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货殖列传》的名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都不太陌生,然则这句话表达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现象:找到合适自己的东西。如同我们在网上淘购东西yu或利益而奔波。
《史记.货殖列传》其实蕴含了经济学的一种思考和逻辑。我们长期以来没有经济学的概念,但的确差不多是同一回事。从引用老子的原话到各地的产业特征,从物品的生产到富人的致富途径,娓娓道来,说得有血有肉,有理有据,逻辑也很清晰。
致富法则—节俭和勤勉
文中:“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是说,我们想富裕,这是人之常情,不用学都有此愿望的。然而节俭和勤勉是实现富裕的第一步。“节俭”一直被认为是中国传统美德。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有这么一个论调:钱不是省出来的而是赚出来的。在某些方面是正确的,但把它全部运用在生活消费上,就大错特错了。英国也有一句类似的谚语:节俭是致富的秘诀。
文中列举了不同地方的产业和商贾人士,然后总结到:总而言之,楚、越地方,地广人稀,水源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没有饥荒的忧虑,不必从外地购买,就能自给自足。以致人民悠闲度日,不注重储蓄。所以长江、淮河以南,没有受冻挨饿的人民,也没有千金财产的富家。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埶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诚然节俭和劳动是生财的正路。但要富裕,还必须用奇巧制胜。不管什么职业,各行各业都可以做到。秦扬靠耕田成为一州的首富;雍乐摆地摊成为富人;雍伯通过卖油脂却能得到千金;张氏卖猪油能赚到千万;而郅氏磨刀都可以过上富贵生活。这些人都是精理专一才能致富的。
夫纤啬筋力,治生之正道也,而富者必用奇胜。田农,掘业,而秦扬以盖一州。行贾,丈夫贱行也,而雍乐成以饶。贩脂,辱处也,而雍伯千金。卖浆,小业也,而张氏千万。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此皆诚壹之所致。
鲁国人也一直重视节约和存储,曹邴氏做得更好因此富甲一方,难能可贵还几代人恪守此道,富裕达几代。(不知道我们山东的朋友现在是不是还有这个存储的习惯?)
鲁人俗俭啬,而曹邴氏尤甚,以铁冶起,富至巨万。然家自父兄子孙约,俯有拾,仰有取,贳贷行贾遍郡国。
致富之道——恰如其分。
当你处于原始积累时,没有本钱,我们需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去赚取第yi桶金,有了点节余就可以做点小生意或小事业。等本钱再多些,可以做更大一些生意,生意也是逐步发展。现在我们有人说“业务积累,行业积累,人脉积累以及管理能力的积累都是必须的,是一定要靠时间的!”,也是这个道理。
“一口吃不成大胖子的”,同理,当官只有长久,才更好。做生意要利润合适,不要追求过高的利润而让生意充满风险。
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此其大经也。今治生不待危身取给,则贤人勉焉。
“以廉吏久,久更富,廉贾归富。”
靠着家里本有的财富,开始就可以做些大生意,那是上富;其次就做点小本生意,过着安康生活;再次就是那种投机取巧,缺斤少两,这是最糟糕的,也赚不到钱,更别说致富了。
是故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女干(jian)富最下。
致富后行大德
致富后也要知礼节,匹配自己的财富,这样才会让财富更chi久。之前出现个别富人表现出一副傲慢的态度,有钱有想为所欲为。这是不好的。这句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深层含义是要知道财富身后的礼节和荣辱,这是一种品行,而不是外在的she奢搭配或个人消费享受。“故君子富,好行其德。”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现在也有很多事业有成者,自己很节俭,却从不吝啬去捐赠和回馈。
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注:普通老百姓)富,以适其力。
子贡通过“信义思想”、“仁和思想”、“乐施思想”做生意,成为了儒商鼻祖,后来富裕了。干大德之事——“子贡赎人”,同时也花钱在传播老师孔子的名声。这应该才是财富的真正价值所在吧?
夫使孔子名布扬於天下者,子贡先後之也。此所谓得埶而益彰者乎?
大富雅致的范例:
做事业或做生意的人或多或少会崇拜范蠡,入世挑栋梁,下海成巨富。“舍得”反而收获更多。范蠡离开越国十九年,通过了解市场规律:“论其有馀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而三次致富千金,然后每次都是散尽家产救济他人,好行“仁德”之事,事后又能东山再起。
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後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脩业而息之,遂至巨万。故言富者皆称陶硃公。
这两年来,特别敬佩的是俞敏洪先生,辅导培训事业一落千丈,但没怨言,还把课桌捐赠给了社会。自己努力买书,为农业发展贡献智慧,这必然会东山再起的。
最后,司马迁总结:“货无常主,能者辐凑,不肖者瓦解。”需要懂得珍惜财富,对待财富也要恭敬,不能任性,否则千金散尽也正常。比如原山西海鑫集团原董事长李兆会就是鲜活一列。
注:插图全部来自作者挚友:山西吕梁李新华先生的原创画作。参考文献:《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