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继续读《鸿门宴》。
连续读到几个“因”字,发现这个字挺不简单,特辨析之。
“因”这个虚词,可作副词、介词和连词。当作介词“趁”和“乘”时,很容易被看作是动词。
一、“因”作介词“趁”、“乘”
《鸿门宴》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课本注“因言曰”的“因”为“趁着(机会)”。
教师参考书把这一段译为: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去,回到军营中,详细地把刘邦的话告诉了项羽。趁机说:“沛公不先攻破关中,您怎么敢进关来呢?现在人家有了大功,却要攻打他,这是不讲信义。不如趁机好好对待他。”项王答应了。
检索“因言曰”,可以看到《史记》中有很多“因言曰”,看来司马迁比较喜欢用这个词。如下:
《史记秦始皇本纪》有: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hào)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
《史记张周赵任申屠传》有:是时嘉入朝,而通居上旁,有怠慢之礼,嘉奏事毕,因言曰:“陛下幸爱群臣则富贵之,至于朝廷之礼,不可以不肃!”
《史记张丞相列传》有:丞相奏事毕,因言曰:“陛下爱幸臣,则富贵之;至于朝廷之礼,不可以不肃!”上曰:“君勿言,吾私之。”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有:已报使,因言曰:“魏有张禄先生,天下辩士也。曰‘秦王之国危于累卵,得臣则安。然不可以书传也’。臣故载来。”秦王弗信,使舍食草具。
通考上述所有“因言曰”,可知课文所注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注为“因(之)言曰”,即“(项伯)趁(这个机会)说道”可能更好。其中,“言”和“曰”应视作同义连文。
同理,“不如因善遇之”,即“不如因(之)善遇之”,可译为“不如借(这个机会)好好地对待他。”
因此,“因”之所以翻译成“趁机”,完全是因为省略了后面的“之”字,是“趁(机)”或“乘(机)”,而不是“因”本身有“趁机”或“乘机”的意思。
需要注意的是,“趁机”和“乘机”是动宾词组,意思是“利用机会”,而“趁这个机会”应该理解为介宾词组。
有趣的是,在《汉书高帝纪》中,原文却为:项伯还,具以沛公言告羽,因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兵,公巨能入乎?且人有大功,击之不祥,不如因善之。”羽许诺。
此句中的“因曰”的“因”,明显是连词“于是”、“就”。大概班固更严谨一些,所以直接就用“因曰”了。
以下两段中的“因”,仍是作介词“趁”、“乘”讲。
《鸿门宴》原文: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补充省略应该是“因(之)击沛公于坐”,可译为“借(这个机会)把沛公杀死在座位上。”
《鸿门宴》原文: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补充省略应该是“因(之)招樊哙出”,可译为“趁(这个空当)招呼樊哙出来。”
二、“因”作副词“就”
《鸿门宴》原文: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此句中的“因”为副词,可译为“就”、“便”等,不能认为是连词“就”,可译为“项王当天便留刘邦和他饮酒。”
三、“因”用法同“以”,相当于“用”、“拿”、“把”等
《史记高祖本纪》中有一句是: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可译为“酒宴将要结束时,吕公用眼睛(示意)坚决挽留刘邦。”
上述几种用法,比较晦涩的“因”字用法,就是介词“趁”、“乘”。有些词典,比如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P就直接把义项写作“趁”、“趁机”,而现代文的“趁机”是动宾词组“利用机会”的意思,与“因(之)”是不同的。
“趁机”和“因(之)”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一则我们容易把“趁机”当作动宾词组,二则“因(之)”的“之”并不一定就是“机会”,也可能是“趁(这个空当)”、“趁(这个时间)”、“趁(这个便利)”等等,省略的“之”字到底译作什么,完全取决于上文,而不能一概都译作“趁机”。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