口影响巨大。

永和元年(),第二次羌人大起义爆发,并持续到冲帝永嘉元年(),历时10年之久。

第二次羌人大起义的规模较第一次相对小一些,但对东汉社会的影响仍很大。

第三次羌人大起义

桓帝延熹二年(),第三次羌人起义爆发。东汉政府花费很大精力,才于灵帝建宁二年()把这次羌人起义镇压下去。

① 经济:战争带来了大量的军民伤亡,劳动力大量减少,破坏了小农经济,国家财政收入大大减少;耗费大量资金用于军饷、兵器制造等,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国库亏空,国力衰弱,经济残破,百废待兴;手工制造业失去了销售市场,遭到破坏,失去生存手段的贫民变为流民,经济危机加深;

② 民生:多年战争,军力衰退,民不聊生,大量民众流离失所,土地荒芜,且饥荒严重,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

③ 统治:衍生出地方割据势力,且流民问题严重,内部矛盾突出,加之在外连年战争加速了东汉的灭亡

④ 交通:截断了中原通达塔里木盆地及中亚的国际商路;

⑤ 文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汉人与羌人的文化交流,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文化的交流传播。推动了双方文化的发展。

可了解:24.董仲舒儒学

25.明章之治

26.五斗米道

27.五德终始

28.乐府诗

29.限田、王田、度田政策

30.三公九卿

31.察举征辟

32.尚书台

33.十三州刺史

制作不易,点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