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西汉古惑仔,游侠何德何能让史书为其立

北京重点皮肤病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210505/8918435.html

韩非子曾在他的《五蠹》中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可见在战国时代,特别是以法家为主的秦国,儒生和游侠常被认为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到汉朝建立,儒家逐渐进入统治者高层,特别是独尊儒术后,“儒以文乱法”不再被人提起,而“侠以武犯禁”依然不断被提起。

游侠的来历

游侠作为一个社会团体出现,最早是在战国。墨家的分家为三家后,其中的楚墨邓陵氏继承了墨家行侠仗义的精神,他们用手中的刀剑维护心中的道义,逐渐演变成盛行千年的游侠派。随着这一派系的壮大,社会上的三教九流充入其中,使得游侠群体乱象丛生。他们好勇斗狠,绑架勒索,杀人越货,逐渐为统治者所不容。历来都是被打压的对象,但他们在民间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禁之不绝。

西汉的著名大侠

《史记》和《汉书》中甚至有专门的《游侠篇》来表述他们。那么,他们到底有何德何能竟让史书都专门为其立传呢?

秦汉之交,鲁国有个著名的侠士名叫朱家,他乐善好施,救活了很多的人,豪杰之士数以百计,平民百姓更是无数。他从不夸耀自己的行为,只是这样默默无闻地做着。汉初有名的大侠季布曾经被刘邦追杀,朱家靠走通了夏侯婴的关系救得季布一命,等季布发达以后,朱家却再不和他往来。朱家一生为了救济别人,几乎耗尽家财,连像样的衣服都没有一件。

只要谁有困难找到朱家,他必然竭尽所能地施以援手。完全就是西汉版的“及时雨”。正因如此,他的人望在关东无人能及,谁要是自称是朱家的朋友,必然要被人高看几分。

西汉七王之乱时期,关东大侠剧孟同样是一个名气不下于朱家的人。

西汉名将周亚夫奉汉景帝之命,出关平定七王之乱时,途径洛阳。剧孟带着手下数百游侠来投军。周亚夫得到剧孟大喜,说道:“吴楚举大事而不求孟,吾知其无能为已矣。”意思就是说:吴楚叛军起事不求剧孟,可见他们是成不了事了。

这当然有夸赞剧孟,给剧孟面子的意思。但也说明了以剧孟为首的游侠团体在西汉的影响力。剧孟的母亲去世的时候,前来送葬的马车有上千辆,但等到据孟死后,家中连十金都凑不出来,这在厚葬盛行的西汉完全是无法想象的。要知道据孟后来也是做过将军的。

两汉对游侠的不同看法

虽然《史记》和《汉书》都分别记载了游侠这一群体的事迹。但很明显,司马迁和班固对待他们的态度和看法却有不同。

《史记》:“近世延陵、孟尝、春申、平原、信陵之徒,皆因王者亲属,藉于有土卿相之富厚,招天下贤者,显名诸侯,不可谓不贤者矣。……汉兴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之徒,虽时扞当世之文罔,然其私义廉絜退让,有足称者。名不虚立,士不虚附。至如朋党宗强比周,设财役贫,豪暴侵凌孤弱,恣欲自快,游侠亦丑之。余悲世俗不察其意,而猥以朱家、郭解等令与暴豪之徒同类而共笑之也。”

司马迁认为:战国四公子,凭借身份招揽天下豪杰,名扬天下,是不可多得的贤才。像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这样名噪一时的豪侠,虽然时常犯法违禁,但他们却拥有高尚的个人品德,廉洁知进退,并不是浪得虚名。同时他们还反对那些恃强凌弱,穷凶极欲的人;世人把他们混为一谈是非常不公正的。

《汉书》:“古之正法:五伯,三王之罪人也;而六国,五伯之罪人也。夫四豪者,又六国之罪人也。况于郭解之伦,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于诛矣。观其温良泛爱,振穷周急,谦退不伐,亦皆有绝异之姿。惜乎不入于道德,苟放纵于末流,杀身亡宗,非不幸也。”

班固则认为:战国四大公子实际上是六国的罪人,像朱家郭解这样的人,身份低下,杀人乱纪,天地所不容。虽然他们温良友爱,乐于助人,谦逊礼让。却不合乎正统的道德规范,都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末流,他们被杀生灭族也是罪有应得。

中司马迁和班固对游侠这一群体的不同态度,同样也看出两汉对游侠这一群体的不同看法。

游侠青史留名的原因

但游侠真正能载入史册的原因是什么呢?

曹植曾写过一首乐府题材的诗《白马篇》,又名《游侠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全诗虽然是借由一个燕赵游侠儿舍弃家中父母妻儿,奔向边疆报国从军,誓死如归的事迹,来抒发作者内心的报国之志。但我们从这首诗也能看出当时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游侠为了国家民族大义,奋不顾身的从军报国,虽有私心,却全大义。

游侠虽然常常以武犯禁,但他们心中的侠义精神却是一直受到世人所赞扬的。侠以武犯禁,但这个武有了宣泄口,他们不难成为国家进步的动力。两汉之际是中国向外开拓的时代,游侠这个团体虽有诸多不是,但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舍生忘死,从军报国。

人们常说:秦汉之际,中国人尚武之风浓厚,秦汉的强大离不开这样一股风气,民间多有仗剑过市之人。一言不合拔剑决斗,是当时人们认为正常的事。而尚武之风消失的时期,正是游侠这一团体走向没落的时期。

从剧孟带人投军“赴国难”,到后来的向外开拓,随处可见游侠的身影。游侠在西汉能被载入史册,其必然对国家和民族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正应证了那句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他们是真正的大侠

唐宋之后,人们只能凭借诗人的诗在瞻仰“古之大侠”的风采。“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成了我们最终的仰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