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写的《史记》中,涉及到女性的大概有位,其中,在记述帝王的13篇《本纪》中,女性的一篇,即《吕太后本纪》;在记录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的历史事迹和重要历史人物事迹的《外戚世家》中,为薄太后、王太后、李夫人和卫子夫单独立传;其他二百多位都穿插于历史人物的描写中,有的几句话介绍所写女性的一生,有的就是一笔带过。
司马迁写《史记》时所处的正是“独尊儒术”的时代,儒家对女人的看法是“为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司马迁仍然能够记述下二百多位女性的事迹,并为历史上重要的女性人物立传,既体现了他对历史的尊重,也体现了他对女性的尊重。
除了单独立传的女性,其他的虽然是以配角的形式出场,着墨不多,却也塑造了几个个性鲜明、令人难忘的形象。
一、教会我们懂得自知之明的陈婴母亲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这么一个故事:陈婴是秦朝时东阳县的令史,是个小官员,不过在东阳当地还是有些小名望。陈胜吴广起义后,东阳人也赶时髦举起了反秦大旗,他们推选陈婴当首领,部队迅速扩大到了几万人。这时候手下人就想让陈婴再升升官——称王,对于这等好事,陈婴自然也是动心。
他的母亲跟他说:你们陈家,从你爹,你爷爷,你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就没出过什么牛逼的人物,现在突然要称王,这可不是好事情。陈婴问:娘,您说怎么办?我听娘的。老太太就告诉他:你啊,不如带着队伍跟随别人干,成功了就能封侯拜相,要是失败了,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你可以跑路隐姓埋名躲起来。
于是,陈婴就没有敢称王,带着队伍投奔了项梁。
在秦末反秦起义中,那些个比较早称王的,包括称“假王”陈胜,先后掉了脑袋。
中国历史上,没有点儿身世背景造反成功的,也就只有酒肉和尚朱元璋一位,而他的谋士告诫他的是: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可见,如果你没有点儿背景,就想随随便便成功,那是被鸡汤文洗了脑。这种事儿,古代如此,现代也如此。
如果家庭出身本就普通,不要被鸡汤文蒙蔽了,以为自己就是下一位马化腾,其实,还是老老实实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儿,至于是否成功,起码,你努力了!
二、王陵母亲教导我们:人是要奉行忠义的
王陵是刘邦同乡,在秦末大起义中,王陵也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队伍占据了南阳,楚汉相争时他投奔了老乡刘邦。
项羽把王陵的母亲扣为人质,想以此要挟王陵投降,楚霸王这事儿干得有点不地道。
王陵派了人来到楚营,想接回母亲,王陵的母亲对使者说:“请为我带话给王陵:安心跟着刘邦,刘邦是有德行的人,不要因为我而对他怀有二心。”说完,抢了使者的剑自刎而死!
王陵在汉朝建立后,官至右丞相。
三、聂政的姐姐告诉我们:做人应该守信义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鲁国相国侠累被刺杀了,刺客也被包围,在杀死了几十名卫士后看无法脱身,刺客自杀,而且自杀前自毁容貌。
鲁国为了查出刺客是谁,好顺藤摸瓜找到他的亲人后幕后主使,就将尸体仍在集市上让人辨认。这时候一位女子看到了刺客尸体,高喊:这是我的弟弟聂政啊!她说,我们家比较穷,有人(其实叫严仲子)就一直照顾我们,给了很多钱让我们奉养母亲。后来母亲去世了,我也出嫁了,聂政守孝期满,就去问严仲子要刺杀的人是谁。他先前不去是因为老母还在,而且姐姐尚未出嫁,现在牵挂没有了,他就去报恩,这是士为知己者死的勇士行为。知道没法脱身,毁掉面容,就是不想连累我,不想连累他的知己。我不能因为怕受牵连而让我兄弟的英名被埋没。
后来,聂政的姐姐因悲伤过度而去世。
人贵有自知之明,而且,人生天地之间,当守信义,忠人事,这是华夏先民们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而这些,正是野蛮落后的白皮们欠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