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饮食文化大国,饮食文化几乎是伴随着中华文明的诞生而诞生的,从五千多年以前燧人氏发现了火之后,祖先们便开始从吃生食转为吃熟食,并逐渐发明了亨饪技巧。在美食圈中,最受欢迎的大概便是野味了。在古代没有“禁捕”的情况下,食谱上野味的种类可谓是多种多样,但相信你肯定没有听说过吃“龙肉”的人吧?
龙是一种传说的中的动物,是万兽之王,同时也是风和雨的主宰,司掌行云布雨。有关于龙的传说可谓是非常之丰富,《说文解字》便有记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关于龙的形貌,《本草纲目·翼》也有写道过:“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
由此可见,龙在大家的心目中几乎是等同于“神灵”的存在,不能与寻常的动物相提并论。那么谁又如此的大胆,居然敢吃龙肉呢?这还真不是小说家编造的故事,而是二十四史之首《史记》中记载的内容。
《史记·卷二·夏本纪第二》:“帝孔甲立,好方鬼神,无事可做。夏后氏德衰微,诸侯居之。天降龙二,有雄有雌,孔甲不能食,不能养。陶唐既衰,后有刘累,学管龙氏事孔甲。孔甲赐其姓为御龙氏,后为豕韦。龙和雌死了,以食夏。夏后令求,令人畏惧,令人迁移。”
吃“龙肉”的人名叫孔甲,姒姓,是夏朝第十四任君主。孔甲性情乖僻,喜好探究鬼神之术,不正宫庭,不务德政。夏朝在他的统治下,不可避免的走下坡路。
相传尧的本家陶唐氏有个后代叫刘累,有驯服龙的本领。孔甲于是便把他召入宫,并将从黄河、汉水中抓来的两对龙,让刘累来养。
然而龙是最难琢磨的动物,刘雷虽有训龙之法,却也难免发生意外。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喂养之后,一条雌龙突然死去。刘累十分害怕,因此便悄悄把雌龙剁成了肉酱,并煮给了孔甲吃。没想到孔甲吃了后觉得非常鲜美,过几天又要刘累煮这种肉给他吃。
刘累更加害怕了,他怎么还敢把生龙杀了煮给孔甲吃呢?于是便趁空隙逃跑了。而孔甲就成为了唯一吃过“龙肉”的人。当然,《史记》虽记载孔甲吃过龙肉,但可能吃的是其他类似于“龙”的动物,并不是传说中的龙。
也有说《史记》其实是暗讽孔甲连象征“皇权”的龙也吃,夏朝还能存在多久呢?在夏朝灭亡后,姒姓后人为了活命纷纷改姓,因为夏朝的祖先是大禹,因此他们都改为了“禹”姓,这一姓氏现如今已经很少了,因此如果你是禹姓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孔甲的后人。
历史就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让自己变得更完美。有很多做家长甚至老师问我,孩子读历史应该从哪些书开始?我个人还是推荐《史记》。
读《史记》可谓是获益良多,既能了解历史,也能学习书中的处事能力,甚至是从政经略以及安身立命之能,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