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创历法的启示从一开始,坚持不懈,是取

一、万年创历法传说相传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荫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拜见国君,对他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大悦,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让他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来测试历法。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的研究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的时候,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祖乙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经成功,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从那以后,人们会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也是为了纪念他,人们把初一定为“年”。二、万年创历法传说的启示1、恒心。万年创历法的过程,是不懈努力的过程。一年又一年,他不知疲倦地观察着日出日落、草木枯荣,去钻研其中的规律。当他把太阳历呈献给国君时,已经是满面银须。年复一年的风霜雨雪,见证了他坚定的恒心。纵然岁月更迭,时光变迁,他的初衷并没有丝毫改变,他的恒心与努力让他终获成功之果。2、心怀天下,担当重任。历法不明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万年数十年如一日,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的太阳历为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倘若万年没有造福人类、心怀天下的情怀,他不会坚持下来。正是因为他心怀天下,勇担重任,才做出了超越时间和历史的不朽功绩。3、铭记前行者。国君祖乙为纪念万年的功绩,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百姓为了纪念万年,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把初一定为“年”。在历史长河中,有很多人都在追求不朽:秦始皇曾海外求仙,唐太宗曾服食丹药,他们都想在时空中成为永恒。但他们却不知道,真正的长生是像万年一们,永远存活在人们心中,让人们世世代代铭记他的功绩。许多人不都是依靠坚持而取得胜利的吗?万年创历法需要观察无数次日出日落、草木枯荣,才能从中发现规律。他靠的是什么?正是坚持不懈。司马迁在遭受腐刑后,发奋继续编写《史记》并且最终完成了这部光辉著作。他靠的是什么?同样是坚持不懈。倘若他们禁受不住时间的考验,半途而废,或者被挫折打倒,那么现在我们就再也看不到他们的巨大成就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一成语告诉人们,恒心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人生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探求真理的长河中有无数的礁石,险滩,只有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才能登上高峰。正如俗语所说:“吃尽苦中苦,方知甜中甜”。事业的成功,需要付出漫长的岁月和超乎寻常的代价。如果没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就不可能获得成功,也不可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0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