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一阳之谓道包含了我国先民的天文认

“一阴一阳之谓道”此语出自《易·系辞上》。《系辞》是否出于孔子之手,宋代至今就争论不休。但不管怎样,其由儒学传承下来没有问题。可是,很可能,其中包含的许多重要思想,包括“一阴一阳谓之道”,是孔子“问道老子”学来的。

此语包含了上古先民极重要的天文认知和哲学思想。究其滥觞,至少可以前溯至前五千纪。而且,这一思想,对西周以后三千年的中国文化、文明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如果只把其看作是“卦象”,用来卜筮,就极大降低其价值了。

“一阴一阳谓之道”,何为“道”,第一指“天道”;第二指天地间的“普遍规律”。

在“天道”和天地间“普遍规律”中,古人认为,都包含“阴”和“阳”相互对立又相互转化的两个方面。从哲学上说,这就是中国独特的“阴阳易变”思想。

上面所说的这些,在《系辞》里已经讲清楚了。

其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天在上,地在下,这就是乾坤之构成;乾体常动,坤体常静,阳刚和阴柔在乾坤中截然分明;乾天之象是日月星辰,坤地之形是世间万物,天象与地形在不停变化之中。

又云:“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乾坤、阴阳,并非没有先后。

《经义述闻》引王念孙曰:“知,犹‘为’也,‘为’亦作也。”乾为“大始”,即最初创世。《乾.彖传》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这也如《系辞》所云:“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吕氏春秋》

“太极”,即宇宙之本体,老子称为“一”。《吕氏春秋·大乐》称之“太一”。

这是“天道”的核心内容,即本体及其变化,然后才有“天地之道”,“人世之道”——道德。

《系辞》云:“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生大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至善配至德。”

古人对“天道”的认知,是通过“观象授时”而总结出来的。从日升日落区分白天黑夜;从月圆月缺确认“月”之长短;从星辰运行校准历法,等等。

在“观象授时”过程中,古人实现了将空间与时间的统一,形成了“四方”“四时”“八方九宫”等等一些列观念。同时,也形成了“阴阳”观念。

日为“太阳”,月为“太阴”;天为“阳”,地为“阴”;昼为“阳”,夜为“阴”;春为“阳”,秋为“阴”;男为“阳”,女为“阴”,等等等等。

古人以汉字表达“阴阳”,很具直观性。

《说文解字》

《说文》曰:“阴,闇也。水之南、山之北也。从阜,侌声。”又曰:“阳,高明也。从阜,昜声。”

“阴阳”二字皆从“阜”,即以“山”作为“义旁”。“山”的一旁是“昜”,即太阳,就表示“阳”;“山”的一边是“侌”,即“云”,就表示“阴”。

“阴”和“阳”,不仅是“普遍规律”,还是转化的。

《淮南子·天文》曰:“日冬至则斗北中绳,阴气极,阳气萌,故曰冬至为德。日夏至则斗南中绳,阳气极,阴气萌,故曰夏至为刑。”

文中说的“中绳”,就是南北之“子午线”。“斗北”“斗南”,则指“北斗星宿”的“斗柄”或曰“斗杓”的指向。

北斗,在上古先人的“观象授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一开始说到的“一阴一阳谓之道”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前五千纪,亦因为与当时的先民对“北斗”之观测有关。

双猪首三孔礼玉

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清白二色反向猪,还出土了双猪首三孔礼玉。

《史记·天官书》说,北斗具有区分“阴阳”之功能。《淮南子·天文》云:“北斗之神有雌雄,雄左行,雌右行。”

红山文化出土的猪形遗存,即是“北斗”“阴阳合体”之表现,青色猪为阳,白色猪为阴。以猪形代表“北斗”,亦被随后众多新石器及至汉代出土遗存所证明。安徽含山凌家滩出土了新石器时期双猪鸟形礼玉,与猪首合刻有九宫图形,九宫正中当为北斗。河南新密新砦遗址出土约四千年前猪首形陶器盖,呈穹隆形,象征天盖,猪之吻部位于天极中心,凸耸为“璇玑”,象征“北斗”之首二星——天枢与天璇。

《春秋说题辞》:“斗星时散精为彘,四月生,应天理。”裴骃《史记集解》引孟康云:“《传》曰:天理四星在斗魁中。”《方言》曰:“猪,北燕朝鲜之间谓之豭。”郭璞《注》:“犹云豭斗也。”这显然是古时以“猪”作为北斗的象征。

前面说,“太极”,即宇宙之本体,老子称为“一”。《吕氏春秋.大乐》称之“太一”。

“太一”,古人亦称“天一”,还称作“天乙”。

滑石猪

南京江宁东山谢家山东晋墓,出土了墓主手握的两只滑石猪,大小有别,以分阴阳,两只猪腹部,分别刻有“天”和“乙”字,象征天帝。

以“猪”象征天帝,一直可以追溯到安徽双墩遗址,就是距今七千年前。出土遗物中方向相反的二猪图形,表示当时之先民最初关于“阴阳”的认知。

《系辞》云:“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大意是说,一阴一阳之对立转化,就叫做“道”,继承这个“道”的是美善,实现这个“道”的则是事物自有的本质。有仁爱心的只在“道”中发现仁爱,有智慧的只在“道”中发现智慧,百姓在生活中每天在运用“道”却茫然不知,所以君子从“天道”悟出的道德,就更鲜为人知了。

这个道理讲的很不错。

总体来说,老子喻“道”更侧重“道”本身和“普遍性”“不可抗性”。孔子和儒家则更侧重将“天道”演绎为“人道”,强调道德修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