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仅凭一句亡秦者胡也攻打匈奴真实

美丽的黄皮肤爱心援助工程 http://m.39.net/baidianfeng/a_6756949.html

公元前年,也就是秦始皇三十二年,秦始皇派出去寻找“长生不老药”的方士卢生返回咸阳,秦始皇焦急的等待着。秦始皇原本以为卢生给他带来的消息,要么是已经找到长生不老药,要么是没有找到长生不老药,怎么想都没有想到,卢生给他带回来一句“亡秦者胡也”的谶语。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一听到这句谶语,沉思了一会儿,立刻意识到这个“胡”很有可能是北方的匈奴,因为当时的匈奴被称为“胡人”,所以当即派遣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上攻打匈奴,将匈奴驱赶出旧长城之外,同时调遣近百万民夫到秦、赵、燕旧长城之处,连接旧长城,以此来抵御匈奴南下。

“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看似是因为一句“亡秦者胡也”才征匈奴,但是仔细研究当时的天下格局就会发现,秦始皇征匈奴,修长城,与“亡秦者胡也”这句谶语只有一半的关系,还有另一半的关系是源于当时的天下格局。

秦始皇兼并六国,开创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国家,成为当时全天下最具有权势的男人,拥有的女人、宫殿、仆人数量规模是当时之最,放眼全天下没有一个男人能够与他匹敌。而且整个六国尽入彀中,六国百姓任他驱使,这个时候的秦始皇已经忘乎所以,想的已经不和秦国之前的历代先王一样兼并六国,而是想长生不老,长期地拥有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刚兼并六国没几年,秦始皇就派出大量的方士到各地寻找长生不老药,自己则忙着修仙。纵观秦始皇的一生,仿佛秦始皇对于长生不老特别的看重。有一样东西,秦始皇比长生不老还要看重,那就是他所打下的这片江山。这片江山凝聚了秦国历代先祖的心血,而且如果没有了这片江山,他长生不老又有什么用?江山是他高高在上的基础,没有了江山,别说高高在上了,估计连他眼中的那些贱民都不如。

这句“亡秦者胡也”将飘飘然的秦始皇点醒,他立刻意识到自己一直忽视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果再不重视,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战国最后期,也就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那段时间,邻近北方的赵、燕,都将心思全部用在了秦国的身上,没法再用心思去抵御或者骚扰北方的游牧民族。北方的游牧民族趁着中原王朝的注意力全部在中原,不断的发展壮大,直至统一,形成了一股足以抵抗中原王朝的力量。

形成了力量,势必要南下,这是古时候游牧民族历来的特征,当时的游牧民族也不例外。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同时,游牧民族的势力已经扩展到旧长城以内,也就是中原国家势力范围。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压根没有把北方的游牧民族放在眼里,因为这时的他已经完成了前所未有的功业,脑子特别的热,自认天下第一,认为北方的游牧民族不足一提,直至这句“亡秦者胡也”点醒了他。

游牧民族历来骁勇善战,因为他们是马背上的民族。《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士力能毌弓,尽为甲骑。”可见游牧民族有多么的尚武。

现如今没有了长城这道防线,如果游牧民族一旦积蓄力量猛烈南下,那么一定会产生难以忍受的后果,这个后果就是亡国。秦始皇绝对不想看到,也不想秦国在自己的后世手中灭亡。为了避免亡国的情况发生,秦始皇发三十万秦军北上,将匈奴驱赶出长城以外,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有的人或许会好奇秦始皇为什么不直接将匈奴歼灭,攻占匈奴的领土。其实不是秦始皇不想,而是不能。匈奴是由各个游牧民族组成,可以说他们并没有领土,北方所有的草原都是他们的领土。

草原与中原距离较远,如果一旦要与他们打长期战争,满大草原追着他们打,那么战线势必要拉得很长,这也是为什么当年朱棣五征蒙古,每一次征蒙古,单单是粮草军需都得准备上半年左右,而且最重要的是打完又无奈的跑了回来,等到他们骚扰挑衅,才再次攻打。不是朱棣不想一次性了事,而是根本了不了。

游牧民族随身携带牛、羊、马打不过就跑。古时候的战争,一个士兵平常需要3一5个士兵作为后勤,战线拉得越长,所需要的士兵越多。需要的士兵越多是小事,中原王朝是农耕民族,碰上顶尖的盛世,在人数方面绝对碾压游牧民族,但是他要是在战争的过程中突然给你来个断后,那么那可就凉凉了。

所以秦始皇包括后来的中原王朝,都只能通过修建长城,加强长城的军事用途来防止游牧民族南下。

总结

时至今日,秦始皇已经去世二千多年,秦始皇当年所修建的长城大多数也已经不复存在,现在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基本上都是明朝时期修建的,或者秦之后的王朝修建的。秦始皇征匈奴,修长城,虽然耗费了大量的民力民膏,但是功业与罪恶共同存在,苦一时,保万世之安,我们不能以此来否定秦始皇,反而应该以此来肯定秦始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4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