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史记秦本纪秦惠文王与张仪好

自媒体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ommoo.com/news/20211008/115954.html

内容涉及原著卷目:秦本纪张仪列传

张仪做了秦国相国之后,在头七个年头,和秦惠文王磨合得很不错,比如拥立秦惠文王做王(以前其实秦国的都叫什么公,比如秦惠文王的父亲秦孝公);带兵攻取陕县,代表秦国与齐国和楚国会盟。经过这些年的配合,他成了秦惠文王的忠实追随者。

那么有了这份信任之后,秦惠文王就和张仪开始谋划怎么深入地和东方六国打交道。我们上一节讲了,策略里有一条叫有先有后。那么以哪个国家为切入点呢,他们选择了魏国。

为什么魏国是切入点呢,我们分析一下。

秦国在东边的邻居,接壤的有四个国家,从北向南分别是赵、魏、韩、楚。不接壤的是燕国和齐国。不接壤的不作为优先考虑,因为首先得稳住周边邻国,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那么接壤的四国,我们用排除法。

赵国不能第一个,因为赵国抗秦最坚决。

韩国不能作为第一个,因为韩国太小,我们说有先有后,要让前一个被搞定的国家成为下一个被搞定的国家的样板,起到示范效应,韩国分量不够。

楚国也不行,它虽然是大国,但是向来被东方其他五国看不起,认为是南方蛮夷,跟它结交,对于东方五国来讲,相当于两个蛮夷成了好朋友,会被认为是狼狈为奸。

那就剩魏国了。魏国也确实合适,原因有几个。

第一、我们上一讲说了,经过张仪一番操作,魏王对秦国有好感。

第二、魏国之前和秦国打仗打出阴影了,基本没赢过,所以谈起来也好谈。

第三、魏国除了不跟燕国接壤,和其他五国都接壤,搞定它,之后再去搞定谁可以灵活选择。

那怎么搞定魏国呢。前面我们说了,秦惠文王和张仪建立了很深的信任关系,张仪是秦惠文王的忠实跟随者。所以商量了这样一个办法,那就是派张仪去魏国当相国。可能有人问了,他说想当就当吗?因为张仪那时候名气很大了,你想,在秦国都能当相国的人,魏国还能不重用吗?这就像人跳槽,在大公司当过高管,却业绩不如这个公司的平台应聘高管,还能不成吗?

于是张仪顺利成为魏国相国。张仪一共游说了三次,和秦惠文王配合得很默契,前两次虽然游说不成,但是军事上都有成果,到了第三次,最终取得了外交成功。咱们看看这三次,张仪和秦惠文王是怎么配合唱双簧的。

第一次,张仪游说魏襄王,让他归顺秦国,魏襄王拒绝了。然后秦惠文王就派兵攻取了魏国的曲沃和平周。

第二次,等到魏襄王死后,张仪又游说他的儿子魏哀王,结果魏哀王也拒绝了。结果秦惠文王再次出兵攻打魏国,又把魏国揍了一次。

第三次,改变了策略,之前都是先外交动嘴,然后军事动手。这次先军事施压,趁着齐国和魏国打仗,秦惠文王也来凑热闹,斩杀了八万魏军。在这种情况下,张仪再次游说魏王。其实我觉得,这一次张仪压力最大。这么有利的军事态势之下,再不能拿下,就有失水准了。

这次张仪的确没有让秦惠文王失望,忽悠成功了。他都说了什么呢,有这么几条:

第一、分析魏国情况:

一方面,实力有限。魏国眼下已经不算大国,国土和军队都不多。

另一方面,地理位置不好。和五国接壤,而且一马平川,跟五个国家接壤,地势上还都是平原,容易腹背受敌,很难防守。

第二、分析六国合纵。这种联盟很脆弱,说散就散,没有安全感。亲兄弟还会翻脸,何况是国与国之间。

第三、分析秦国的作用。

如果秦国和你魏国翻脸,你很危险,别的国家也救不了你。相反,如果你做了秦国小弟,那就没人敢欺负你。

而且秦国最想针对的是楚国。如果你跟秦关系好,之后去打楚国,抢它的地盘,秦国会支持你。

这三方面的分析,先说内因,再说外因,然后再分析可变因素,而且符合我们上节说的,对待不强不弱的国家,连哄带吓的策略。非常精彩,教科书般的逻辑,大家有空可以看看原文。

经过这段有理有据的游说,魏国终于做了秦国小弟。张仪首站取得了成功。

在魏国开了个好头,第二站轮到哪个国家呢?请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55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