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一系,从现在的视角来看,从汉初到民国,历代都受封赏。“皇帝轮流做”,圣公独一家。作为老师楷模,世人师表,孔子超越了年代、跨越了纷争。
孔子的太爷爷是宋国人,公族子孙,爷爷辈再往前数几代,曾经是嫡长子,可以继承国君位置,只是把继位权让了出来。当然,如果祖宗当年没有让位,估计也不会有孔子了。孔子世家没有过多讲孔子的家传,但从宋国溯源到殷商,再向前数,先祖也是五帝之一。孔子死前,梦见自己坐在两柱之间,这是殷商王族的象征,也充分印证了孔子是殷商后人的身份。
孔子的出生有传奇色彩。父亲叔梁纥和母亲颜氏女野合后,在丘山下祈祷而生,具体谁祈祷的,史记里面也没有说明。叔梁纥和颜氏女是典型的老夫少妻,野合一词,在点校词中有不是正常生育年纪的意思。总的来看,这个词似乎有些不够光彩的成分,可能两人没有夫妻名分。从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不知道自己父亲的坟墓位置,猜测孔子年少时应该不是在本家长大。
孔子年少成名,所以年轻的时候不懂韬光养晦,而且还有点恃才傲物,觉得有才能的人应该被国家重用。听说鲁国执政季孙氏要招待名士,就想过去露个面,没想到还没进大厅便被阳虎给赶跑了。当然,这不影响孔子的声誉。鲁国另一个执政大臣孟孙氏孟釐子对孔子赞赏有加,他在死前交待自己的儿子懿子,孔子是个大才,圣人,要好好跟他学习,这时孔子不在现场,如果在现场,倒是有点托孤的感觉了。
没多久,孔子便开始了在鲁国的第一次做官的旅途,怎么做的不是太清楚。可能是因为有些名声,所以被举荐了吧。在那个年带,知识是阶级的分界线。奴隶和普通人没有资格和机会获取知识,自然而然仍是奴隶和普通人。孔子鲁国初次为官,先后做过计量、管理牲畜、掌管工程小官。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孔子离开鲁国,也许是大才不得用,于是到周边齐、宋、卫、陈、蔡等几个国家去看看能不能有更好的发展。但这时候孔子名声还不够大,在其他国家也一样不太受待见,于是又回到了鲁国。这像极了在他乡发展的年轻人,成就没有,亲情没有,索性回到了老家,至少这里还有亲情。
回到鲁国的孔子,开启在鲁国的第二次为官之旅,也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转机。当年孟釐子的话起了作用。当年现场聆听教诲的南宫叔敬向鲁国国君建议派他和孔子一起到周王室问礼朝拜。途中有了老子、孔子两位伟大思想家的面对面交流。临别之际,老子以箴言相送,“不妄议人,不揭人短”。有了这次思想碰撞,孔子回国后前来求学的弟子数量越来越多,他国的国君也开始注意到了孔子。齐景公到鲁国出访,主动向孔子询问秦国强盛原因。这次为官,仍然不够顺利,因为季平子与郈昭伯得罪鲁昭公,鲁国发生内斗,国内大乱,孔子跑到了齐国,做高昭子家臣,做权臣家臣一个好处就是更容易接近国君。在齐国的孔子这时候除了做官外,也没闲着,跟齐国太师学音乐,于是有了三月不知肉味的典故。
做权臣家臣似乎是春秋战国时期有识之士能够快速实现抱负的捷径。商鞅、李斯都如此······只不过,齐景公不像那些君主一样“一言九鼎”,因为早已是快被架空的“摆设”。在这样的情况下,孔子的抱负注定实现不了。齐景公问政孔子,层次不高,自己急需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如何维持秩序。孔子回答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在其位。齐景公深有体会,无奈的说“秩序乱了,就算有米,我也没办法吃到”。隔天又问孔子,孔子回答“节约财政”。也许孔子的回答和齐景公比较合拍,他想将尼谿封给孔子,但晏子出来劝谏,说儒家注重繁文缛节,执法、束下这些事都做不好。如果按照孔子的思想来更改齐国民俗,不会取得立竿见影效果,相反还会扰民。于是齐景公收回了自己决定,对孔子也不再重视。而这时候齐国大夫也有点嫉妒孔子,想要加害他。自知齐景公也不会重用自己的孔子,返回鲁国开始了第三次为官之旅。
