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献公察觉秦国变化,决心进行变法

治疗白癜风哪里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60725/4910787.html

战国初期,秦国奴隶社会已经陷入绝境,而新型的封建政权机关一时又未建立起来。秦献公面临的是内忧外患乃至于国破家亡的局面。随着奴隶制的衰落,国内新旧势力斗争加剧,秦国的奴隶主贵族欺凌公室,君权削弱。由于军事上的劣势,秦国被动挨打。与秦接壤的魏国不断扩张,对秦国威胁最大。在这种弱肉强食的斗争中,秦国真正尝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滋味。当时天下共主周天子形同虚设,各国之间的矛盾和兼并战争愈演愈烈。秦国地处西北,虽有穆公称霸西戎的辉煌历史,但其社会经济文化落后于中原各诸侯国中原各国把秦国鄙视为“戎翟”之邦。

中原各国相互会盟

举行朝觐,秦国被排斥在外。正如《史记·秦本纪》所言:“河山以东强国六,与齐威、楚宣、魏惠、燕悼、韩哀、赵成侯并。淮泗之间小国十余。楚、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楚自汉中,南有巴、黔。周室微,诸侯力政(征),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这使秦献公感到耻辱,他决心改革图强。奴隶制崩溃,封建制产生,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献公曾流亡魏国,魏国通过变法改革,君主权力得到加强,国家变得强大而富有活力的事实深深触动了他。秦献公决心顺应历史发展趋势,进行封建制度和行政制度改革。

正如孙皓辉在《中国文明正源新论》所言:“强势生存成为最为普遍的社会精神,求变图存成为国家政治的不二大道。变则强,不变则亡。国家要强大,只有走变法大道。”当时为了凝聚人心,秦献公提出的具体目标是“复缪公之故地”卷5《秦本纪》,他决心很大,为了向东反攻,即位以后励精图治,“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卷5《秦本纪》,逐鹿中原。迁都栎阳、编制户籍、推行县制、“初行为市”等措施,均是为“东伐”作准备。从栎阳城的建设,也可以看出秦献公的改革决心。栎阳原来就是秦国商业繁盛的要地。

秦都没有增修豪华的宫殿

没有修建供统治阶级享乐的亭、台、楼、榭,而是在原有的建筑基础上,围一圈夯土城郭。据考古工作者勘探的结果表明:作为国都的栎阳城,东西宽1.8公里,南北长2.2公里,呈东西窄南北长的长方形。城内共有正街3条,其中东西向的2条,南北向的1条,而城门只有6座。这样朴素而适宜于战争的国都,说明它是一座临时性都城,也是争夺河西的指挥所和军事据点。这也充分说明秦献公的所作所为都是从对魏国作战出发,决心从魏国夺回河西失地。在这种决心下,秦献公统治时期同中原的魏、韩、赵进行了多次战争,并取得一些胜利。

治秦之功

秦献公的治秦之功归纳起来分两类:一是对奴隶制度的改革,如废除人殉制度,迁都栎阳,初行为市;二是对行政制度的改革,如编制户籍,推广县制,这些治秦措施体现了他不墨守成规的开拓创新精神。废除人殉制度公元前年,他上台伊始就宣布“止从死”卷5《秦本纪》,从法律上废除了秦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恶习人殉制度。令出即行,嬴出子死,无殉葬。所谓“从死”,又称作“人殉”,是指奴隶社会杀人为奴隶主殉葬的制度。《墨子·节葬》篇云:“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

殉人的身份比较复杂,有从死的大臣、近亲和姬妾,也有杀殉的奴隶。秦国的人殉习俗承袭自殷人,属于厚葬陋习。当时,人们用人殉数量标明死者的身份和地位。秦国为此每年都有许多人被杀。而在中原各国,春秋时期,人殉已逐渐废止,取而代之的是用木制或陶制的偶人殉葬。秦国的生殉制度,一定程度上成为其野蛮落后的象征。秦国实行人殉制度的时间是最长的,在春秋早期的秦人墓葬中,就发现有殉人。20世纪90年代在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发现了两座中字形秦公大墓(M2、M3)。其中M2有殉人19个,M3有殉人8个。

公元前年秦武公去世

“初以人从死,从死者六十六人”卷5《秦本纪》,武公之前,从死现象已经存在,但并不突出;至武公,把人殉制度化了,使它具有了统治集团倡导的意义。这也许就是司马迁在武公身上述及此事并冠以“初”字的原因。此后,从死之风愈演愈烈。公元前年秦穆公死时,“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舆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鍼虎,亦在从死之中。”卷5《秦本纪》,此外,秦国一些中小奴隶主死后,也用奴隶殉葬。陕西凤翔八旗屯秦墓中的人殉墓有7座,殉1~5人不等。尽管秦献公“止从死”,以法令的形式结束这种灭绝人性的惨剧,但实际上并未杜绝。

人殉制度的历史影子一直顽固地存在,直到秦末都挥之不去。如秦始皇死时,“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卷6《秦始皇本纪》,人殉制度严重阻碍了秦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秦献公精准地抓住了这个突破口,达到了“一石三鸟”的目的:一是改善了劳动力无谓消耗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二是维护生存权,得到社会各阶层广泛的支持与拥护。三是没有对奴隶主贵族的利益造成直接的损害。秦国人殉制度的废除,对内重振秦君威望,争取了民心,对外树立了国家的新形象。

徙都栎阳栎阳古城

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武屯乡附近。南距渭水约15里,西南距今栎阳镇(唐时建)约25里,北距康桥镇仅隔石川河,东北与富平县为邻。“(献公)二年,城栎阳。”卷5《秦本纪》,据《史记集解》引徐广语“城栎阳”即“徙都之”。《元和郡县图志·关内道二》载:“栎阳县本秦旧县,献公自雍徙居焉,属左冯翊。项王立司马欣为塞王,亦都之。”西汉初年虽然短期以栎阳为都,但是均未进行长期建设,东汉以后逐渐废弃。秦献公为何要把都城迁到栎阳呢?

其原因如下:一是雍城奴隶主贵族保守势力太大,他们极力反对改革,经常发动宫廷政变,在栎阳推行封建制度改革的条件更有利一些,可以摆脱奴隶主贵族的阻挠。秦献公初立,如果直接和奴隶主阶级爆发冲突,无异于自寻死路。二是为了消弭来自东方魏国的战争忧患,增强自身的防卫实力。雍城地处关中西部,远离对魏的战略前沿地带,栎阳则距东方诸国尤其魏国很近。都城靠近秦魏前线,有利于国君控制全局,亲临指挥,把握战机。

栎阳的地理条件比较好

这里是交通要道,商业发达。石川河流经都城北部和东部。该地经济富庶,人力与物力资源充沛。河流助益于航运及其物资、人力的集结和运输,以便及时调动全国的力量支援前线。秦献公迁都之举的目的在于将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重心从后方推向前沿,反映了他志在加强攻势、收复穆公失地的决心。迁都栎阳,秦国就形成了栎阳和雍城、东和西对抗的格局。栎阳是秦献公建筑的都城,是封建地主集团即新兴势力的中心。

结语:

雍城是秦国的旧都,是奴隶主集团即保守势力的中心。秦献公采用一国两都的折中办法,秦国的地主集团和奴隶主集团分居东、西,缓和了国内两大对立集团之间的矛盾,为改革创造了稳定的国内环境。因此,栎阳城的规模虽远不如其后的咸阳,但它却是秦国改革振兴的象征,反映了秦国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积极进取的精神。秦国的历史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4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