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帝作为上古时代的三皇五帝之一,一直以来在知人善任上为后世所称道,是知人善任的典范,对下属的判断和选择精准,您知道吗?
一、《史记》中的记载原文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中司马迁记载:“尧曰:“谁可顺此事?”放齐曰:“嗣子丹朱开明。”尧曰:“吁!顽凶,不用。”尧又曰:“谁可者?”谨兜曰:“共工旁聚布功,可用。”尧曰:“共工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尧又曰:“嗟,四岳,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皆曰鲧可。尧曰:“鲧负命毁族,不可。”岳曰:“异哉,试不可用而已。”尧于是听岳用鲧。九岁,功用不成。”
二、《史记》中的注释集解
这是《史记》上面关于尧帝知人善任的记载,那么是什么意思呢?《史记》中言将登用之嗣位也。孔安国曰:“放齐,臣名。”放音方往反。郑玄云:“帝尧胤嗣之子,名曰丹朱,开明也。”案:开,解而达也。《帝王纪》云:“尧娶散宜氏女,曰女皇,生丹朱。”汲冢纪年云:“后稷放帝子丹朱。”范汪荆州记云:“丹水县在丹川,尧子朱之所封也。”《括地志》云:“丹水故城在邓州内乡县西南百三十里。丹水故为县。”孔安国曰:“吁,疑怪之辞。”《左传》云:“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心不则德义之经为顽。”凶,讼也。言丹朱心既顽嚚,又好争讼,不可用之。孔安国曰:“谁兜,臣名。”郑玄曰:“共工,水官名。”兜音斗侯反。漫音莫干反。共工善为言语,用意邪僻也。似于恭敬,罪恶漫天,不可用也。
《史记》中郑玄曰:“四岳,四时官,主方岳之事。”嗟叹鸿水,问四岳谁能理也。孔安国云:“四岳,即上羲和四子也。分掌四岳之诸侯,故称焉。”孔安国曰:“怀,包,襄,上也。”汤音商,今读如字。荡荡,广平之貌。言水奔突有所涤除,地上之物为水漂流荡荡然。案;怀,藏,也裹之义,故怀为包。释言以襄为驾,驾乘牛马皆在上也。言水襄上乘陵,浩浩盛大,势若漫天。
《史记》的马融曰:“鲧,臣名,禹父。”负音佩,依字通。负,违也。族,类也。解性很庚,违负教命,毁败善类,不可用也。诗云“贪人败类”也。异音異。孔安国云:“异,已;已,退也。言馀人尽已,唯鲧可试,无成乃退。”尔雅释天云:“载,岁也。夏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李巡云:“各自纪事,示不相袭也。”孙炎云:“岁,取岁星行一次也。祀,取四时祭祀一讫也。年,取禾谷一熟也。载,取万物终更始也。载者,年之别名,故以载为年也。”案:功用不成,水害不息,故放退也。至明年得舜,乃殛之羽山,而用其子禹也。
三、《史记》中这段话是如何翻译解释的
《史记》中这段话的怎么解释呢?尧说:“谁可以治理国事?”放齐说:“嗣子丹朱通达明理。”尧说:“唉!顽劣好讼的人,不能用。”尧又说:“谁可以?”讙兜说:“共工遍揽事务,颇见成绩,可以用。”尧说:“共工巧言善辩,而用心邪僻,行似恭敬,却连天都敢欺谩,不能用。”尧又说:“啊,四方诸侯领袖,滚滚洪水漫天而来,浩浩荡荡地包围了群山,淹没了丘陵平原山地,老百姓忧心忡忡,有谁能使他去治理呢?”四人都说:“鲧可以。”尧说:“鲧这人违背命令,残害同类,不可以。”都说:“先用用看吧,真的不行再不用。”尧接受了他们的意见用了鲧,九年下来,治水的事业一点没有成绩。
综上所述,尧帝的知人善任主要是:在选择接班人问题上,他否定了共工,认为他好讲漂亮话,用心不正。又否定了自己的儿子丹朱,认为如果“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在治水问题上,下属推荐鲧,尧认为他违背天命,毁败同族,不可用。大家要求让鲧试一试,尧也同意了,最终证明尧对鲧的判断准确,鲧治水失败。最终完成治水大业的是鲧伟大的儿子禹。
以上分析,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我是有趣的天空c,一个爱好历史的小科员,一个沉迷于扯淡的大头兵。喜欢我,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