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无法说服韩信归楚,是因为项羽太过傲慢

北京最好痤疮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306248.html

韩信被刘邦立为齐王后,项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恐慌,生平第一次放下矜持,啊不对,是生平第一次放下身段,主动派使者去说服韩信归楚。

韩信因自立为齐王。项王闻龙且军破,则恐,使盱台人武涉往说淮阴侯。——《史记·项羽本纪》

然而,项羽派去的使者却无功而返。

淮阴侯弗听。——《史记·项羽本纪》

为什么项羽派去的使者无功而返呢?是因为韩信对刘邦忠心耿耿吗?还是项羽派去的使者无能呢?项羽和项羽的使者在说服韩信的过程中犯了哪些战略性和技术性的错误呢?

项羽和项羽使者犯的第一个错误是太过傲慢。

韩信在汉使郦食其已经说服了齐国做汉之属国的情况下,悍然发兵攻齐,致使刘邦第三或第四大谋臣郦食其被齐王烹杀。

然而刘邦依旧是把韩信请封的假齐王抬高了一级,直接封韩信为真齐王,并且派第一谋臣且在汉营中拥有超然地位的张良去做使者,立韩信为齐王。

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史记·淮阴侯列传》

可以说,刘邦表现出了极度的宽容和对韩信莫大的尊重。

而项羽呢,派了个什么人去说服韩信呢?

楚已亡龙且,项王恐,使盱眙人武涉往说齐王信。——《史记·淮阴侯列传》

武涉在楚营是什么职级什么地位,能跟张良在汉营中的地位相提并论吗?楚营中并非没有与韩信交好且身居高位的,为什么项羽就不派呢?项羽为什么不派钟离眜去说服韩信呢?

这说明,项羽一如过去那样,并未真心尊重韩信。

其次,项羽和项羽的使者只是不断地向韩信灌输未来可能出现的危险,但并未向韩信许诺一丝一毫真实可信的利益,韩信没法从说词中感受到真诚,没法认为项羽是站在韩信的角度来为韩信考虑。

今汉王复兴兵而东,侵人之分,夺人之地,已破三秦,引兵出关,收诸侯之兵以东击楚,其意非尽吞天下者不休,其不知厌足如是甚也!且汉王不可必,身居项王掌握中数矣,项王怜而活之,然得脱,辄倍约,复击项王,其不可亲信如此。——《史记·淮阴侯列传》

项羽和项羽的使者一再强调,汉王刘邦贪得无厌,汉王刘邦不可亲信。

然而实际上呢?

从韩信的角度来看,哪个君王不想平定天下?武涉说刘邦贪得无厌,可恰恰会让韩信觉得,刘邦是不断进取。

从韩信的角度来看,汉王刘邦的确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跟项羽玩心眼,但两军交战,玩的不就是心眼吗?这有什么可拿出来讲的?你项羽玩心眼玩不过刘邦,就说刘邦不可亲信,而韩信是被刘邦提拔起来的,韩信的名利都是刘邦给的,韩信自然会认为刘邦可亲信。

接下来就更搞笑了,武涉又提韩信和刘邦亲厚的事情。

今足下虽自以与汉王为厚交。——《史记·淮阴侯列传》

你刚刚说刘邦不可亲信,接下来就说韩信和刘邦亲厚,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这也就算了,关键点在于,你不断地恐吓韩信,跟韩信讲那些不可预知的危险,但却没许给韩信一丁点的实际利益。

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合,参分天下王之?——《史记·淮阴侯列传》

三分天下而王,说得好听,但王韩信在哪里?怎么不说清楚呢?

比较起来,汉使随何说服时为九江王英布的时候,就明确表示,英布投汉,将来可将封地扩大到整个淮南。

臣请与大王提剑而归汉,汉王必裂地而封大王,又况淮南,淮南必大王有也。故汉王敬使使臣进愚计,愿大王之留意也。——《史记·黥布列传》

武涉说得很虚,随何说得很实,以韩信和英布那样的人精,自然听得出来,刘邦是真心实意地拉拢英布,而项羽则是装模作样地在拉拢韩信。

如果项羽果真是真心实意地拉拢韩信,必然会跟韩信详细地讲,怎么个三分天下。但项羽的使者武涉并没有跟韩信讲,这说明项羽就没有交待过武涉。

韩信岂能听信武涉之言?如果听信了武涉的画大饼,最后发现,所谓的三分天下,不过仍旧是原来的齐王,那韩信折腾这一出,给世人留下反复无常的感觉,是何必的呢?

参考资料:《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史记·留侯世家》、《史记·淮阴侯列传》、《史记·黥布列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5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