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史料中对他的记载也很详细,但关于其皇后的记载却连只言片语都没有,不仅《史记》中没有记载,《资治通鉴》中也同样没有。而且关于秦始皇长子扶苏和秦二世胡亥的生母也没有任何记载。
但根据记载,秦始皇有三十多个子女,可想而知,秦始皇的是有妻妾的,而且数量很不少,为什么史料中没有她们的记载?秦始皇的皇后是谁?他到底有没有册立过皇后?扶苏和胡亥的生母又是谁?
可能嬴政还是秦王时有过王妃,但嬴政称帝后,终其一生都没有立过皇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根据目前已有的史料进行分析推测。
如何确定秦始皇没有立过皇后?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让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大臣商议帝王称号,最终确定了“皇帝”的称号。同时订立了一套等级划分大概为八级的后妃制度。
《汉书·外戚传》记载:“汉兴,因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適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号焉。
其中规定了皇帝之正妻称为“皇后”,其余的妾室皆称为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等称号的等级区分。比如秦昭襄王的生母宣太后,她还是没有成为太后时,原先的等级和称号就是“八子”,故称为芈八子。
以此可见,皇后称号最早是对应皇帝称号而产生,那么秦始皇都确定了皇后称号,为什么史料却没有提到秦始皇的皇后是谁呢?并且史料中也没有秦始皇的其他夫人、姬妾的记载。
《史记》记载:“始皇十九年,太后薨,谥为帝太后,与庄襄王会葬茝阳。”
已知秦始皇的生母赵姬去世后,谥号为“帝太后”,与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合葬在一起。而皇后作为秦始皇的正妻,为何在史料中连只言片字也没有留下,那么可能只有一个结果:秦始皇未曾立过皇后,因此在史料中并无记载。
其次皇后在礼仪上与皇帝平等,皇后是后宫之主,也拥有自己的官署,可以在宫中置卫尉、太仆、都尉、少府等官职,理论上后宫中所有的宫女、女官,以及皇帝的夫人都归皇后管理。
因此皇后拥有很大的权力,必须要经过皇帝册立才能成为皇后。而册立皇后属于非常重大的事件,不仅需要正式隆重的立后仪式,还要昭告天下,大赦罪犯,普天同庆,同样,废黜皇后也是国家大事。
如果秦始皇册立过皇后或是废黜过皇后,这么重大的事件不可能在史料中记载。而且秦始皇的陵寝之中只有一座主墓,并没有独立的皇后墓,所以秦始皇在称帝之后压根就没有立过皇后,自然史料中也就没有关于秦始皇正妻的记载。
秦始皇为什么不立皇后呢?
秦始皇既然都确定了皇后称号,为什么又不立皇后呢?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童年阴影
秦始皇虽然是秦国君主,但却因为父亲嬴异人的关系(早年在赵国做人质),是在敌对国赵国出生。后因秦昭襄王出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致使嬴政一家面临非常危险的情况,赵王想杀死嬴政一家泄愤,于是吕不韦拿出重金送给守城官吏,帮助嬴异人逃出赵国,但却丢下了嬴政和其母亲赵姬。
嬴政一直在赵国邯郸生活了将近十年,直到曾祖父秦昭襄王去世,父亲被秦孝文王立为太子后,赵国才将他们母子二人送回秦国。虽然嬴政最终还是回到了秦国,但他很早就切身体会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敌意,尽管史书中没有记载秦始皇幼年到底经历过什么,但攻灭赵国后,秦始皇亲自去了一次邯郸,将所有与母家有仇怨的人全部坑杀。
以此可见,幼年的经历给秦始皇留下了很大的心理阴影,父亲不在身边,母亲又不是聪明坚强的女人,他的童年危机四伏,命运把握在他人手中。可以想象,幼年的秦始皇内心之中充满了无助感和无力感,尽管母亲在他身边,但却不能真正抚平他的恐惧和不安,幼年的嬴政只能靠自己克服。
这样的经历通常会形成两种不同的性格:畏首畏尾的懦弱、自强不息的刚毅,很明显秦始皇属于后者。而他克服恐惧和不安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战斗,因为嬴政幼年时未能得到充分的贵族教育和培养,没有人给他灌输足够的善意,而周围的人则对他充满了敌意,这便给之后埋下了不好的伏笔。
之后唯一让嬴政比较信任的母亲赵姬也“背叛”了他,嬴政回到秦国没几年,父亲秦庄襄王盛年离世,母亲赵姬不仅和他的仲父吕不韦私通,还养面首嫪毐,并生下了两个私生子,最后居然还为了嫪毐和私生子同意消灭自己,让私生子继位,致使秦始皇形成了多疑猜忌的性格。
导致秦始皇对身边一切人和事都开始不信任,连他的母亲都能“背叛”,他又能相信谁呢?他不知道身边的女人会不会也会背叛他,又怎么会付出真心呢!加上每天有处理不完的政务,以及统一大业还未完成,秦始皇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女人身上,也就无从谈及立后了。
前车之鉴
