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学古文,这档央视最火历史人文节目做到

今天朵妈给亲们推荐一部特别学大语文必看的节目——《典籍里的中国》。

刚播出一集,豆瓣就打了9分

之前朵妈写过《有妖气!B站9.7分,学霸都在看的动画片》和《送给孩子的诗和远方,这部纪录片是学好大语文的标配》,感到大家都非常喜欢历史文化类节目,而这部《典籍里的中国》更是宝藏中的宝藏。

和其它寓教于乐的节目不同,《典籍里的中国》突出的是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源起、流转及书中的闪亮故事。

制作班底强大,神仙阵容,由央视和中国国家话剧院共同打造的,多舞台,多空间,沉浸式戏剧,古今对话的方式讲述古籍故事。

01

《典籍里的中国》请来的演员都是戏剧界的大腕,老戏骨。

演活了苏大强的倪大红,光听他念了一段《尚书》中的古文,朵妈就被征服了,尽管一句也没听懂。

大家都知道,现在中小学的语文学习中,文言文是难点更是考点。可是古代经典毕竟离我们太远,不好懂,大人都读不明白《尚书》《史记》,孩子当然学不下去。

而这个节目用生动活泼,美仑美焕,平易近人的方式再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一般普通观众和中小学生能跨过阅读门槛,走近经典,破解古籍中蕴含的文化密码。

剧中还有不少诵读经典的场面,

十分有感染力,真是孩子们耳濡目染学古文的好机会。

而剧中那些感人至深的历史故事,气壮山河的恢宏场面,从小培养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这可不就是最好的无痛学古文之道吗?

比如第三集《史记》,我们都知道它是太史公司马迁所著,原名《太史公书》,开了记传体先河。

这些干巴巴的知识点,咱们当年都学过背过,但考完就忘,还是不知道到底什么是《史记》。

这档节目就是把《史记》给你演了一遍,一个个展现出了《史记》里的人物群像,也呈现了从上古时代的黄帝到汉武帝约三千年的历史。

《史记》第一篇的《五帝本纪》中的第一个人物黄帝。

黄帝,本姓公孙,名轩辕。

为平定战乱,征伐诸侯,他一生奔忙,统一了上古中原部落,是一位抚万民,度四方的万世楷模。

秦世皇,战国纷争统一天下,车同轨,书同文,

司马迁笔下的秦始皇,功过分明。始皇帝赢政,奠定了华夏文明的大一统的格局。但秦朝暴政,二世而亡。

《史记陈涉世家》里的人物,就是我们熟悉的,陈胜吴广起义中的陈胜。

“王侯相将宁有种乎”,这句话几乎是每个中国人的信仰,就出自《史记陈涉世家》,两千年过去了,它依然令人热血沸腾。

所以说《史记》是为平民义举立传,把人民当英雄,这是司马迁的史学创造。天下亡秦始于陈胜发难,记述人民英雄始于司马迁的《史记》。

廉颇与蔺相如列传,廉颇负荆请罪,蔺相如以国家大义为先,先国家而后私仇成为千古佳话,中国美德。

张骞为联合诸国抗击匈奴,出使西域不辱使命,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连通中外的丝绸之路。两千多年前,我国就已经开辟了中外交流之路。

《史记》以人物为核心,通贯古今,记录了无数精彩鲜活的中国故事。

《典籍里的中国》通过一个个史记人物群像,把这部“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理”的历史巨著,在我们面前一篇篇打开,让大众也能感受经典的力量。

看了这集等于帮我们梳理了一遍关于《史记》的背景知识,经典一下变得不再陌生高冷,一个个英雄人物和鲜活的故事,让我们对这部巨著发生了兴趣,这时候孩子再去读原文非旦不痛苦,还很有乐趣。

02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集特别精彩,它用时空对话,古今同台的方式介绍了一部最重要的典籍《尚书》。

《尚书》也是一部史书,它记载了中华民族上古时期,从尧、舜、禹,到夏、商、周的重要文献。

《尚书》的文字虽然艰深,令人望而生畏,但是也有我们现在还经常用到的至理名言。比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尚书尧典》的开篇词。

还有大禹治水的故事,华夏九州大一统这个概念,也是《尚书》中记载的。所以说,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和古代经典有最深切的联系。

关于《尚书》最感人的故事就是伏生护书。

伏生生于战国时代,是个读书人,自幼熟读《尚书》,长大后因学识渊博后被封为秦国博士。

可是秦亡了后,楚汉相争,“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尚书》也被毁了,全天下只有伏生家藏有一部。

伏生一家舍命护书,冒死将这部《尚书》运回山东老家,途中遇到劫匪,伏生的爱子为了给后人留下这部传世经典,死于途中。

书一直藏在伏生山东故宅的墙壁内,直到二十多年后,才重见天日,可是因为朽坏,只剩下了28篇。

更要命的是,这部对中华民族至关紧要的书,竟然只有伏生一人懂得,而且他已经是九十多岁的老人了!

因为护书失去了儿子、妻子的伏生,晚年开始传书,给后人讲解《尚书》,将文明的薪火还于天下。如果没有伏生,就没有我们今天看到的《尚书》。

因此后世赞他: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

伏生的故事令人热泪盈眶,是什么给了他力量,舍生忘死,至死不渝。

借剧中的话,伏生做的事是“传千年之经义,燃万古之明灯。让后世读典籍而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换句话说,这是一件对国家对民族对个人都非同凡响的大事。经典著作中不仅有文化密码,也有人生密码,更有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剧中伏生问穿越到古代的撒贝宁:两千多年后,你们还读书吗?

同问。

在五光十色,娱乐遍地的当代社会,在各种价值观争论不休,纷纷扰扰的思想大潮中,如果说有什么是恒定不变的,那就是读书。

不管在什么样的时代,何种价值观下,好好读书,求知上进,都是正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5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