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饭局,那肯定就是鸿门宴了。
《史记》中载:公元前年,刘邦抢先一步夺取关中,项羽知道后大怒,发誓要除掉刘邦,随后在鸿门摆下饭局,请刘邦赴宴。
宴会上,范增多次示意项羽杀掉刘邦,但项羽不为所动。范增又叫来项庄舞剑,想让他乘机刺杀刘邦。可这时项伯窜了出来,替刘邦挡住了项庄的剑。
接下来就是刘邦以上厕所为借口,溜之大吉,成功脱离了险境。
鸿门宴根据《史记》的记载,刘邦能从鸿门宴活着出来,纯属侥幸。而项羽多次无视范增的提示,没有动手杀掉刘邦,实属无谋。
因此,历史上的项羽就多了一个标签:妇人之仁。因为他在最该杀和最容易杀死刘邦的时候放过了他,给自己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祸患。
但其实,说项羽是妇人之仁不完全对,他在鸿门宴上之所以没杀刘邦,原因是他根本不想杀刘邦。因为鸿门宴的目的不是杀刘,而是要刘邦向项羽服软,仅此而已。
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从项羽办鸿门宴的直接原因说起。
项羽根据《史记》记载刘邦与项羽曾约定,谁先夺下关中就可称王。结果刘邦抢先了一步,使得项羽恼羞成怒,发誓要除掉刘邦。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xiǎng)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项羽说:“明天犒劳诸位将士,一起打败刘邦军队。”项羽说这句话的背景就是,他已经得知刘邦早就平定关中了。
这时候的项羽觉得自己快要到手的鸭子飞了,心里很不痛快,当即决定就要杀掉刘邦。用什么方法杀?
项羽从文中可以看出:项羽的第一反应是直接冲击刘邦军队,把刘邦集团整个儿的灭了,而不是先摆一个宴会,在吃饭的时候除掉刘邦。
为什么项羽会说要打败刘邦军队,而不是单纯地干掉刘邦本人?
原因有二:
其一,项羽本身是贵族,接受的是贵族教育。虽说那个时候的楚国贵族已经没落地不成样子了,但起码的贵族精神还是有的。战场上打败对手,讲究的是堂堂正正。
其二,项羽根本没必要耍阴招,因为刘项之间的实力差距摆在那里。项羽当时有四十万大军,刘邦不过十万人马。项羽实力是刘邦的四倍,他没有必要通过请客吃饭的方式弄死刘邦,给自己留下污名。
而且退一步说,这时候就算项羽邀请刘邦来赴宴,刘邦也不见得真敢去啊。
所以,从以上材料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刘邦比项羽早一步夺下关中,并不是项羽办鸿门宴的直接原因,这只是让项羽起了进攻刘邦军队的想法。
刘项那么项羽办鸿门宴的直接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是项羽的叔父项伯的一番运作。
当时项羽打算进攻刘邦军队,亚父范增表示赞成。按照项羽的能力和实力,刘邦一伙是必败无疑。所以就有了项伯连夜赶到刘邦军营,劝告张良早日逃走的事情。
项伯来找张良,原本是想给张良一条生路,结果反倒是解救了刘邦,害惨了项羽。
项伯项伯把项羽要进攻刘邦的事情告诉了张良之后,张良转头就告诉了刘邦。刘邦大惊失色,马上决定“收买”项伯,求得一线生机。
刘邦是怎么收买项伯的呢?很简单,他和项伯结成了儿女亲家。试想一下,二人的子女互相结为婚姻,当然是希望对方越混越好。这样一来,项伯就站到了刘邦一方的阵营。(也许在项伯看来,是刘邦站到了他这一边)
然后刘邦向项伯示弱,说自己完全服从项王,不敢有任何叛逆行为,并请求项伯到项羽面前为自己说说好话。
项伯答应了,但是他要求刘邦亲自向项羽道歉。随后项伯回去把刘邦的话转告给了项羽,还“建议”他好好对待刘邦。项羽答应了。
刘邦到了第二天,刘邦就亲自来到项军所在地鸿门,面见项羽谢罪。
到这儿,项羽办鸿门宴的直接原因就清楚了。原本第二天打算进攻刘邦军队,但却没有依计行动。反而是刘邦主动来找项羽。
这是为什么?因为项伯在刘邦和项羽之间做了中间人,起到了润滑的作用。他先是要求刘邦主动向项羽谢罪,然后又说服了项羽不要进攻刘邦,并说刘邦会来向他谢罪。
这一来一去的,二人自然打不起来。再说项羽要进攻刘邦的初衷本就是要夺下关中,既然听项伯说刘邦愿意献出关中,那还打什么打、杀什么杀?不如坐等刘邦前来谢罪,送上关中。
项伯所以项羽举办鸿门宴的直接原因就在于项伯。
为什么项伯能左右项羽对刘邦的态度呢?
