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工作忙,没时间看50万多字的史记

《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司马迁,字子长,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写古今通史的愿望没有实现,临终要司马迁完成其夙愿。后来,司马迁继任父亲太史令之职,开始写《史记》,历十余年。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可司马迁仍旧坚持完成所著史籍。《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通史,不但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1、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大意:天下人吵吵嚷嚷,嘈杂喧闹,都是为了各自的私利而来;天下人碰碰撞撞,拥挤奔忙,都是为了各自的私利而往。2、祸不妄至,福不徒来。——《史记·龟策列传》大意:灾祸不会胡乱发生,幸福不会徒然到来。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大意: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4、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史记·货殖列传》大意:别人不要的我要,别人要的我给。5、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赵世家》大意:一千只羊的皮,也不如一只狐狸腋下的毛皮贵重。6、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史记·商君列传》大意:许多人说奉承的话,不如有一人讲真话,直言不讳。7、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史记·货殖列传》大意:商品价高时要像粪土一样赶快将其出售,商品价低时要像珠玉一样买进。8、得不为喜,去不为恨。——《史记·日者列传》大意:得到不过分欢喜,失去不过分恨恨,虽然劳累辛苦工作,不以为自己所做的事是低下、耻辱的。9、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史记·太史公自序》大意:做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否则就只会株守常规之事却不懂得因事制宜,遇到突发事件则不知如何灵活对待。10、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大意:应当采取果断行动时没有果断采取,贻误了时机,反而会遭受到祸乱。11、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大意:指众口所责,虽坚如铁石之物,亦告熔化;毁谤不止,令人难以生存,而遭毁灭。12、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史记·滑稽列传》大意:因它痩弱而被忽视,选择人才会因他贫穷而被错过。13、置将不善,壹败涂地。——《史记·高祖本纪》大意:任用将领不当,便会导致肝脑涂地,一败不可收拾。14、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大意:就是说能够做到一件事情的人未必能够说出他是如何做的,而能够说出怎么做这件事情的人不一定能够做得好这件事情。15、毛羽未成,不可以高蜚。——《史记·苏秦列传》大意:假如鸟儿的羽毛还投有长满,就不可能凌空翱翔。16、故顾小而忘大,後必有害;狐疑犹豫,後必有悔。——《史记·七十列传·李斯列传》大意:顾忌小事而忘了大事,日后必生祸害;关键时刻犹豫不决,将来一定要后悔。17、以三寸之舌,彊於百万之师。——《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大意:巧妙地运用自己的口才,胜过百万雄师发挥的作用。1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史记·李将军列传》大意: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19、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史记·佞幸列传》大意:致力于农耕,不如逢个好年景;善于谋求官职,不如遇个机会。20、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史记·淮阴侯列传》大意:失败了的将军,不可以再谈勇敢。21、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彊。——《史记·商君列传》大意:能听之于耳,虑之于心叫作聪明;能自我反省,叫作明智;能谦虚克己,叫作强者。22、前虑不定,后有大患。——《史记·苏秦列传》大意:做事之前考虑不成熟,到后来就可能发生大灾祸。23、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史记·鲁周公世家》大意:宁肯多次中止洗头,多次中止吃饭,也不能慢待贤士。24、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史记·楚元王世家》大意:安全和危险在于发布什么法令,生存和灭亡在于任用什么人。25、运筹帷幄之中,制胜於无形。——《史记·七十列传·太史公自序》大意:把你的谋划事先规划好,在事情来到之际,必按着你的谋划成事。《史记》这本书是司马迁忍辱负重、呕心沥血,花费了他一生的时间跟精力才创作出来的一部伟大的历史杰作,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读史可以让人明智”,被称作千古明君的唐太宗也曾经说过“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1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