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史记·外戚世家》位列三十世家第十九篇,主要记载了西汉从汉高帝刘邦到汉武帝刘彻时期外戚的变化历程。
从《外戚世家》中可以找到一些与西汉帝王相关的信息,作为对帝王本纪的补充。
[外戚简史]
汉高帝时期
汉高帝时期,吕后作为正宫皇后,为刘邦生下了太子(后来的汉惠帝)刘盈。朝堂上,在吕后安排下,吕氏家族成员封王、封侯、拜将;宫闱内,所有受到刘邦宠幸的姬妾皆遭吕后毒手。吕后去世后,诸吕害怕被诛杀,于是叛乱,但迅速被朝廷大臣铲除,吕氏势力被消灭。
戚夫人在吕后因年老色衰被冷落时深受刘邦宠幸,由她所生的赵王刘如意也数次差点就取代太子之位。刘邦去世后,戚夫人遭到吕后疯狂报复,变成“人彘”,刘如意则被毒杀。
相比戚夫人,不怎么受刘邦宠幸的薄姬就要幸运许多。不仅一次临幸就生下了代王(后来的汉文帝)刘恒,而且在吕后囚禁受宠妃子的时候得以出宫,前往代地并成为了代王太后。
汉惠帝时器
汉惠帝时期,朝政基本把持在吕后手中,就连惠帝的婚姻也由吕后包办了。
张皇后为鲁元公主(吕后女儿,惠帝姐姐)和宣平侯张敖所生。吕后为了亲上加亲,安排了张皇后和惠帝的婚姻,但张皇后无子。惠帝之后继位的前少帝由某宫女所生,张皇后将其收养。
汉文帝时期
汉文帝在代地做代王时,代王妃为他生了四个儿子。代王妃在代王当上皇帝之前去世,她所生的四子则在代王当上皇帝之后相继病死。(关于代王妃的身份,太史公没有做任何介绍,有人怀疑她可能是吕氏家族一员。)
文帝继位后,他的生母薄姬成为皇太后(薄太后弟弟薄昭被封为轵侯),而文帝在代地宠幸的窦姬则被立为皇后。窦皇后为文帝生下了太子(后来的汉景帝)刘启、长公主刘嫖,以及梁孝王刘武。
此外,受文帝宠幸的妃子还有慎夫人和尹姬,但二人均无子。
汉景帝时期
汉景帝继位后,生母窦皇后成为窦太后。窦太后哥哥窦长君之子被封为南皮侯,窦太后弟弟窦少君被封为章武侯,而她的堂侄窦婴则因后来参与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有功,被封为魏其侯。
景帝当太子的时候,薄太后选了一名薄氏女子做他的妃子。景帝继位后,这个薄氏妃子成为薄皇后。薄皇后无子,且不受景帝宠幸。薄太后死后,薄皇后被景帝废黜。
景帝的宠妃栗姬生了太子刘荣、河间王刘德和临江王刘阏于。后来,由于栗姬先后得罪长公主和景帝,又遭王夫人设计,导致她不但没有被立为皇后,太子刘荣更是被废为了临江王。最终栗姬忧郁而死。
成为景帝皇后的是得到了长公主支持的王夫人,王皇后之子(后来的汉武帝)刘彻也顺理成章地当上了太子。王皇后的哥哥王信被封为盖侯。刘彻之外,王皇后还为景帝生了平阳公主、南宫公主和隆虑公主。王皇后的妹妹王兒姁也得到了景帝的宠幸,并为景帝生下四子(皆封王)。
汉武帝时期
汉武帝继位后,他的生母王夫人成为太后,王太后同母异父的弟弟田蚡、田胜分别被武帝封为武安侯、周阳侯。
武帝的第一任皇后——陈皇后为长公主(馆陶公主)刘嫖之女。当初长公主想把女儿嫁给栗姬之子刘荣,遭栗姬拒绝,后来转而将女儿嫁给了王夫人之子刘彻。陈皇后无子,且为人骄横,后来因使用巫术被废。
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卫皇后(字子夫)起初是平阳公主中的一名“讴者”(歌女),后来由平阳公主送入宫中,得到武帝宠幸,为武帝生下太子刘据。卫皇后弟弟卫青、姐姐卫少儿之子霍去病在对匈作战中屡立战功,分别被封长平侯(号大将军)和冠军侯(号骠骑将军)。大将军卫青三个儿子还在襁褓中之时,也被封侯(阴安侯、发干侯、宜春侯)。后来,卫皇后与太子刘据因遭“巫蛊之祸”而死。
卫皇后失宠后,先后有王夫人(齐王刘闳生母)、李夫人(昌邑王刘髆生母,协律都尉李延年、贰师将军李广利之妹)、尹婕妤、钩弋夫人(汉昭帝刘弗陵生母)受宠。
[后记]
外戚在西汉前中期的历史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可能一方面获封王侯,另一方面又充当权臣;他们之中有诸吕这样叛乱误国的,也有像卫青霍去病这样为国建功立业的;他们受宠之时风光无限甚至权倾朝野,使人艳羡,失宠之时被弃如敝履甚至命丧黄泉,令人唏嘘。
——.3.29
本文由Yan读原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