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竹斋北京2021秋拍雅道相传博综典洽

宋版元椠,或毁迹于硝烟战火,或消散于天灾人祸,留存至今的已属凤毛麟角,均收录于公藏。明刻本价值较高,以页论价,是受市场追捧的收藏佳品。

“十竹名斋——中国臻品艺术专场”的16件明版中,本期向藏友推荐两件罕见的明刻本:明嘉靖苏州王延喆覆宋建阳黄善夫本《史记》,洵为明代精椠第一;康生旧藏砚学名品《香雪庵美人镜》乃为孤品,且藏印累累,当珍之重之。

LOT史记一百三十卷

明嘉靖苏州王延喆覆宋建阳黄善夫本

线装12函册早期黄檗染纸

26.8×16.5cm

RMB1,,-2,,

著录:1.《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号,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年。

2.《中国书店藏珍贵古籍图录》第页,中国书店,年。

3.《中国古籍善本总目》史部、纪传第页,线装书局,年。

4.《历代珍稀版本经眼图录》第页,中国书店,年。

5.《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卷八》,清光绪甲申年长沙王氏刊本。

6.《天禄琳琅书目天禄琳琅书目后编》第-页,上海古籍出版社,年。

7.《书林清话》第页,古籍出版社,年。

是书半叶十行,行大十八字,小字双行二十三字,白口,单鱼尾,左右双边。版框高19.8公分,宽12.8公分。版心镌“史记集解”、“史记正义“、“史记目”,“史记××”及页码。王延喆刻本不仅行款、版式与黄善夫本相同,正文与注文也密合一致,“甚至每行字数与黄善本皆同,甚至各字间空格距离也完全一致”,版式字体仿刻之精,几乎可以乱真。

王士祯《池北偶谈》云:“明尚室内师王延喆,文恪少子也。其母张氏,寿宁侯鹤龄之妹,昭圣皇后同产。延喆少以椒房(皇后居处称椒房)入宫中,性奢侈。一日,有持宋椠《史记》来鬻者,索价三百金,延喆给其人曰:‘姑留此,一月后来取值。’乃鸠工就宋本摹刻,甫一月而毕,其人如期到,给之曰:‘以原书还汝。’其人不辨真持去,既而复来曰:‘此亦宋而纸差不如吾书,岂误也?’延喆大笑,告以故。因取新雕本数十部散堂上示之曰:‘君意在获三百金耳。今如数予君,且君书幻千万亿化身矣。’其人大喜过望,今所传震泽王氏刻本即此本也。”

叶德辉《书林清话》称:“因其覆刻黄善夫,行款、字体酷似原本。王本《史记》为翻刻宋本中最佳者,《史记集解》序后有‘震泽王氏刻于恩褒四世之堂’隶书双行木记,目录后有‘震泽王氏刻梓’篆文双行木记,在《史记索引》后有延喆跋。”

钱泰吉《甘泉乡人稿跋震泽王氏刻史记三则》曰:“世传《史记》明刻本以震泽王氏为最善,余求之有年,所见无刻书序跋,盖卖贾去之以宋本也。”

《嘉业堂藏书志》载刘承亁所藏王本《史记》:“王跋七行,脱烂数字,天禄琳琅所藏亦然,且为书贾割去,伪充宋本。”

《天禄琳琅书目》收录《王本史记》两种,其一云:“《史记》,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补《三皇本纪》并撰《索隐》,张守节正义。一百三十卷,前守节《正义序》,贞《索隐序》、《补史记序》,裴骃《集解序》,后贞《索隐后序》。明仿宋刊。”其二载:“此与前书同出一版,前书目录后之第三行、第四行有割去重补之痕,当是明人所记刻书年月,书贾以其形似宋版,故为割去。此书目录后无〈史记目录终〉五字。”

由于此书刻印精美,系明代翻刻宋本中之最珍品,故常为书贾割裂序跋伪充宋本。

从纸张分析,经观察判定为竹浆纸。细查各叶,纤维明显,此系竹纤维内部木质素去除不充分所致。纸张单薄,发黄严重,易脆特性,带草茎,显系生料竹浆纸。嘉靖间,普遍采用熟料法制浆技术生产竹纸;且王延喆为王鏊长子、椒房贵戚,苏州又系出版中心,印书用纸多为白棉纸或熟料法所制竹纸(此纸表面光滑)。而本拍品黄檗染色,帘纹较宽,纸面带有明显草茎,当系采用元明之际所盛行生料竹浆纸刷印。书中《史记集解》序后“震泽王氏刻于恩褒四世之堂”隶书双行木记,目录后“震泽王氏刻梓”篆文双行木记,《史记索引》后王延喆跋均为割去,或即《池北偶谈》所云王延喆摹刻初印以充宋椠蒙混书贾者。

《天禄琳琅书目》所载《史记》,收录两种,均系此版,可见当日帝王家多藏此书。

此拍品尤为难得之处,《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著录十三部,皆为白棉纸后刷印本,字迹远不如本件清晰;且有两家馆藏系残本。若此后印残卷亦入《名录》,正可证王本《史记》之宝重,洵为明代精椠第一。识者珍之。

