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是民国最强四姐妹,个个“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被称为最后的大家闺秀,也是最早的新女性,可以说毫不逊色于大家熟知的“宋氏三姐妹”。
大姐张元和精通昆曲,丈夫是昆曲名家顾传玠。
二姐张允和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先后担任历史老师和历史编辑,丈夫是我国语言文字专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
老三张兆和是职业女性的典型,大学毕业后担任老师和编辑,和丈夫沈从文的爱情故事是大家最为熟知的。
老小张充和最“全才”,工诗词、擅书法、通音律、精丹青。章士钊把她誉为现代才女蔡文姬,戏剧家焦菊隐称她为当代李清照,其丈夫是著名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她曾在哈佛、耶鲁等20多所国际名校传授昆曲和书法,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耕耘了一生。
合肥四姐妹
四姐妹的出色和独特,成了中国历史文化上的美谈,而背后离不开的是他们从小接受的良好家教,尤其要提的,就是父亲张武龄的教育。
四姐妹和父亲
虽然现在看来,父亲张武龄不算那么鼎鼎大名,但是在当时,也是了不起的人物。
一方面,张武龄出身显赫,是名门望族的世家子弟,其祖父是淮军主将、两广总督暑直隶总督张树声,到了他这一辈,家里已经富可敌省。
一方面,他文武双全,不仅手不释卷、博览群书,思想开明,而且是晚清重臣李鸿章面前的得力干将,曾协助李鸿章剿灭太平天国。
我们会发现,张武龄对四姐妹的培养显示了独特的教育艺术,直到今天也有极大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1追求更“高级”的娱乐出身的优渥没有把张武龄引向纨绔子弟的败家路,他非但无恶习、不沉迷于吃喝嫖赌,反而热爱读书,据说他读起书来,经常一个人在房间里关上几天时间,后来他也把这种品性教给了女儿们。
NO.1
全家沉浸式阅读氛围
张武龄积极引导女儿们读书。
他不只为女儿们请来家庭教师教授科学、数学、芭蕾、体操等现代学科,更不惜花重金聘请知名学者系统教学她们古文。
在苏州期间,他们家特意把将家里的一楼和二楼都装修成书房,父亲母亲各一间,剩下的都是孩子们的;一有空闲就带仆人去逛书市,家里藏书千万卷,是整个苏州的“藏书大户”,孩子们可以自由翻阅……
这样读书环境和氛围,别说四姐妹在“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中自发自觉地爱上读书了,就连佣人、保姆们都个个书卷气十足!
据说,有一年,兆和的保姆去探望她,还将她家中巴金、茅盾的作品看了一遍,临走时还分享了她对书的读后感想。
就这样,四姐妹很早就读《红楼梦》《史记》《孟子》等古书典籍,也读白话文,比如新时代的报刊杂志。
让人佩服的是,张武龄还亲自编纂教材,他和自己的两位老师合力,从《古文观止》和《文史精华录》中选经典的篇目;亲自为孩子们批改每周一篇的白话文,附上评语;耐心解答孩子遇到的任何问题……
同时,张武龄还要求她们学习书法,古文与书法的训练、积累与熏陶炼出了四姐妹的才华横溢,更养成了四姐妹的国学底蕴与优雅气质。
张充和《山居图》
比如,最小的女儿张充和精通古典文学,报考北大时国文是满分,数学是零分,她的入学成为当时的传奇新闻。
她的丈夫傅汉思也极其欣赏妻子的才华,傅汉思曾经这样写道:“我的妻子体现着中国文化中那最美好精致的部分。”
NO.2
发展与文学相关的兴趣爱好
有一次,张武龄无意中看到孩子们为了消遣时光,竟然和家里的佣人玩骨牌,一向温和的他大发雷霆。然而,正由此,四姐妹认识到了错误,并且懂得建立更佳的消遣方式,追求更“高级”、更有益的乐趣。
那么,张武龄是怎么引导女儿们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的呢?
除了书法,张武龄还建议女儿们学习昆曲——四姐妹的母亲陆英是个戏迷,经常在家教女儿们唱《西厢记》;他自己也对昆曲有特别的爱好。
四姐妹母亲陆英
于是,他聘请了有名的昆曲演员来教授孩子们学习昆曲,比如请来沈传芷、张传芳等名师,教16岁的充和昆曲,又请有“江南笛王”之称的李荣忻教她笛子;他同时经常带着女儿们去戏院,让她们近距离地欣赏昆曲的魅力。
受此影响,四姐妹果真对昆曲饶有兴趣,甚至开始像模像样地写词、编排、表演。
其中长女张元和对昆曲最为着迷、在这方面颇有造诣,也有后来她与昆曲名伶、上海昆曲界“第一小生”顾传玠相爱结婚的趣谈。
大姐张元和与顾传玠
张允和夫君、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回忆说:
张家四姐妹小时候学昆曲。小孩子开始觉得好玩,后来越来越喜欢昆曲,昆曲的文学引人入胜。昆曲是诗词语言,写得非常好,这对古文进步很有关系。
NO.3
创办家庭文学社团
孩子多了免不了争吵,在豪门子女中还常有对物质利益——小到玩具、大到家产的争夺,甚至不惜闹得兄弟姐妹反目成仇。
但是合肥四姐妹却关系亲近,互敬互爱,多帮助、多分享,据说很小的时候,她们就在母亲的指导下,大的教小的读书,小的带更小的玩耍。
她们还组织过一个名叫“水社”的家庭文学社团,甚至发行了自己的杂志《水》,在记录生活的点滴中感受到了快乐,也增进了感情。
2超前的男女平等四姐妹出生在民国——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虽然女性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男尊女卑”的思想仍然盛行。
所以,对张家这样的大家庭来说,四个女儿的相继出生在当时就意味着香火无法延续的悲剧,也惹得妻子陆英暗自落泪,婆婆也唉声叹气。
但张武龄却没有不满,反倒安慰起妻子,“女儿自有女儿福”“若是女儿们将来能像你,就是再好不过了!”
