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杀还是赦关键看有没有用

《资治通鉴》汉纪孝文皇帝三年前年?淮南王蚤失母,常附吕后,故孝惠、吕后时得无患;而常心怨辟阳侯,以为不强争之于吕后,使其母恨而死也。及帝即位,淮南王自以最亲,骄蹇,数不奉法;上常宽假之。是岁,入朝,从上入苑囿猎,与上同车,常谓上“大兄”。王有材力,能扛鼎。乃往见辟阳侯,自袖铁椎椎辟阳侯,令从者魏敬刭之;驰走阙下,肉袒谢罪。帝伤其志为亲,故赦弗治。当是时,薄太后及太子、诸大臣皆惮淮南王。淮南王以此,归国益骄恣,出入称警跸,称制拟于天子。袁盎谏曰:“诸侯太骄,必生患。”上不听。淮南王的母亲去世早,时常依附吕后,所以刘盈、吕后当权时能够免于政治祸患;但刘长常在心里怨恨辟阳侯,觉得因为他没有向吕后据理力争,使自己的生母含恨而死。等到文帝即位,淮南王自认为和刘恒最亲,便有点飘了,经常违反汉律;文帝时常宽纵刘长。这一年,淮南王入朝,乘同一辆车陪皇上去御苑打猎,刘长经常喊文帝叫“大哥”。淮南王有膂力,力能扛鼎。于是把铁锤藏在袖子里去求见辟阳侯,然后掏出铁椎捶击审食其,再命令随从魏敬杀死了他;接着掉头奔跑到未央宫,光着膀子向文帝领罪并求原谅。皇帝怜悯他母亲报仇的心情,所以赦免了刘长,没有治罪。在这个时候,连薄太后和太子刘启、以及各位大臣都害怕淮南王。由于这个事情,刘长回到淮南国以后,更加骄横恣肆,出入用皇帝的标准警戒开路,发布的命令也用天子的制式。袁盎进谏说:“诸侯太骄纵,必生祸患。”皇帝不听。淮南王的事,说来话长,如果从头说起,估计要个万把字才能说个大概,简单的说一下吧。一、谁是淮南王?说起淮南王,就得提两个人,刘邦和张耳。刘邦年轻的时候,那时还是战国时期,刘邦非常崇拜信陵君魏无忌,于是就去魏国投靠,结果到了魏国,发现魏无忌已经死了,于是刘邦就投靠了魏无忌的门客,这个人就是张耳。后来,楚汉战争,张耳参加陈胜吴广起义,陈胜死后,张耳也成了一方诸侯,巨鹿之战灭秦后,被项羽封为常山王;再后来张耳帮助刘邦灭项羽,刘邦当皇帝后,封张耳为赵王。张耳死后,儿子张敖袭王位,是第二代赵王。前年,刘邦经过赵国,赵王张敖把自己的美人赵姬献给刘邦,结果刘邦一发入魂,赵姬怀上了,生出来的这个儿子,就是后来的淮南王刘长。二、淮南王为什么恨辟阳侯审食其?就在赵姬孕而未育之时,赵国丞相贯高等人密谋刺杀刘邦,结果事发未遂,自杀。赵王张敖和赵姬也受到牵连,被拘禁起来了。结果赵姬的肚子在狱中越来越大,通过狱吏禀报刘邦,刘邦正为张敖的事生气,就没理赵姬。于是赵姬的弟弟赵兼就通过审食其走吕后这条线,想让刘邦接受这个儿子,但吕后出于嫉妒,不愿意替赵姬说话,于是审食其就没再多说什么,因此赵姬也就见不到刘邦了。再后来,赵姬生下刘长以后,为了证明刘长确实是刘邦的儿子同时为了吸引刘邦注意力(这个是我的推测,历史记载是因为怨恨),赵姬就以自杀明志了。刘邦听说赵姬以死明志,大为震惊,于是就把刘长接进宫,交给吕后抚养。这就是刘长恨审食其的原因。小结:刘长这个人,给人的感觉就是色厉胆薄,自己母亲因刘邦吕后而死,却只敢找审食其报仇,人家辟阳侯也是为你说话了的,多说那是情分,不说那也是本分。再者,年诸吕之乱,刘长年龄十八,刘章年龄二十,刘兴居才十七岁,齐国兄弟年纪轻轻就干大事,血溅丹陛,朱虚侯更是斩吕产于未央宫。历史上记载能举鼎的,也就三个,秦武王嬴荡、楚霸王项羽、淮南王刘长。淮南王刘长力能扛鼎,又身负国仇家恨,诸吕之变,他在哪里?所以说他色厉胆薄。三、审食其是谁这人之前的文章有说过,了解的朋友可以直接跳过。审食其是刘邦和吕后的同乡,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外出造反搞事情,把吕太公和吕雉等家眷交给审食其照看,后来刘邦彭城兵败,家眷全被项羽俘虏。审食其和吕后身陷敌营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刘邦和项羽达成鸿沟协议,一行人才被放回来。可以说,审食其和吕后是有深厚情谊的,毕竟一起坐过牢。