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界有一种观点,人类的远祖原本在海洋,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逐渐适应了陆地生活。有关人类起源的说法很多,或许真的和海洋有关。
前几年上映的电影《美人鱼》票房大卖,演绎了一段人鱼之间的童话故事。不光西方有美人鱼的传说,在中国同样源远流长。中国古书里记载的人鱼有好几种。
配图既然说这个话题,就不能不提《史记》记载的秦始皇陵里的长明灯,“以人鱼膏为灯烛,度不灭者久之。”意思是,用“人鱼膏”做的火烛经久不灭。那么,“人鱼膏”又是何物呢?现代学界认为,那应该是鲸鱼的油脂。
其实,《史记》提到的“人鱼”自古就有争议。
人鱼膏可能取自娃娃鱼
南朝宋史学家裴骃所著的《史记集解》里说,“人鱼,似鮎,四脚”。“鮎”即鲇鱼,但人鱼有4只脚。说到这里,很多同学应该会想起我国特有的一种濒危保护动物娃娃鱼,也就是大鲵,它有4只脚。
的确,一些古代学者认为《史记》记载的“人鱼”就是大鲵。《说文解字》对“鲵”的解释是,“剌鱼也,从鱼儿声”,注解是,“乖剌之鱼。谓其如小儿,能缘木,史、汉谓之人鱼。”意思是这种鱼像小孩子,《史记》和《汉书》中都写作“人鱼”。
但《说文解字注》没提到剌鱼哪里像小孩子。《三家注史记》中说,“鲵鱼,声如小儿啼,有四足,形如鳢,可以治牛,出伊水。”这里提到了鲵的叫声像小孩子哭。一些古代学者认为,秦始皇陵中的人鱼膏应该就是鲵鱼的油脂。
如今野生的娃娃鱼不算罕见,人工饲养的也很多,如果“人鱼膏”取自娃娃鱼,并不神秘。当然,古人对此也有不同意见。
配图《三家注史记》又提到《异物志》的说法,“人鱼似人形,长尺馀。不堪食……项上有小穿,气从中出。秦始皇冢中以人鱼膏为烛,即此鱼也。出东海中,今台州有之。”
这里说的人鱼是人形,一尺多长,不能吃。其脖颈上有喷气的小孔。而且这是一种海鱼,在浙江台州很常见。秦始皇陵里的人鱼膏取的是这种鱼的油脂。
我们知道,海里没有娃娃鱼。显然,后一种说法描述的是一种怪鱼,现在肯定没有。文中只提到它是人形,比较小,与传说中半人半鱼的美人鱼似乎也不一样。
落泪成珠,会吐丝的美人鱼
前文提到的《异物志》是指隋朝的《临海异物志》,其中描述人鱼较为完整的一段话是:
“人鱼,似人,长三尺余,有发,不可食……东海有之。大者,长五六尺,状如人,眉目口鼻、手、爪、头皆为美丽女子,无不具足。皮肉自如玉,无鳞,有细毛,五色轻软,长一二寸。发如马尾,长五六尺。”
配图这段话说的是,人鱼三尺多长,有头发。但东海还有一种更大的,有五六尺长,头部、五官、手爪看起来是美貌女子,但下半身是鱼。身上没有鳞片,长着一两寸长的五色细毛。头发有五六尺长。这就和传说中半人半鱼的美人鱼一样了,古代又称之为“海人鱼”。
清代编定的通史《钦定续通志》中,又提到了一种有鳞片的美人鱼,称之为“西海陵鱼”。文中还记载了一件事,宋朝官员查道出使高丽的时候,发现一个红衣女子倒在沙滩上,披头散发,胳膊露在外面,肘部生有红色细毛。查道知道那是美人鱼,命人将她搀扶到水中,美人鱼拜谢了他。
配图此外,古书还记载有“鲛人”,应该和“海人鱼”又不一样。晋代《博物志》提到,“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有女子方跪,据树而呕丝,北海外也。”
鲛人也是半人半鱼,栖息在南海和北海,但更为神奇的是,鲛人会吐丝,会纺织,眼泪会变成珠子。在唐诗宋词中,“鲛人”一词很常见。鲛人织的丝绸很华美,叫鲛绡。如陆游的《钗头凤》写道,“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千万不要遇见“海女”
上述几种美人鱼对人和善,也没有提到是否有雄性。《太平广记》记载,美丽的“海人鱼”还被人捉住养在池塘里。不过,古书也记载有长相丑陋的人鱼,以及一种会害人的人鱼。
配图清代《南越笔记》讲述,广东沿海有一种人形海怪,红面长发,雄性叫“海和尚”,雌性叫“海女”。它们有时候会骑着大鱼出现在海面上,也被称为“人鱼”。不过这种人鱼会作怪害人,遇见它们的渔民往往有去无回。渔民出海的时候会祷告,“毋逢海女,毋见人鱼。”
《南越笔记》记载,广东沿海还有一种叫卢亭的人鱼,和人的大小差不多,雌雄兼备,但长相并不美,毛发焦黄而短,黑脸,黄眼,看见人就赶紧钻入水中。有人捉到过,发现它们不会说话,只会笑。
结语:古书记载的各种人鱼可谓奇怪至极,难以理解。我们不必较真,当作故事看看就行了。现代科技手段还不能彻底探索海洋,但是从科学角度来看,半人半鱼的人鱼族显然是不存在的。
参考资料:《史记》、《续通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