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化中的一个瑰宝,在平常交流和文章创作中,很多人都会有意识的运用成语。成语是指长期沿用,结构定型,意义完整的固定短语,大多由四字组成。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
成语的出处,一部分是出自历史故事,如“功败垂成”出自晋阳之战,“完璧归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有一部分是出自古代寓言,如“狐假虎威”出自《战国策》,“鹬蚌相争”出自《燕策》,“画蛇添足”出自《齐策》,“自相矛盾”出自《韩非子》;当然,更多的成语截取自古文经典句子,如“有条不紊”取自《尚书》中“若纲在纲,有条而不紊”,“举一反三”截取于《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痛心疾首”截取自《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未尝不分庭抗礼”,“奴颜婢膝”截自晋代葛洪《抱朴子·交际》“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以奴颜婢膝者为晓解当世”,“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可你知道吗,其实还有很多成语,是出自古诗词。这些来源于古诗词的成语,你知道多少?三若整理一部分,其他的出自诗词的成语请大家补充。
人百其身
释义:百其身:自身死一百次。别人愿意死一百次来换取死者的复生。表示对死者极沉痛的悼念。
原文:“如可赎兮,人百其身。”《诗经·秦风·黄鸟》
人各有志
释义:人各自有不同的志向愿望,不能勉为其难。
原文:“人生各有志,终不为此移,同知埋身剧,心亦有所施。”汉·王粲《咏史诗》
人喊马嘶
释义:人喊叫,马嘶鸣。形容纷乱扰攘或热闹欢腾的情景。原文:“人语马嘶听不得,更堪长路在云中。”唐·卢纶《送韦判官得雨中山》
人面桃花
释义:比喻丽人像桃花一样易谢。也指女子的面容与桃花相辉映,后用于泛指所爱慕而不能再见的女子,或形容由此而产生的怅惘心情。形容男女邂逅钟情,随即分离之后,男子追念旧事的情形。
原文:“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人情冷暖
释义:指在别人得势时就奉承巴结,失势时就不理不睬。
原文:“冷暖俗情谙世路,是非闲论任交亲。”唐·白居易《迁叟》
人去楼空
释义:人已离去,楼中空空。比喻故地重游时睹物思人的感慨。
原文:“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唐·崔颢《黄鹤楼》
人生七十古来稀
释义:七十岁高龄的人从古以来就不多见。指得享高寿不易。
原文:“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二首》
人生如寄
释义:寄:寓居,暂住。指人的生命短促,就像暂时寄居在人世间一样。
原文:“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古诗十九首》
人生如梦
释义:人生如同一场梦。形容世事无定,人生短促。
原文:“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人事代谢
释义:代谢:更迭,交替。泛指人世间的事新旧交替。
原文:“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人言可畏
释义:言:言语,通常指流言蜚语;畏:怕。指流言蜚语很可怕。
原文:“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诗经·郑风·将仲子》
人约黄昏
释义:人在黄昏时约会。指情人约会。
原文:“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人云亦云
释义:云:说;亦:也。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
原文:“槽床过竹春泉句,他日人云吾亦云。”金·蔡松年《槽声同彦高赋》
日暮途穷
释义:日暮:天快黑;途穷:路走到了尽头。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尽头。比喻到了末日或衰亡的境地。也比喻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
原文:“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
日升月恒
释义:恒:月上弦。如同太阳刚刚升起,月亮初上弦一般。比喻事物正当兴旺的时候。旧时常用作祝颂语。
原文:“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诗经·小雅·天保》
日销月铄(shuo)
释义:一天天一月月地销熔、减损。
原文:“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唐·韩愈《石鼓歌》
屈艳班香
释义:屈:指屈原;班:指班固。像《楚辞》、汉赋那样辞藻艳丽,情味浓郁。称赞诗文优美。
原文:“高摘屈宋艳,浓薰班马香。”唐·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
屈指可数
释义:扳着手指就可以数清楚,形容数量稀少。
原文:“自期殒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
鹊巢鸠据
释义:本喻女子出嫁,住在夫家。后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妻室等。
原文:“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诗经·召南·鹊巢》
求名夺利
释义:追求名誉,争夺财利。
原文:“祷告些儿,也都不是,求名求利。”宋·孙惟信《水龙吟·除夕》
求其友声
释义:指朋友以意气相投而结交,如昆虫以同声而相应。
原文:“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
求之不得
释义:想找都找不到。原指急切企求,但不能得到。后多形容迫切希望得到。
原文:“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诗经·周南·关雎》
曲径通幽
释义:径:小路;幽:僻静、幽深的地方。深远的地方,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
原文:“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常建《题破册寺后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