野史传言吕后和审食其之间不太干净,从正史来看,吕后上台不久就把审食其升为丞相,审食其是吕后的亲信,这是肯定的。四、刘恒为什么这么纵容刘长?1.痛打落水狗审食其是吕后的人,又跟丰沛功勋系有关联,刘恒上台,否定的是诸吕,并没有打倒吕后本人,因为吕后威望太高,资历太深。吕后摄政八年,掌权十五年,这么多人屈服于吕后的统治,而且当时吕后上台是经过大臣们廷议后通过的,是按照程序来的。这个时候彻底否定吕后,就等于打了所有人的脸。退一步说,吕后掌权这么久,现在突然宣布她是非法的,那就等于告诉所有官员和百姓,大汉已经亡了,影响太大,脸上无光,这不符合所有人利益。所以吕后这块招牌不能一脚踢翻。前年功勋联合宗室夺权的事件,只能在小范围内定性,不能扩大化。所以,否定不了吕后,自然就没法按照正常程序处理审食其。但审食其是吕后亲信,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一朝天子一朝臣,审食其没有及时站队刘恒,在政治上成为孤岛。刘长也是抓准了这一点,才敢明晃晃的贸然杀审食其,因为没有人帮他了,功勋系也早已跟他划清界限,刘恒也不喜欢他,只是暂时没有找到合理的罪名处理他,刘长把他给撸死了,同时也符合刘恒的利益,因此刘恒心里不想处理刘长。2.笼络宗室刘恒处处纵容刘长,其实就是把刘长立为典型,目的就是为了向宗室显示自己对亲戚的宽容,因为此时朝廷功勋系还是很强,刘恒需要笼络宗室人心,引为外援,制衡尾大不掉的勋贵,利用这种势,骑在宗室和勋贵之间,慢慢捞取权力。等到景帝武帝时,皇帝完全掌握了中央大权,就要开始削蕃了。但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在文帝朝,刘恒能做的就是团结宗室瓦解功勋系。3.塑造孤臣刘长的母亲是赵姬,刘恒的母亲是薄姬,赵姬原来是赵王张敖的美人,薄姬最开始嫁给了魏王魏豹。前年,刘邦驾崩,代王赴封国,刘恒生于前年,也就是说,刘恒8岁就去代地了。而刘长,生于前年,一直由吕后抚养长大直到前年,也就是说,刘恒在刘长3岁的时候就离开长安了,而且平定诸吕之乱时刘长也没表态,刘恒可是在年诸吕之乱前后连续死了四个儿子,连原来的皇后都废掉了。刘恒和刘长这样的关系,要说感情深,深不过刘恒自己的亲舅舅薄昭,薄昭怎么死的?薄昭就是死于骄纵,刘恒赐他自杀。刘恒如此的纵容刘长,其实并不是因为感情深,而是看中了刘长的身份和武力,此时朝中勋贵遍布,刘恒需要强藩的支持,而刘长,就是这个强藩。使功不如使过,刘长私杀大臣,刘恒不管;刘长逾制,刘恒不管。因为刘恒要的就是刘长这个孤臣,要的就是刘长得罪所有人。一方面,刘恒这么宽容刘长,刘长会感恩戴德,这是恩;另一方面,刘长犯下这么多事,早该起了,因为刘恒在替他撑腰,他才能继续当淮南王,继续耀武扬威,一旦刘恒倒台,靠山倒了,刘长立刻就会被仇人拥上来撕碎,这是威。所以,像刘长这种人,要想不走向失败,只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是利用淮南国的力量,永远对刘恒忠心耿耿,做刘恒的一条狗;第二就是谋反,自己上位取代刘恒。可第二条路是走不通的,得罪人太多,又这么骄纵,望之不似人君,谁愿意把脑袋提在裤腰带上,跟这种人一起谋反?所以刘恒清理完朝中勋贵后,掌握了大权,狡兔死,走狗烹,刘长这颗棋子不仅没用了,还成为了新的矛盾,成为了刘恒的打击对象。最终,淮南王刘长死于谋反。刘恒又趁机吸了一波粉,嗯,汉文帝刘恒真是大公无私,执法连自己的弟弟都不放过,真是尽公不顾私!朝野民间纷纷竖起大拇指。写到这里,突然嗅到了一丝苏绰的味道。刘恒要是真的大公无私,早在刘长杀审食其时,就应该把淮南王明正典刑,以谢天下了。只是那时,淮南王还有用,还没有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刘长这是向阎王借了三年阳寿来帮刘恒啊。敖让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