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货殖传》中有云,天下熙熙攘攘,为利而来;世界熙熙攘攘,为利而去。追求利润是人的,但真正有才华的英雄不会享受自我的利益,而是会成为一个人的公众。
曹操,他没有袁绍庞大的家庭背景,没有孙权的家族产业作为基石,甚至没有刘备那么好个皇室后裔作为名片。
但他之所以能从骑校尉成长为统治者,是因为他是一位洞察人性的大师。
曹操每次攻城,都会毫不含糊地奖励金银、珠宝、名画、古董。
襄樊战争期间,曹操连续两次打折抵挡不住关羽,徐都危在旦夕。曾经是董卓老部的徐晃自愿深入敌后,用东击西击败关羽,解决了樊城的困难。
军队归来后,曹操出营七里相迎,举行庆功盛宴,亲自举酒重赏三军,徐晃更是官拜平南将军,被委以重任。
正如曹操所说,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
古往今来,成大事的人都深知利不可独,独利则败。
吕布占领徐州后,有资本争夺天下。
但他为了小利而忘大意。
扣除士兵的粮草,享受自我;对盟友,出尔反尔,骗取利益后不履行承诺。
在下邳之战中,吕布被自我的下属偷了赤兔马和方天画戟,绑在曹操身前,不战而败。
姜太公在《六涛·文师》中说: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天下归之。
层次越低,越保持眼前的利益;高层次的人更愿意通过付出和分享获得更大的利益。
要想聚沙成塔,集腋成毛,成就伟业,首先要舍得让名利。
谋不可众
在《三国演义》中,出身最好的是袁绍,袁氏家族号称四世三公,地位仅次于黄帝,门生故吏遍天下。
汉末初期,群雄并起,袁绍被公推为盟军统帅,本可以一战定天下,却因优柔寡断而意气用事。
为此,曹操气然而去,放下一句话:我见其必败。
没想到官渡之战,果然应验。
袁绍率70万精兵悍将气势汹汹,曹操兵力只有7万多人,据说袁绍胜手抓。
可行军安排时,袁绍的谋士意见不一,有的建议不战等天,有的劝说宜守慢战,有的直呼开打,袁绍被吵得犹犹豫豫。
尤其是谋士们互相嫉妒,故意说一些似是而非的话,袁绍更没有主意。
另一方面,曹操虽然多疑,但他有自我的见解,善于抓住机遇,做出干脆的决定。
官渡战争前夕,袁绍正大兵压境,曹操却带人马先攻打刘备,当时曹操账下的谋士反对激烈,担心被袁绍抄后路。
但曹操坚定地说:别担心,袁绍虽有野心,却见事晚,他不会动。
果然,直到曹操打完刘备,关羽和刘备的家人被俘回官渡,袁绍窝才动,错过了千载难逢的杀曹机会。
最后,袁绍被曹操绝地杀害,死于吐血。
正如战国策所说,成功者不谋于众。
集思广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家之长;但众说纷纭,有利有弊。它很容易动摇意志,破坏信心和情绪。
将军的意志和决定往往是成败的关键。
尤其是很多时候,机会转瞬即逝,得失在瞬间。
千言万语,万千算计权衡之后,瞬间早已消失于无常。
只有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才算成大事者的策略。
这本奇书,似乎演绎了家国大事和英雄传奇,其实说的是世道人心。
它不仅是经世治国的启示录,也是人生成长的教科书。
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读懂三国,人生之路都会越走越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