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先生将史记与屈原的《离骚》相媲美,评价之高可见一般。不过今天要讲的不是《史记》,而是完成《史记》的名学大家——司马迁。图1司马迁,西汉时期太史令,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曾因为帮败将李陵求情而被汉武帝施以宫刑,身残而志不屈,穷尽一生之功,终于完成堪称万世不朽的伟大作品——《史记》,今天让我们走进司马迁的人生,感受那不一样的文臣巨匠风采早年耕读,游学天下司马迁出生于西汉景帝、武帝年间,具体出生时间史料中并没有准确的记载,只知道他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地区。在司马谈没有任太史令的时候,司马迁是一直跟着父亲读书习字的,司马迁天赋异禀,十岁的时候就可以诵读《尚书》、《左传》等晦涩难懂的古人书籍,司马谈对这个儿子也是十分喜爱。后来汉武帝刘彻即位,司马谈被诏到都城长安,任命他为太史令。父亲离家之后,司马迁仍局龙门,每天耕读放牧,日子过得简单而悠闲。随着年龄逐渐增长,司马迁离开了龙门故乡,找到身在长安的父亲。这时候的司马迁学文学识已经储备了不好,司马谈便想让他出去历练一下,所以在司马迁二十岁的时候,司马谈派他去游遍汉朝的名山大川,并搜集传闻故事和已经失落的遗闻古谈。图2司马迁遵从父亲的指示,从长安出发向东南方向行进,往南到襄阳渡江陵,顺着着现在的沅江到达湘西境内,然后转而向东南方向到九疑后又向北抵达长沙。到达长沙后,司马迁来到汨罗江凭吊屈原,然后穿过洞庭湖,离开长江顺流往东,到达庐山,观看大禹治水时候疏通九江的遗址后,辗转来到江浙的钱塘湖。后登上过会稽山,到过大禹休息过的禹穴,游过姑苏(今江苏苏州),览过太湖,后又到达齐鲁地区(今山东地区),沐浴孔夫子留下的文化遗风。离开齐鲁,司马迁又来到秦汉时期历史英雄的故乡,感叹着楚汉相争战场上残留的点点血腥,然后又游历了一些地方,经过今天的河南开封,最后回到了长安。出使西南,受父遗命司马迁遍访名山河川之后回到长安,因为父亲司马谈时任太史令,司马迁也得以入仕,被封为郎中。图3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年),汉武帝命令驰义侯何遗平定西南诸夷,中郎将郭昌,卫广率军攻破且兰,平定南夷。夜郎国十分害怕,请求向汉朝称臣。经过此战之后,汉武帝在西南夷地设置了五个郡县,而此时司马迁正跟随着汉武帝东巡,汉武帝排他前往西南,筹划督造新郡县的建设工作。司马迁到达西南之后又平定了邛、莋、昆明,次年,司马迁回长安向汉武帝复命。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年)春,汉武帝准备在东巡返回的路上前往泰山进行封禅,原定作为制定封禅礼仪的司马谈却因病被留在了周南,不能参与封禅大典,这让原本重病的司马谈几乎走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此时,奉命出使西南的司马迁完成汉武帝交代的使命,准备立即赶到泰山参加封禅典礼,行进到洛阳的时候,见到了自己已经在弥留之际的父亲。图4重病的司马谈临终之前嘱托司马迁,他说司马家的先祖乃是周朝的太史,在上古时期就曾赫赫有名,只是后来衰落了。我不能让先祖的事业断送在我手里,我死以后,你回来继任汉朝的太史令,你一定要将我编写的论著完成。周幽王之后,王道不兴,礼崩乐坏,先贤孔夫子所整理的文献典籍和王道礼乐直到今天依旧是学者们奉为皋臬的法则。但是从鲁哀公到现在四百多年,中间诸侯混战,史书记载都中断了。现在大汉朝兴起,君主贤明,四海一统,忠臣良将比比皆是,而我作为太史却不能将这些记录下来,中断国家的历史,这让我心有不安,你一定要好好履行太史的职责,将这些历史传于后世!司马迁泪流满面,向父亲承诺一定会将其编撰的史书完成,不敢有一丝一毫的纰漏。交往贤能,完成改历司马迁因为在都城长安为官,又生逢汉武盛世,所以司马迁能够结识不少汇聚在长安的贤能之人,不过对他影响最大,当属公羊学派的董仲舒和孔子后人孔安国了。