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高情商不是天生的能力,它需要后天的练习和积累,通过破执的过程,练就终极的高情商。
很多人认为会说话就是情商高,这种想法太过武断和片面。其实所谓会说话的人也分很多种,本文从三类人群进行分析,提出终极的高情商是一种自然之境。高情商不是天生的能力,他需要后天思考和积累,通过一个破执的过程,成就最好的自己。通过高情商的修炼在职场上获得自我突破和他人认可。本人通过事例带你探究职场中的高情商。
破执、高情商、沟通、朋友圈、金钱观
网上曾经有一份调查,调查的内容是机场中最畅销的图书类型,排在前两名的分别是成功学、励志学的书籍以及身心灵、禅修的书籍。调查显示乘坐飞机最主要的人士是集中在30岁到50岁之间的商务人士,这种调查结果折射出现代商务人士内心的焦虑,一方面这类人渴望成功和突破自己,要在职场上左右逢源,另一方面又觉得在职场上不能解放自我,所以要通过某种方式救赎自己。本文探究的“高情商”就是要解决这两类问题。
很多人认为会说话就是情商高,这种想法太过武断和片面。其实所谓会说话的人也分很多种,下面笔者就将大家印象上会说话的人分为三种,分别代表着三种境界。
第一种,自迎。
自迎指的是在为人处世的时候不自觉地去迎合别人,懂得自迎的人可能是好好先生、好好小姐,他们可能会委屈自己去迎合别人,从而博得他人的好感。这类人懂得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所以这类职场人士往往在职场中还算过得去,并不会混的太差。这类人中有一种人是委屈自己去迎合别人,为了名利、为了生计,他/她不得不这么选择,也有一种人属于讨好型人格,他们天生地愿意一味地迎合别人。无论哪种,自迎的人都至少是聪明人。
第二种,自洽。
懂得自洽的人属于聪明而且有一定智慧的人。这类人可以八面玲珑,在各种人际关系之间游刃有余,但他们一般具备远见和前瞻性思维,不会轻易委屈自己,而是能泰然处之。民国时期上海黑帮头目杜月笙就是一位自洽到极致的人,而且往往这种人(尤其到晚年)最容易到达自然的境界。
第三种,自然。
自然的人不但懂得自恰,而且能在不经意间做到自恰,不刻意、不做作,是一种自然流露的状态。禅门公案中有一则故事。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全文较长就不全部引用了,仅从二者对话的片段就可以看出拾得是一位自然的人。人生表面上是一段山型曲线,中间是爬山的过程,很多人觉得老人越来越像小孩子,表面上好像是回归原点,但是本质上老人经历了沧桑后看破了尘凡,是一种知世故而不世故的状态。因此,自然的人无所谓懂得自热还是不懂得自然。
人要达到自然的境界一般都会经历自恰,甚至自迎的阶段,其中需要一个破执的过程。破执须要站在第三人称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可以旁观但绝不能冷眼。然后以第二人称进行审视并参与其中,最终以第一人称的态度积极地去应对与处理。破执知易行难,需要从以下方面加以练习或积累,才能达到自然之境。
第一,保持良好的心态。
初期处理事情可三思而后行,处理的过程中全情投入,事情办完了不再执着。顺利的完成了则为自己积累经验,若不顺利就当做人生中宝贵的一课,避免再次犯错。对于帮过自己的人懂得知恩图报,即使害过自己的人也能轻松的“化敌为友”。(自然的人的内心深处其实并不把敌人当做敌人,也不会想着要超越自我而把自己当做敌人。)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论遇到何种困境和难题,都冷静、坦然面对,宠辱不惊,这是自然之境的基础和前提。
第二,培养良好的朋友圈。
培养良好的朋友圈并不一定结交达官贵人,或者像人们说的人的一生中一定要结交一个政府机关的人、一位医生、一名教师。但一定结交比你聪明、比你有智慧、比你思维维度高的人。如果你只和棋艺比你低的人下棋,你的棋艺一定没有长劲。一个人在迷宫中只有前后左右的二维思维可能不好走出困境,如果把他上升到空中,这时同时又拥有上下的三维思维就能轻松脱困,因此要结交思维维度比你高的人,他们能在你困难的时候为你指点迷津;结交能量密度比你高的人,能在你心力交瘁的时候为你做心里疏导和安抚。其次,我们不能放弃普通的朋友圈,战国时期让孟尝君得以脱险的是一辈鸡鸣狗盗之徒。杜月笙有句名言:“存钱再多不过金山银海,交情用起来好比天地难量”,事实上他也是这么做的,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大上海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再次,培养交心的朋友,不与人结怨。《菜根谭》中有句话:“邀千百人之欢,不如释一人之怨。”交友不能太泛泛,可以有淡如水的君子之交,但一定要有几个知己,交心的朋友。不能成为朋友,也不要为自己树敌,很多时候成事的不一定是你的朋友,但败事一定是你的敌人。
第三,学会沟通。
学会沟通并不单单是会说话,捡人家爱听的说,而是懂得换位思考,要有同理心。你说的话别人爱听,你也舒服,同时不会触及第三人的利益,要有自己的底线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妥协,要做一个外圆内方的人。其次,要善于聆听,很多知识和经验并不是来自书本,而是来自沟通,交流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要以空杯的心态才能获取更多的信息,也更容易互相认可,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达成共识。
第四,建立健康的金钱观。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有这么一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今成为了很多人的价值取向,要达到自然的境界不能为了眼前的苟且而忘记诗和远方,想想你最初的愿景,《华严经》中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同样引用杜月笙的例子,他的第一桶金,是黄金荣给他的两千大洋,当时他想都没想就分给了自己的兄弟,一分不剩。当时上海滩的大佬黄金荣和林桂生对拍案叫绝,认为杜月笙日后有造化。正所谓“千金散尽还复来”,杜月笙日后的发迹和这次名扬四海的举动分不开。笔者建议大家从一件小事做起建立健康的金钱观:与朋友吃饭的时候主动买单。
第五,不断自省。
自省的前提是懂得明白是非,通过自省沉淀自我,自省不是拷问自己,而是警惕自己,成就最好的自己。建议每天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把一天的事情过一遍,过滤并吸收精华和养分。但不能执着已经发生的事情,要通过自省举一反三,避免错误,精进自我。而后做一下明天的计划,以更为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未来。
第六,真诚待人。
如果上述方法难以做到那就真诚待人,真诚就是真正的“高情商”。将心比心的交情比什么都牢固,比什么都长久。在某种意义上真诚就是自然之境,将真实地自我展现给大家,以诚信的观念处理事务,关心你周遭的事,爱护你周遭的人,大家也自然而然的会关心、爱护你。星云大师曾言“以金相交,金耗则忘;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逝人伤;唯心相交,静行致远。”真正的“高情商”正是将心比心。
人生最大的成长是和自己握手言和,尊重过去、把握当下,才能积极地面对未来。高情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而是经历之后的练达和乐观。通过练习和积累,让高情商从开始的灵光乍现,逐步养成习惯,习惯成自然,待人处事皆水到渠成。让人家对你认可,和你相处感觉到舒服,你做事的成功率便会大大提高。破执,从现在开始吧!
来源:
本文为文章原稿,原稿名:《破执——带你探究真正的“高情商”》,修改稿发表于:《企业管理》杂志年第9期,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管,中国企业联合会主办;以及《企业管理杂志》