归国后的孔子,已经名声远扬,掌权者季孙氏挖井时得到一只土缶,和孔子说里面像一只狗。孔子引经据典,以羊答复。吴国击败越国获取的骨节专车,远来求教孔子谁的骨头最大。孔子又从大禹时代开始讲来历。被吴国使者成为圣人。虽然名声在外,但鲁国国内秩序还是比较混乱,君不君、臣不臣,孔子此时专心治学。情况稍好后,鲁定公任命孔子为中都宰,在仕途上孔子开始了一段高光时刻。齐鲁会盟,孔子将以礼为“兵”将意图压鲁一头的齐国比了下去。削除权臣封地城池防卫能力,叔孙、季孙两家都完成,仅孟孙一家未完成。
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仕途到达人生顶峰,担任国相,杀乱鲁国国政的大夫少正卯。当政三月,鲁人路不拾遗。此时,齐国开始恐惧逐渐强大的鲁国。于是开始施展计策。派送美女吸引鲁国权贵季孙桓子,让桓子怠于国政,自知无力“回天”的孔子愤愤离开鲁国,开始了又一次周游列国。
此次周游列国,更像是一次历劫。初离鲁国到卫国的时候,还能被国君重视,但时间长了,作为外来者的孔子必定会受到本地“贤臣”的排挤,整天耳边被“吹风”的卫灵公也派人领着官差在孔子面前晃来晃去,最终把孔子吓跑了。孔子到陈国路过匡城时,颜刻一句话,我当年就是从这个缺口打进的成立,让匡城老百姓想起了侵略者阳虎,长相和阳虎有些相似的孔子无辜躺枪,被关起来几天,最后托人找关系才放出来。返回卫国,又差点拜倒在南子石榴裙下。到宋国,被宋司马桓魋追杀。被人追来追去的孔子仿佛成丧家之犬,在郑国被人嘲笑。在陈国度过安静三年后,到蒲地又差点被抓起来。长期跟随孔子的弟子公良孺觉得自己有些“晦气”,几年前在匡城和孔子一起被抓,现在到蒲城又要被抓,想以死抗争,跟抓孔子的士兵打斗起来。结果蒲城人被打怕了,逼孔子立誓不去卫国然后放了他。走了的孔子立马去了卫国,看来守诺言也是有条件的。到卫国后的孔子,仍然未受重用,于是将目光放在了即将自立成诸侯的赵国,未到赵国时发现赵鞅人品不好,又返回了卫国。孔子周游,在逃避,也在追寻,追寻一种梦想,一种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途径,奈何无法实现。
鲁国季桓子临死前,后悔将孔子气走,导致鲁国失去了崛起机会。嘱咐自己的儿子季康子召孔子回鲁国。季康子想召孔子却被手下公之鱼劝诫,认为召回孔子只会被诸侯耻笑。最后召孔子弟子冉求取而代之。子赣知道孔子想回鲁国,在冉求归国前告诉他扎根后马上把孔子接回去。
冉求走后,孔子继续在陈、蔡、叶之间游荡,期间叶公问政,长沮、桀溺不伍、荷蓧丈人不见。楚王听说孔子大名后,邀请他到楚国。陈楚两地大臣担心孔子被楚国重用会对两国不利,于是派兵阻拦。长期跟随孔子颠沛流离的几个弟子心有怨言。孔子以对“匪兕匪虎,率彼旷野”的理解来考弟子,三名弟子各有特点,各有领悟。最后派子贡去楚国求救。在楚兵迎接下,孔子平安到达楚国。
楚王被孔子才学折服,想给他封地,大臣以孔子大才、弟子也不平凡,有封地后会对楚国不利,孔子再一次失去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卫君想邀请孔子去执政,孔子认为名不正不往。此时孔子的心中很清楚,自己只是一个稳定政局的招牌,弟子在卫国做官的很多。一旦政局稳定,自己也就没有了作用。
回鲁国后的冉求没有辜负孔子的期望,在他引导下,孔子终于获得了回鲁国机会。回鲁国后,在从政方面心灰意冷的孔子专心著书立说,为后人留下了大量典籍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