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国家呢?
如何形象生动、有血有肉地定义什么是国家?这样的定义如何让人们充满对她的热爱?看过今天的文本内容之后,在这个问题上,我有所领悟。
原文:
延寿曰:“向留晋兵于河南,不质其妻子,故有此忧。今若悉徙其家于恒、定、云、朔之间,每岁分番使戍南边,何忧其为变哉!此上策也。”
译文:
赵延寿说:“过去把晋兵留在河南,不将他们的妻子作为人质,所以才有这种忧患。现在如果把他们的家全迁到恒、定、云、朔各州之间,每年轮番让他们把守南部边疆,何怕他们发生突变!这是上策呵。”
一个简单的制度设计,就让一支强大的投降部队,由国家的潜在威胁,转化为保卫国家的积极力量。这样的一种制度,以小见大的体现了国家的本质。毫无疑问,制度是人类的工具。国家同样也是人类的工具。人们正是通过使用自然的工具、社会的工具,乃至思维和心理上的工具;从而征服了自然,同时也战胜了自已。
社会的分工合作是要建立在制度之上的。因为这样的社会制度,个体的人也被一次次重新定义。比如,在这一页历史的描述中,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项制度,一个国家的俘虏,瞬间成为了这个国家的战士。
以史为鉴。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如果遇到各种问题和矛盾的时候,是否也可以发挥我们做为普通人的聪明才智,也能设计出一项实际而有用的制度,从而化敌为友,或化阻力为助力呢?
(上期更正:?赵延寿出面劝谏契丹主不要诛杀晋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