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历史学家。字诚之,江苏武进(今常州)人。曾任上海光华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95年起,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毕生专心致力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工作,亦涉及文学、经学、文字学、文化思想、民族学等多个领域。92年出版《白话本国史》四册,是较早的一部系统的中国通史,在当时史学界发挥一定影响,后又有《吕著中国通史》两册。上世纪30年代末始,从事断代史研究,先后出版《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等。另著有《中国民族史》《史通评》《燕石札记》等书。毕生勤于写读史札记,着重综合研究,讲究融会贯通,著有《吕思勉读史札记》。
历史是维新的证佐,不是守旧的护符
刘迪丨文
吕思勉是二十世纪的史学名家,与陈寅恪、陈垣、钱穆一起,被著名历史学家严耕望举为“中国史学四大家”。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张耕华教授曾比较陈寅恪和吕思勉史学风格的相异之处,谓“陈寅恪的史著蕴含着一种惋时抚事的感伤和深沉悲凉的情怀”,而“吕思勉的史著常带有一种强烈的乐观主义”。(《历史哲学引论》,复旦大学出版社,88页)与绝大多数学者不同,吕思勉是自学成才,所谓“生平并无师承,皆读书而自之”。他平心静气,埋头枯守,熟读二十四史,留下身后文字近千万言。顾颉刚在闻知吕思勉逝世后,于日记中留下了这样一行文字:“全国中精熟全史者唯此一人。”严耕望曾评价吕思勉:“无道学气,也无领导社会的使命感。”张耕华继之曰:“虽无领导社会的使命感,却有强烈的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心。”而吕思勉自己曾言:“历史是维新的证佐,不是守旧的护符。惟知道历史,才会知道应走的道路,才知道自己所处的地位,所当尽的责任。”
《白话本国史》为通史写作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光绪十年甲申二月初一(年2月27日),吕思勉生于江苏常州十子街。“予生于中法战争之时,至甲午中日战争,年十岁”“家世读书仕宦,至予已数百年矣”。(《吕思勉论学丛稿》)治史一辈子,聊起自己儿时那些事情,史学家的叙述中也充满了家国情怀。“少时尚无公私立学校,十五后稍有之,然时视外国文及技术,均不甚重;故生平未入学校”(同上)。据吕思勉自述,十二岁以前皆延师于家,而后师于其父,“予母及姊。皆通文墨,亦相助为理”(同上)。23岁时,吕思勉已遍读二十四史,并做了大量札记,为日后为学生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也就此明确了治史之前途。此后,吕思勉辗转于常州、苏州、上海、沈阳等地,教授国文。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早年入读常州府中学堂,就曾受业于吕思勉。“不修边幅,上堂后,尽在讲台上来往行走,口中娓娓不断,但绝无一言半句闲言旁句羼入,而时有鸿义创论。同学争相推敬”,这便是定格在钱穆脑海中先师的模样。彼时,吕思勉大致25岁的样子。而后,吕思勉先后在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做过编辑,期间丝毫未曾怠慢史学研究的工作,终于在年岁末完成《白话本国史》的写作。
推荐阅读
(《吕思勉白话中国史》全5册)
↓长按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