他还说:
女子和男子本就是平等的,相信我们的女儿将来一定会各具风采,不比男子差!
在当时,这样男女平等的见识无疑是十分超前的!后来直接体现在他给女儿们起的名字上:元和、允和、兆和、充和。
和通常的做法明显不同,张武龄拒绝用花花草草给女孩子命名。
而除了质朴无华,四个名字还别有深意地给带上了显著的“两条修长的腿”(元、允、兆、充),父亲的寓意是希望女儿们长大后可以走出闺房,看到更为广阔的世界。
张武龄:此‘儿’非彼‘儿’,代指两条腿,我希望咱们的女儿,将来都能离开家门,走向社会。
由此,张武龄对女儿们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他真正做到了爱孩子、支持孩子的成长与发展,不因为性别差别对待、为孩子设限,无论在那个时代还是现在,都何其难得与珍贵。
苏州乐益女中校舍旧照
难能可贵的是,张武龄把对女儿们的爱拓展到了所有孩子身上,他致力于慈善事业,为平民教育的推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甚至不惜变卖祖产,在苏州兴办了一所名为“乐益女子中学”的新式学校,以新理念办学,让当地的女子也有机会走进学堂,像男人一样读书;还请来包括著名教育家匡亚明、诗人柳亚子、李叔同弟子叶天底在内的许多大家当导师。
乐益女中开风气之先,“合肥四姐妹”就是这样在健康、活泼的校园中吸收新思想,学习新知识。
3休息的艺术:到点休息不许学了张武龄和妻子陆英非常重视孩子教育,虽然总督促她们要刻苦努力,但决不允许她们透支自己,张家课堂都会规定上课时长,每节课55分钟,课间休息是10分钟。
到了休息时间,工人就会摇铃提醒,哪怕孩子们流连于书本,父亲也是不允许的,真正地让孩子们做到了劳逸结合,松弛有度。
年,张家子女齐聚上海。四排左起为
张宗和、张寅和、张定和、张宇和、张寰和、张宁和。
卡耐基曾在《人性的弱点》中说:
休息并不是什么事都不做,人的休息其实是对身体上某些损失的弥补。
大多数的父母都在催促孩子“大步跑”、“提早跑”、“弯道超车”等等,搞得很多孩子也仿佛患上了“休息羞耻症”,生怕自己一休息,就会落后。
然而,正如朱光潜先生说,久走不歇,愈走愈慢。
其实,越是越厉害的人,越会休息,越爱自己的人,越看重自己的休息时间。
所以,就像张武龄一样,父母不能只告诉孩子要拼命低头赶路,还要告诉他们学会休息。
如果说父亲张武龄是一颗参天大树,那么四姐妹就像树身上蓬勃生长、灿烂开花的藤蔓。
他没有用茂密的树枝为女儿们提供安逸的荫蔽,而是用强劲的枝干为她们提供坚定的支持、充足的养料。
在父亲的渊博、好学,淡泊宁静的气质,兼济天下的胸怀,开明、自由、独立的理念,还有科学的教育方法的影响下,四姐妹都成长为内心丰富而坚强之人。
希望我们能像张武龄一样成为孩子的起点,希望我们的孩子也能像张氏四姐妹一样,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参考文献:
1.王凯:合肥张家四姊妹:最后的民国淑女(图)
2.历史林:合肥张家四姐妹:一个比一个嫁得好,都活过90岁,小妹高寿岁!
3.薯荷小汤圆帆书原樊登读书:真正厉害的人,都很会休息
4.澎湃新闻:一代名媛陆英,养出的4个女儿被称为“中国最后的闺秀”、白谦慎谈张充和辞世与其书法:恬静之美的背后
5.华人作者团最华人:中国最强四姐妹,谁去了他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6.慈怀兹心慈怀读书会:合肥四姐妹:家风,才是一个家庭真正的不动产
7.读缘:4个亲姐妹,平均寿命96岁,都是才女+美女,都嫁给了才子名人
8.搜狐:陆英:16年生14胎,36岁“油尽灯枯”倒在产房,可惜这位民国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