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特殊的表现,一下子作出惊人的事情(《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年版)。“一鸣惊人”的典故有多个出处,常见的有两个:一是《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另一处是《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一个成语多种出处,类似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哪个出处更准确呢?先来看看不同的版本。
“一鸣惊人”的故事最早出现在《韩非子·喻老》篇中: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大意是说,楚庄王临朝执政三年,没有发布命令,也没有什么执行什么政事。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子释之,不谷知之矣。”由此可知,被谏者为楚庄王,进谏者为右司马,右司马为官职,具体是谁文中没有交待说明。
在《史记·滑稽列传》中,“一鸣惊人”的故事又有另外的版本。
齐桓公十八年(公元前年),齐威王继位。当时,田齐取代姜齐已经近三十年,但这三十年间,齐国国力较弱,刚继位的齐威王却不理国政,沉湎女乐,一时间,诸侯并侵,国人不治,国内形势日渐严峻。群臣不了解这位新君的秉性,不敢进言劝谏。
在内忧外患之际,淳于髡(kūn)不顾个人的安危,挺身而出,用自己擅长的“隐语”讽谏齐王。“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故事是说,淳于髡问齐威王:“大王,国中有大鸟,栖息在大殿之上,三年不飞不鸣,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齐威王其实胸有大志,只是暂时消沉,淳于髡的讽谏一下子点醒了他,也用“隐语”回答道:“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所谓“隐语”是以旁敲侧击的方式对君主尊长进行劝谏,不把本意直接说出来,而借用暗示的方式。
齐威王听从淳于髡的劝告,自此停止了通宵达旦的宴饮作乐,将更多的精力用到处理朝政上,在不长的时间里,使府库充实,国力强盛,齐国大治,成为战国时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
有意思的是,在同一本书中,还有关于“一鸣惊人”的记载。《史记·楚世家》中这样写:“有鸟在于阜,三年不蜚不鸣,是何鸟也?”庄王曰:“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举退矣,吾知之矣。”现行小学课本中“一鸣惊人”的成语典故采取的就是这种说法,被谏者为楚庄王,进谏者为伍举。
不过,在《史记·滑稽列传》中被谏者为齐威王,进谏者为淳于髡,与《楚世家》提到的人物不一致。同一本书的不同两篇文章,进谏者和被谏者都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意同人不同的情况。在《史记》中,类似这种情况还有不少。
查阅资料发现,除以上三处外,《吕氏春秋》《新序》也有“一鸣惊人”故事的记载,被谏者为楚庄王,而进谏者各不相同,《吕氏春秋》的进谏者为成公贾,而《新序》的进谏者为士庆。
成语“一鸣惊人”的被谏者多认为是楚庄王或齐威王,人们常把这种现象称为“语同人异”,就是内容语境相同,只是所表述的主人翁不同。从时间上看,由于《韩非子》成书较早,楚庄王比齐威王要早近年,故更多人认为这一典故,被谏者为楚庄王,进谏者为伍举。
成语“一鸣惊人”的典故言简意赅,生动形象,人们在口头语和书面语中经常引用。有学者认为,以上典籍中记载的“一鸣惊人”故事是否确有其事,值得怀疑。这个故事可能产生于春秋时期,战国时,成为一则寓言广泛流行,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出现了真名假事的写法。
笔者认为,如果探究其真实性,应该是齐威王和淳于髡的版本更符合史实,淳于髡从性格特征和做派上看更加符合进谏者的身份,而进谏后的效果也更突出。
(原标题:成语“一鸣惊人”为何有多个出处)
来源:北京晚报作者:王东志
流程编辑:u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