LOT康生旧藏砚学名品

明许如兰辑香雪庵美人镜一卷砚铭一百六十八首

明刊本

线装1函2册白棉纸

28×17cm

RMB,-1,,

钤印:康生、振绮堂兵燹后考藏书、汪鱼亭藏阅书、敦本堂、宋氏杏州藏书、四美具、木斋审定、故纸堂藏书记、竭力所取识者宝之、好书到手不论钱、石木斋藏书

是书半叶八行,行十八字,白口,四周单边,全文手书上版,为明代极为稀见的砚学名著,该书卷目题《香雪庵》,次《美人镜》,版心也以《美人镜》为名,取自“文士之有砚,犹美人之有镜”。此书虽未分卷,但是分为论砚、评砚、洗砚、冢砚、砚诗赋、砚铭赞六部分。卷前有明人谢士章序。谢士章,字含之、与苏,号石渠,明朝诗人、书画家,出生于江西省宁都县,后被宁都知县陈时言收为养子,因名陈士章。万暦丙辰年()进士,与许如兰是同榜进士。历任知府、广东副使、云南临沅道右参政,著有《谢石渠先生诗集》。

许如兰,《雍正合肥县志》卷十四《人物一乡贤》载有许如兰的小传;《乾隆绍兴府志》中亦有许如兰的小传,较为详细地记载了他在光州、绍兴两地的政绩;《浙江通志》中的传记侧重记述许如兰在水利建设方面的事迹;《雍正广西通志》卷五十三《秩官明巡抚》,《中国地方志集成省志辑》影印雍正十一年刊本,南京凤凰出版社年版,第2册第页,有明确的记载许如兰出任广西巡抚的时间。据以上所述:许如兰,字湘畹,安徽合肥(今肥东县长临河)人,万暦四十四年()丙辰科进士,任光州知州,迁工部郎。因不附阉臣,出任绍兴知府。后镇守密云。转山西蒲州道,因密云民众恳留,未赴。

历任苏州巡抚、广西巡抚,官至副都御史。著有《香雪庵集》十二卷、《天然砚谱》一卷、《抚广奏议》十卷、《游衢纪略》等。但由于生前奋勇抗清,到清朝时,其著作都被清廷禁毁了,其生平几乎没人知晓。清乾隆四十年六月,时任安徽巡抚的裴宗锡将《香雪庵集》列入应毁书目而查禁,《禁书总目》中的《外省移咨应毁各种书目》、《应缴违碍书籍各种名目》均载其名。一作《香雪庵集》,另一作《香雪庵》。《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将《香雪庵》编入传奇类,另外,《香雪庵》是否为戏曲作品,也极为可疑。

许如兰小传中提及的《香雪庵诗文》一作《香雪斋诗文》。清中期著名学者杭世骏(―)在校补黄虞稷所撰的《千顷堂书目》时,在集部的别集类有如下的著录:“许如兰,《香雪斋诗文》十二卷。合肥人,巡抚广西,都御史。”近代著名版本目录学家孙殿起曾见过此诗集,并称:“《香雪斋诗文集》十二卷,明合肥许如兰撰,无刻书年月,约天启间刊,乾隆间重刊。”然而,此书刻本未见传世,仅有民国十九年铅印本许如兰《香雪庵诗集》一卷。今人庄一拂的《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载有许如兰所著的《香雪庵》,将之归为戏曲,此书原本的出现,稍可正庄书之讹。

此书藏印累累,曾为清代藏书家汪宪旧藏。汪宪(—),字千陂,号鱼亭,浙江杭州人,乾隆十年进士,官至刑部员外郎,建藏书楼名“振绮堂”“存悔斋”等,收藏古今书籍数万卷。清代诗人龚自珍作诗称:“振绮堂中万卷书,乾嘉九野有谁好。季方玉碎元方死,握手城东问蠹鱼。”其藏书印有“振绮堂兵燹后收藏书”“桐轩主人藏书印”“汪鱼亭藏阅书”等。著有《振绮堂稿》及《苔谱》六卷、《易说存悔》二卷、《说文系传考异》四卷等。

清末民国间,此书又为大收藏家李盛铎架上之物。李盛铎(—),号木斋,江西九江人,近代著名政治家、收藏家、校勘家、版本家、目录学家,历任清朝翰林院编修,京都大学堂京办、陕西巡抚等职。与叶恭绰、罗振玉、傅增湘称近代四大藏书家。有藏书楼“木犀轩”,藏书十万余卷。

建国后,该书为康生所藏,书中有其收藏印“康生”,虽被涂抹,但也依稀可见。康生出生于山东书香世家,祖父贡生,康生的家庭无疑是他日后钟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地,同时也树立了康生在艺术上的傲骨。其人以书名世,真草隶篆,无一不精,擅长章草,亦通国画,比肩郭沫若、齐白石,自比当代艺术大师。在其个人收藏方面,自年至年,康生先后到北京市文管处三十二次,取图书一万二千零八十册、文物一千一百零二件。其中有大批宋元版和明版的珍本、孤本图书,这就是康生在五年时间内迅速“积累”起来的收藏。另吴希贤编辑的《历代珍惜版本经眼图录》中,共收录51种宋金元版本,康生钤印的有17种;种明代刻本中,康生钤印的有97种;60种清代刻本中,康生钤印的有23种。除去一些医学书籍中康生没有鉴藏过,其他50%的书籍都曾经被康生收藏鉴赏。其所藏古籍多为稀见版本,甚至为传世孤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