秦国历史上,王后、太后干政的例子就有不少,秦宣太后、华阳太后、太后赵姬便是前车之鉴。
秦昭襄王继位之初,其生母宣太后芈八子便以太后之位主掌秦国朝政,太后专权,也是自她开始。虽然宣太后主政期间,大大发展了秦国的国力,同时消灭了义渠,彻底解决了秦国的后顾之忧,可以一心东进,但她也导致四贵干政,出现了私家财富重于秦国王室的局面。
并且宣太后主政长达四十一年之久,尽管秦昭襄王不是傀儡,也有很大的实权,但也使秦王的权力受到了掣肘。之后的华阳太后和太后赵姬虽然没有像宣太后干政那么严重,但他们对并没有什么帮助,反而起到了反作用。
如果不是华阳夫人,嬴异人很可能就不会被秦孝文王立为继承人,并且以华阳夫人为首的楚系外戚势力也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国政。而太后赵姬基本上起到的都是反作用,嫪毐也正是有赵姬的支持,才从一介平民成为长信侯,其组建起来的政治势力甚至可以和相邦吕不韦相抗衡,最后又爆发了嫪毐之乱,给秦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混乱。
王后、太后的权力过大,就必然会削弱君主的权力,而他们的权力正是秦王赐予的,如果秦始皇没有立王后,或是皇后,那么就不会出现皇后、太后干政的情况。或许秦始皇不立皇后,也是为儿子将来继位考虑,担心自己百年之后,皇后成为太后,手握大权,干涉朝政。
不想分权
《史记》记载:“听事,群臣受决事,悉于咸阳宫。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贪于权势至如此。”
根据史料记载,秦始皇称帝后,天下无论大事还是小事都由皇帝一人决断,秦始皇处理政务,群臣领命执行,从早到晚都有奏折呈上,每天批阅的奏折都要称量,不批阅完就不休息。可见秦始皇对权力的控制欲有多么强,可以说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位帝王。
如果册立皇后,就必然会分散皇帝的权力,对于秦始皇而言,这并不容易,因此秦始皇不愿意册立皇后,甚至就没有想过册立皇后一事。
眼光过高
秦始皇统一六国,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完成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他自命不凡,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于是对皇后的选择标准也非常高,他希望能遇到一个才能与自己匹配的女人为皇后,但这样的女性在当时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可能只有巴寡妇清那样的女性才能被秦始皇认可。
巴寡妇清去世后,秦始皇专门为其筑“女怀清台”纪念,以昭天下,能得到秦始皇如此赏识的女性,在中国历史上仅此一人。
《史记》记载:“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入之。”
并且秦始皇后宫中的女人太多,根据史料记载,秦始皇每攻灭一国,都会抢来美女,安置在秦宫之中。可能秦始皇的夫人、姬妾人数过多,加上政务繁忙,秦始皇留给众多夫人的时间并不多,因此无法确定立谁为后。
秦始皇在位长达37年,终其一生都没有册立过皇后,其中存在的原因应该有很多,各种原因不一而足。史料中也并未记载秦始皇为什么没有立皇后,并且秦始皇身边所有的女性,史料中也没有留下任何只言片字的记载,至于是哪种原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只能根据已有的史料进行推测分析,可能和秦始皇的性格、经历有着直接关系。
而且秦二世胡亥也没有皇后,虽然他在位时间不长,但三年时间也不算短,有足够的时间选择,册立皇后,那么为什么胡亥也没有立皇后呢?
可能胡亥也是受父亲的影响,或者秦始皇生前曾定下了“不立皇后”的规矩。就如废除皇帝去世后追加谥号的做法,不准儿子议论父亲、大臣议论君主类似。不立皇后是为了不让皇帝的权力分散,导致太后权力过重,给后代皇帝造成掣肘。
扶苏和胡亥的生母是谁?
从上文可见,史料中并没有关于秦始皇妻妾的记载,所以扶苏和胡亥的生母,在史料中也没有记载,更没有留下任何姓名。根据推测,可能扶苏的母亲是楚国人,胡亥的母亲是赵国人。
因为嬴政年仅13岁就继承王位,父亲已经去世,那么嬴政的婚事就落到其他长辈身上。当时最具权力的是秦始皇的生母太后赵姬和华阳太后,华阳太后是楚国人,赵姬是赵国人。
于是两人各自从母国挑选一些女子和秦王大婚,嬴政就算嬴政不喜欢,但碍于长辈的意思也只能接受,不过嬴政并没有立王妃,因为无论立谁为王妃,都会影响到秦国最后的统一战争。
结语:
至于史料中为什么没有记载秦始皇的后宫嫔妃,可能是秦始皇对后宫的管理比较严格,不准任何外人靠近,因此后宫中很少有消息透露出去。加上秦始皇去世后,秦二世胡亥又下令将后宫中没有子女的嫔妃全部陪葬,为此也没有几个人能活下来。之后项羽入关,对咸阳城展开了清洗,不仅将秦宗室之人全部杀掉,最后又放火烧了咸阳城。
因此从秦宫中流传出来的消息少之又少,最终秦始皇的后宫在现今成为了一个谜团。
文/历史紫陌阁
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欢迎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