这是因为项伯是项羽的长辈,是他最小的叔父。项羽自小就被叔父项梁带大,项梁死后,就剩下项伯这一位叔父了。这样一个角色,在项羽心中就是等同于父亲一样的存在,项羽不可能不考虑项伯的意见。
而且从后面的事情,也可以看出项伯在项羽心中的地位是很高的,说话是很管用的。如果项伯说话不管用,项羽大可以在刘邦来到鸿门那一刻就把他杀了。
但是他没有立即杀死刘邦,说明项伯对项羽说的话已经起到了作用。换句话说,项伯在说服项羽之后,项羽就放弃了要弄死刘邦的打算了。
所以,这场鸿门宴本就不是什么杀刘宴,仅仅只是一场刘邦谢罪,项羽受理的宴会而已。至于什么杀机四伏,不过是范增一人干着急,想要做掉刘邦而已。
刘邦后人读鸿门宴时,总是把注意力都放在宴会上,觉得宴会惊险,杀机四伏。殊不知项羽对刘邦的杀意,早在宴会之前就已基本消失殆尽。
鸿门宴时,刘邦对项羽极其尊敬,一和项羽碰面就表现出自己的弱小和无辜。而且在宴会的席位上,刘邦还坐了个等级最低的位置,以示项羽的尊贵。
这种情况下,项羽已经被刘邦捧得很高了,再想下来就难了,自然也就不好再动手杀刘邦。刘邦也正是利用了项羽高高在上的心理特点,把自己放得很卑贱,让项羽看不起自己,不屑于杀自己。
如此一来,刘邦保住了性命,项羽却犯下了这个致命的错误。所以,项羽之所以没在鸿门宴上杀死刘邦,不是因为他妇人之仁,而是因为他相信了叔父项伯的话,主动放弃了杀死刘邦。
项羽总结一下这场鸿门宴,我们可以得出三个结论:
1.在绝对的力量面前,示弱是一个不错的保全自己的方法。正如刘邦,要真跟项羽打,铁定输。还不如示弱,麻痹项羽,把他的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出去,给自己争取一线生机。
2.成事总在事情发生之前。想要成事,必须在事情发生之前就开始做准备,开始运作。事到临头,再做计较,往往已经来不及了。
3.永远要警惕你身边最亲近、最信任的那个人,如果他的立场跟你不一致,很有可能会对你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正如项羽和项伯,项伯一句话,给项羽留下了一个强敌刘邦,几乎是把江山拱手让给了他。
换个角度想一想,如果你想搞定一个很难搞定的大人物,不如先去搞定他身边最亲近、最信任的人,通过这样的人来影响大人物对自己的看法。学一学刘邦,搞不定项羽的时候,可以搞定他的叔父项伯。
史记以上是我读《史记》时的一些思考,欢迎大家指正。
在我看来《史记》确实是一本集历史与智慧的书,它通过一个个历史故事,展现了人性和权谋。
《史记》作为二十四史之首,它的文学性非常高,多年来,还没有哪一部文学作品能超越《史记》。
鲁迅先生评价《史记》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唐太宗李世民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史记》就可以作为我们的借鉴,带我们了解历史上的成败兴衰,揭露王朝兴替、个人荣辱背后的奥秘。
如今《史记》中有很多文章都被选入了学生课本,是学生不可不读的经典著作。
无论哪个人在读《史记》,都能从中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和知识。历史上《史记》是成功者必读书籍。
白话版史记《史记》原文是文言文版的,很多朋友觉得难理解。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一套有白话文翻译的《史记》,这套史记我自己也有,而且读了已经不下三遍。
一套共四本,原价元,先优惠价仅需36元,还包邮!相当于9元就买一本厚厚的书!非常划算!有喜欢的朋友,爱历史爱权谋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