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的智谋
——围魏救赵
朗诵者:何媛
公元前年,魏国大举进攻赵国,孙膑一展才学的前奏开始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围魏救赵大戏开场了。
战国时期,七个国力比较强的大国,其中魏、赵、齐、韩四国都在中原地区,地理位置的原因使他们经常是你争我夺,互不相让。而且,盟友关系还不固定,今天你和我结盟打他,明我和他结盟回过头来打你,都是从本国的利益考虑行事。公元前年,赵国在齐国的支持下,迫使臣服于魏的卫国向赵国屈服。魏国当然咽不下这口恶气,就派名将庞涓统兵八万攻卫伐赵,一路进展顺利,围困了赵国的首都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赵本是盟友,而且,赵国向魏挑战又是在齐的怂恿下进行的,齐国当然不能不管了,答应派兵增援。但是,却以兵力的部署需要时间为由,直拖到第二年才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领兵去援救赵国。(齐国的本意是等魏国的实力消耗差不多了,以最小的代价捞取最大的果实,至于牺牲赵国的利益是不管的。)
田忌的意见是率领大军直扑邯郸,孙膑却悦:要解开一团乱麻时不能生拉硬拽,想劝别人不要打架时不能也去跟着打。现在魏国长期攻打赵国,精税锐部队必然都在国外参加战斗,留在魏国境内守护的只能是些老弱残兵。如果我们率领军队直接攻打魏国的首都,那么魏国国君必然心里发慌,一定会命令攻打赵国的军队回国救援。这样,我们既能解了赵国的围,还可以找机会在他们回兵的途中伏击魏国的疲惫之师。军事天才与常人的区别就在于,他们深谋远虑,走一步看十步,行事每每在敌人的预料之外而又能牵着对方的鼻子走。好在田忌对孙膑是极为信任的,军师说怎么做就怎么做。
于是,齐军以一小部分兵力南下,围攻魏国首都大梁,东南的小城襄陵,显示齐军已经攻打魏国了,坚定赵国抗魏的决心;主力则进至大梁东面的军事重镇平陵附近。由于魏国在平陵防守坚固,庞涓认为,齐军不过如此,不足为虑,继续在邯郸加紧攻打,想攻下邯郸,彻底打败赵国后,再回过头来对付齐军。
其实,孙膑是一直不动声色,等待最佳时机。他知道魏军的实力虽大,只有设奇谋才能一举将其击垮。
等到庞涓竭尽全力攻克了邯郸后,孙膑对田忌说:好戏开始了,下面该看我们的了。立即下令,挥师西进,直捣大梁。在齐军凌厉攻势下,魏惠王害怕了,急令庞涓迅速回师。魏军刚刚经过长期的围城战和多场恶战,军队已是十分疲惫,但君王的性命攸关,国都的安危高于一切,只能不顾久战的疲劳和损伤了,来不及休整和准备,便急匆匆地率领魏军主力,日夜兼程地火速回救大梁。
得知庞涓已带兵回援的消息后,孙膑一方面继续以小部分兵力攻打大梁;另一方面,却悄悄地把主力拉到了魏军回师的必经之地桂陵,准备在这里出其不意得伏击。庞涓就这样走入了齐军已经张好的口袋,一方是以逸待劳、准备充分,一方是兵疲马乏、仓促应战,战斗的结果可想而知。魏军主力全部被歼,庞涓只带着少数随从,逃回大梁,攻赵的成果化为轻烟。
孙膑运用智慧,避实击虚、攻其必救,不仅成功地挽救了赵国,而且又痛击了魏军。这次战役中剑创造的“围魂救赵”战法,成为此后两千多年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
后来,时间又过去了十多年,魏国从桂陵之败中逐渐恢复过来,于公元前34年以太子申为统帅、庞涓为大将出兵十万进攻韩国。第二年,田忌和孙膑领兵救韩,仍是采取上次的战法,直接进攻大梁,迫使魏军回兵来救。庞涓吸取上次的教训,不在韩国境内纠缠,急速撤兵。直奔齐军而去,决心一雪前耻。孙膑主动示弱,假装怯战,向后退却,并采用逐日减灶之法迷惑庞涓。庞涓在后紧追,追了三天,看齐军宿营地的炉灶已少了大半,认定齐军逃亡减员严重,就舍弃步兵,只带轻车锐骑猛追,一心要活捉孙膑。却不知孙膑已在前方的马陵给他设好了包围圈,魏军进入伏击地域后,齐军万箭齐发,庞涓智穷兵败,自杀而死,结束了他与孙膑之间的恩恩怨怨。接着,孙膑又指挥齐军乘胜进兵,全歼十万魏军,并活捉了魏军统帅太子申。
经过这两次大战,魏国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东征西讨,齐国则是声威大振,威服诸侯。
完
编辑:李萍
审核:伏晓军
点击收藏
不迷路!
半亩塘读书会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