图5司马迁曾与汉朝上大夫壶遂探讨学问的时候告诉壶遂,他曾经听董仲舒说,周朝衰败以后,孔夫子到鲁国任职,但是诸侯臣子都陷害阻挠他施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孔夫子明白他的处境,便开言评判二百多年间天子诸侯的是非,作为列国天下判断是非的准则。后人纵观《史记》可以看出董仲舒的公羊学派对于司马迁的影响很大,其表现如下:首先是公羊学派主张的有道伐无道成为《史记》反对君主暴政的思想基础。其次,公羊学派主张的“大一统”思想贯穿《史记》全书,成为其主要观念。最后公羊学派中崇让,尚耻的学说成为司马迁评价《史记》历史人物好坏的主要评判标准。图6孔国安是孔夫子的后人,家中藏有当世已经失传的《古文尚书》十多篇,自己也精通古今文学,所以司马迁就曾经就《古文尚书》求教于孔安国。司马迁在撰写上古时期的历史的时候,引用了很多《古文尚书》中的典故,《史记》的完成,《古文尚书》有很大的功劳。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年),汉朝到现在建国已经年了,汉朝初立的时候,例律,法制,历法大多程曦了秦朝的典章。当时的历法采用与汉朝比较贴近的《颛顼历》,但是《颛顼历》中有很多地方与现实相异,所以司马迁等人上书汉武帝重制历法,汉武帝同意司马迁他们的请求,命令司马迁、公孙卿等人开始着手制定《汉历》。横遭变故,身受极刑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武将李陵请旨汉武帝,亲率五千步兵以寡击众袭击匈奴。汉武帝同意了,但是李陵率军行进到浚稽山的时候却遭到了匈奴的伏兵,援军久久不到,匈奴的军队却越来越多,李陵一直拼杀到耗尽最后一颗粮食,最后一支箭矢,终于撑不下去了,最终投降匈奴。图7身在长安的汉武帝得知这件事情之后,大怒,群臣也都斥责李陵,只有司马迁上奏汉武帝说李陵将军一心报效国家,他用了五千人却击杀了一万敌人,虽然战败投降,但是他的功劳可以抵消过错。再者,我觉得李陵将军并不是真心投降匈奴,他只是想活下来找机会回报国家陛下。然而司马迁此番言论随着公孙敖没有成功迎回李陵,并说李陵已经反叛汉朝的谎言而攻破,李陵全家被诛杀,而司马迁也被定罪入狱。司马迁所犯之罪按照汉律当斩,面对死亡,司马迁为义而死,虽然保全了名节,但是书还没有完成,如果现在死了,岂不是入鸿毛一般轻。在狱中的司马迁想到周文王也是被困在狱中,但是却完成了《周易》的推演,孔夫子在困境中创作出了《春秋》,屈原被流放之后才有《离骚》传世,古来圣贤大多都是在困境中完成了传世大作。想到这些,司马迁终于决定用腐刑换自己存命。之后,司马迁背负着父亲的遗志,在屈辱中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史记》完书,惊叹世人司马迁完成《史记》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发表出去,他考虑到史记中有些东西可能会遭到当时皇家的批判,最后被汉武帝销毁,所以暂时藏了起来。图8司马迁育有一女,后来嫁给了杨敞,后来司马迁的女儿为杨敞生了两个儿子,杨忠和杨恽,杨恽从小聪明好学,所以他的母亲也经常把珍藏的父亲著作《史记》拿给杨恽,杨恽非常喜爱这部书,一字一字的仔细把书中的内容读完。汉宣帝时期,杨恽被封为平通侯,当时政治清明,杨恽想到此时正是他外祖父司马迁这部巨著面见世人的时候了,于是上书皇帝把《史记》献出,公诸于世,从此之后,天下所有人都可以读到这部伟大的历史典籍了!结语:司马迁之人堪称一代历史伟人,他和父亲司马谈倾尽一生之力创造出的《史记》直到现在都被我们所熟知,同时也为众多历史学家提供了详尽的史料记载。图9央视有一档文化节目叫做《典籍里的中国》,其中有一期便是讲述司马迁的,我也是通过这一期节目更加真切的认识了司马迁,感叹他有“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的志气,亦感叹身残志坚,不忘著书的巨匠精神。在节目中,饰演司马迁的王学圻老师曾问撒贝宁《史记》一书,当得我司马迁再活一世否?撒贝宁回道:“当得一世重生,堪称万世不朽!”司马迁和《史记》当得起这样的赞叹。参考资料:《汉书·司马迁传》《司马迁》《司马迁年谱》《史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