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个“不知道秦始皇这么牛掰”登上了微博热搜,话题热度不断攀升,大家对于秦始皇开始有了新的认识。而就是这样一个年纪轻轻就一统天下的大帅哥居然49岁就死了,着实是让我震惊了一把。
秦始皇从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十年时间灭掉了六国,实现了秦朝的统一,并采用了皇帝这个尊号,可就在秦始皇三十七年(前年)七月,正值壮年的秦始皇死于第五次东巡途中,终年49岁。
按理说,虽然那个时代的人寿命都不长,但是秦始皇享受着这个国家最高的医疗水准,即便是医疗水平低下的秦朝,49岁也算是壮年,再不济也不能死这么早。
所以,他的死如他的身世以及此雄才大略,同样引起了后人的争议。目前史学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说死于疾病,一说死于非命。
秦始皇广求长生不老药早已经不是秘密了,但是历史证明寻找长生不老药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那么,秦始皇他究竟是怎么死的?
“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史记》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自幼有疾,所以体质较弱。他为人又刚愎自用,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裁决;每日批阅文书一百二十斤,工作极度劳累;加以巡游中七月高温,以上诸因素并发,促使他在途中病发身亡。
郭沫若根据《史记》的记载:“秦王为人蜂准,长目,鸷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推测秦始皇幼时患有软骨症,时常患着支气管炎,所以胸如鸷鸟,音如豺声,后来由于政务繁重,引发脑膜炎和癫痫等病症。后来秦始皇渡黄河,可能加重了癫痫和脑膜炎的病情,当车赶到沙丘后第二天,赵高、李斯发觉秦始皇已死去多时。
《史记》的记载里有几个疑点,首先《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驾崩于三十七年七月丙寅,但在周家台秦墓出土的历谱中,该年七月并没有丙寅日。其次,《史记》记载始皇崩于沙丘,《赵正书》则记载始皇病重时已经到达柏人(在沙丘以西)。
因此就有了一种说法,秦始皇不是病死的,极有可能是被人害死的。秦始皇儿子众多,极其喜爱的儿子有两个,胡亥和扶苏,而秦始皇又坚信长生不老术,认为自己能长命百岁,迟迟不立王储。
所以,有人根据此继续往下猜测,扶苏因为反对修筑长城得罪了秦始皇被发配到了北边,而胡亥与李斯和赵高私下关系甚好,赵高曾经三次劝服胡亥要赶紧采取行动,最终三人确定了计划,就是在秦始皇东巡视察的时候将其杀死,然后扶助胡亥上位。
赵高其实是想要做皇帝的,但是他不能支配秦始皇,因此秦始皇第五次出巡途中病重,对他来说是天赐良机,只有在秦始皇死后,他才能假传遗诏,一步一步实施他的计谋。
最终在赵高的计谋下,公子扶苏自杀,秦始皇最小的儿子胡亥当了皇帝。他就是秦二世。假如当时不是那么突然的话,秦始皇身后也不会那么快天下就大乱,秦朝也不会那么快就灭亡了……
并且,郭沫若对这个说法有着自己的看法,他将自己的推断写在了历史小说《秦始皇之死》中。他在里面这样猜测秦始皇的死状:“右耳流关黑血,右耳孔内有一根寸长的铁钉。”不过,郭沫若认为杀害秦始皇的凶手是胡亥,赵高、李斯只是帮凶而已。
对于后人来说,秦始皇之死进一步的探究尚缺乏更多的线索,是病死还是被杀害仍然是一个谜,不知在秦始皇陵揭开之时,这个谜团会不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