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聊聊一位对我国古代社会有着深远影响的历史人物--秦始皇嬴政。
首先,单单是秦始皇的名字就有多种叫法。其一嬴政:史载秦始皇的“姓”为嬴,“嬴政”是秦朝灭亡以后人们在称呼秦始皇姓名时最为通行的用法。史料记载秦始皇的“氏”为赵,故也有“赵政”之说,也作“赵正”,如出土文献《赵正书》。有观点认为,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后改“姓”为赵,所以才有赵政或赵正之说。另一说秦始皇的“氏”为秦,故《汉书·贾山传》所载贾山在汉文帝时进上的《至言》中称之为“秦政”,《毛诗正义》卷首唐孔颖达序则写作“秦正”。还有一种是东汉时出现了“吕政”一说,其因世传秦始皇的生父为吕不韦,故而得名。
而秦始皇的身世在史书中记载也有差异。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这里介绍秦王是秦庄襄王子楚与赵姬所生。但《史记·吕不韦列传》却记载:“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吕不韦将赵姬馈赠给子楚时,已经知道她怀孕,亦即是说嬴政很有可能是吕不韦的私生子。东汉史家班固在他的著作《汉书》中称嬴政为吕不韦之私生子。
但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到嬴政大致在秦昭王四十八年生于邯郸,父亲是秦公子异人(也可能为吕不韦),母亲则是赵姬。当时由于秦昭襄王采用了远交近攻的战略,将邻近的韩国和魏国选为交战国。而和较远的赵国停战交好。按照当时的惯例,秦赵两国需要互换人质以示真诚。而秦始皇的父亲异人(名楚,又名子楚)当时是被秦昭襄王立为太子的安国君的其中一个庶子,而他的母亲夏姬不受安国君宠爱,他几乎没有继承王位的可能。用异人去赵国当人质对当时的襄王来说最合适不过。
就这样异人成为赵国的人质,而他在濮阳遇到的大商人吕不韦改变他晚年的命运。据史料记载吕不韦是一个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的人,他觉得异人天赋异禀,才华横溢,很快便成了异人的朋友。他处处帮衬子楚,加以栽培,还把自己宠爱的歌姬赵姬献给子楚,得子楚钟爱。当时异人的父亲安国君是储君,华阳夫人是储君的正室,但华阳夫人无子,吕不韦便亲自游说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指秦王年事已高,而子傒(安国君的另一位庶子)才能颇高,做事雷厉风行,他最有可能登基,一旦他登基,阳泉君和华阳夫人的地位必将不保。后阳泉君大惊,随后吕不韦引荐异人,异人天赋异禀可惜宫中无权势背景,说只要华阳夫人若能说动安国君立异人为太子,异人肯定会感念华阳夫人的恩德。
最后阳泉君被吕不韦说服成功游说华阳夫人,华阳夫人随后要求赵国将异人遣返秦国。但赵国也不会轻易放人,吕不韦不得不亲自游说赵孝成王,指秦国不会因为一个质子而放弃攻赵,但若厚礼相送异人返秦登上王位,便可以赢得未来秦王的友谊,更称现时秦孝文王年事已高,一旦驾崩,赵国尽管以异人为质,秦国也随时可以另立秦王,赵国只会一无所得,最终赵王同意异人返国。这里也体现了吕不韦的才能颇高。
异人返秦后,吕不韦便让异人拜见王后,并认其为母,王后大悦并替异人改名为“楚”,史称“子楚”。其后子楚在秦王面前展现自己的才华,秦孝文王大悦,在丞相面前称儿子们没人比得上子楚,同时华阳王再在一旁帮衬,随后秦孝文王将子楚立为太子。
而秦孝文王安国君在位时间很短,先是服丧一年,正式称王后仅仅三天便驾崩,享年54岁。随后太子子楚即位,历称秦庄襄王,他随后任命吕不韦为丞相、兼封文信侯,赐食邑蓝田十二县。并继续秉承“远交近攻”的国策,同时对韩赵魏三国开战,以确立秦国的强势地位。不过其实庄襄王在位时间也不长,正式继位后三年便驾崩,享年35岁,时年13岁的嬴政正式坐上秦王的宝座。下期讲述秦始皇继位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